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太平天國被滅後,慈禧僅接見曾國藩五分鐘,到底談了什麼?

中國近代歷史上,慈禧太后和曾國藩絕對算得上風雲人物。

清朝很長時期,採取重滿抑漢”政策。即使太平軍起義後,曾國藩這樣湘軍將領,咸豐帝也沒有重用,鬱鬱不得志。直到慈禧掌權後,才開始重用漢臣,曾國藩作為在外征戰的漢軍將領,卻很少與慈禧見面,

十八世紀60年代,清王朝也是多事之秋,直到1868年9月,也就是剿滅太平天國第五年,即慈禧才想起來要接見曾國藩。這下,君臣總算碰面了。

那天,慈禧以垂簾聽政者的身份,在軍機處接見曾國藩。當時小皇帝載淳坐前,兩宮太后慈安與慈禧在其後,分左右而坐。按照程式,曾國藩進殿三步後,先跪下自報家門:“微臣曾國藩恭請聖安。”奏畢,脫帽叩頭謝恩,禮畢起身,前行數步,後跪於坐墊上。

大殿內寂靜無聲。待所有的覲見禮結束,

一個平緩的聲音才從簾子後面傳過來,那是慈禧的聲音。下面就是慈禧與曾國藩的簡短對話:

“汝在江南,事都辦完了?”

曾國藩則顯得有些神色莊重,回答道:“辦完了”

問:“勇都撤完了?”

答:“都撤完了。”

問:“遣散幾多勇?”

答:“撤的二萬,留的尚三萬。”

問:“何處人多?”

答:“安徽人多。湖南人也有些,不過數千;安徽人極多。”

問:“撤得安靜?”

答:“安靜。”

問:“汝一路來可安靜?”

答:“路上很安靜。先恐有遊勇滋事,卻倒平安無事。

”……

慈禧太后便不再問,向宦官呶呶嘴,示意讓曾國藩退朝。曾國藩連磕三個響頭,起身走出東暖閣來。整個接見過程,包括覲見禮在內,也不過幾分鐘的事。對話之簡,玄機之深,時間之短,令人乍舌。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所問第四句,湘軍裁撤得時候沒有鬧事吧?此事並非空穴來風,剛打下南京時,曾國荃就勸曾國藩另樹旗幟。

後來曾國藩在日記中如此寫到:“兩宮才地平常,見面無一要語。皇上沖齡,亦無從測之”(曾國藩已經在預測這個皇朝政權的壽命),恭親王“有小智”,但受慈禧猜忌,“晃蕩不能立足”。假如“無一要語”是對兩宮太后政治才能的預見性觀察,那麼,對恭親王的評價,在後來確證實了,曾國藩眼光確實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