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衣禾手讀—金石傳拓作品邀請展在淮舍文化空間開幕

久雨後的昆明迎來一場難得的晴朗,2017年8月12日,歷時兩個多月籌畫,由杭州市蕭山區新街街道辦、昆明紅嘴鷗青少年事務中心主辦的“衣禾手讀——金石傳拓學社師生作品展”在昆明安康路昆房置換大廈10樓淮舍文化空間開幕。

雲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圓通寺主持淳法法師,著名茶文化學者、人文茶席創始人王迎新老師,

原昆明華潤車用燃氣有限公司總經理秦勤女士,艾維投資集團副總經理吳存信先生,雲南蘭亭數信總經理楊莉女士,雲南吾茶善品董事長王國松夫婦,金石傳拓學社社長衣禾老師,昆明淮舍文化空間創始人苗惟先生及五十多位重要嘉賓共同參與了開幕儀式。

現場簽到淨手、主持人發言、嘉賓致辭

“金石是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存資料及傳世文獻的重要手段,在過去沒有攝影技術的時代,傳拓為我們的文化延續做出了功不可沒的貢獻。今天金石這個詞彙可能令人很陌生,因為手裡的手機解決了我們保存資料的便利,我們在為今天科技歡欣的時候,能看到古代的傳拓技藝還在保持這活力,

很欣慰。

雲南屬於邊疆,金石也有,但沒有像北方地區那麼豐富,能夠在昆明舉行並傳播金石傳拓的技藝,讓更多的人知道金石,是對當下社會傳統文化熱潮的一種積極回應。”說起金石傳拓,致力於傳統文化保護及研究的淳法法師很是感慨。

淳法法師致辭、觀展

而作為金石傳拓學社社長的衣禾老師說:“我跟雲南很有緣分,接觸金石文化很早,也有幸在雲南旅遊期間前往曲靖尋訪了大小爨碑。而最讓人震驚的是大小爨碑還是首批入選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全國一百八十多處文保單位,大小爨碑就占了兩個編號,足見其文化價值之大。

衣禾先生為大家講解

這是金石傳拓學社師生作品第一次在異地展出,這對金石來說是大幸,小小的興趣被放大,而成為一個巨量的傳播,受到國內外一百多位師友的祝賀,也是我沒有預料到的,這是他們對我所做的這點小事的一個巨大肯定。”

雲南這地方出過很多人才,歷史上有擔當、錢南園、袁嘉谷、趙藩等名人,但是大多數都長期生活在外地。著名的文獻學家方樹梅先生曾經編撰的《滇南碑傳集》是一部以搜集明清時期雲南歷史人物碑傳文為主體、兼及民國初期人物的生平著作,對雲南的金石文化有過豐富的補充。

傳拓的碑拓等在雲南大多集中在私人藏家或者博物館,對於其製作、鑒賞、題跋卻知之甚少。衣禾手讀——金石傳拓學社師生作品展的展出將為更多喜愛或者想進一步瞭解金石文化的愛好者提供一個更好的交流。

淮舍現場準備茶點

衣禾手讀——金石傳拓學社師生作品展展出時間為8月13日至20日上午十點半至晚上九點,展覽期間還會舉行金石傳拓的相關講座與製作體驗,熱烈歡迎各位朋友蒞臨指導。

金石傳拓學社學生作品

淮舍創始人苗惟、淳法法師、衣禾先生

淳法法師致辭、觀展

而作為金石傳拓學社社長的衣禾老師說:“我跟雲南很有緣分,接觸金石文化很早,也有幸在雲南旅遊期間前往曲靖尋訪了大小爨碑。而最讓人震驚的是大小爨碑還是首批入選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全國一百八十多處文保單位,大小爨碑就占了兩個編號,足見其文化價值之大。

衣禾先生為大家講解

這是金石傳拓學社師生作品第一次在異地展出,這對金石來說是大幸,小小的興趣被放大,而成為一個巨量的傳播,受到國內外一百多位師友的祝賀,也是我沒有預料到的,這是他們對我所做的這點小事的一個巨大肯定。”

雲南這地方出過很多人才,歷史上有擔當、錢南園、袁嘉谷、趙藩等名人,但是大多數都長期生活在外地。著名的文獻學家方樹梅先生曾經編撰的《滇南碑傳集》是一部以搜集明清時期雲南歷史人物碑傳文為主體、兼及民國初期人物的生平著作,對雲南的金石文化有過豐富的補充。

傳拓的碑拓等在雲南大多集中在私人藏家或者博物館,對於其製作、鑒賞、題跋卻知之甚少。衣禾手讀——金石傳拓學社師生作品展的展出將為更多喜愛或者想進一步瞭解金石文化的愛好者提供一個更好的交流。

淮舍現場準備茶點

衣禾手讀——金石傳拓學社師生作品展展出時間為8月13日至20日上午十點半至晚上九點,展覽期間還會舉行金石傳拓的相關講座與製作體驗,熱烈歡迎各位朋友蒞臨指導。

金石傳拓學社學生作品

淮舍創始人苗惟、淳法法師、衣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