華文網

“北京民警”來電,老太190萬險被騙

錢江晚報記者 華煒 見習記者 楊一凡 黃偉芬 盧瑤瑤

當民警趕到老人家時,守在電話機前的老人茫然無措,直到民警幫她完成銀行卡掛失。

心有餘悸的老人,拿著小紙條的手仍在瑟瑟發抖。

辦案民警接過紙條,看到上面詳細記錄著差一點就把190萬轉出去的詳細步驟。

電信詐騙,差點又得逞了!

(民警執法記錄儀記錄的畫面)

8月11日晚上8點多,下城潮鳴派出所接到了市公安局反詐中心的電話:建國北路一社區裡,一位83歲的獨居老太太正在遭遇一起詐騙案。

潮鳴派出所迅速安排出警,民警第一時間聯繫上老人家屬,協助勸說老人。

這起詐騙案起源于老人接到的一通電話,“當時是杭州電信公司打給我的,說我在北京曾經裝過電話,開了個機,欠了1295元。”

確實,老人有一個同學在北京工作,但是目前已經定居杭州,許久不曾到過北京的老人當時就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不明白為什麼會欠下這這些費用。

看老人警覺性比較高,眼見騙局進行不下去,對方“隨機應變”,通過“查詢”,再次詢問老人是否有北京建設銀行的卡,並告知卡上有兩百多萬存款,著重說明老人參與了洗錢。

怎麼就成了洗錢案件的嫌疑人了呢?

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北京民警”,將信將疑的老人為了求證,在“北京民警”引導下,通過對方發送過來的連結,一步步落入了騙子們精心編織的陷阱中。長達兩個小時的對話中,

老人不僅在輸入了各種資訊,還告知對方卡裡有190萬存款,資訊差不多都被對方知曉。

幸好,騙局被反詐中心識破,及時到達老人家中的民警協助老人將銀行卡進行了掛失處理。老人子女也及時趕到現場,對老人進行安撫,防止騙局繼續。

第二天,通過銀行查證,老人的錢沒有被轉走。

警方再次提醒,不要輕易聽信對方說辭,平時要注重對個人資訊進行保密,接到類似電話及時掛掉,

或者到當地派出所公安機關瞭解情況。一般來說,執法機關辦案會出具相關的法律文書,通過郵寄或上門訪問的方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