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麼多年過去了,為什麼我們還在懷念張國榮

有的人活著,已經是行屍走肉,殄米造糞的機器。

有的人死了,精神依舊感染世人,作品仍被探究不絕,無數人牽掛。

比如張國榮。

一個人,去世十幾年了,他的親友、同事,甚至只是和他接觸過幾分鐘的酒店服務人員、路人,都對他讚不絕口。

那一件件鮮活的小事,讓人無法不動容。他也許待人以誠,人反相侮,

但是他生前結下的累累善果,那些受過他幫助的人,有感恩之心的人,把愛心蟄伏於歲月,

回報在他的親人、愛人,甚至歌迷身上了。

有時榮迷舉辦或參加一些活動,主流媒體都會很樂於宣傳。

一些記者朋友,甚至曾直言,很為榮迷感動,圈子裡起起伏伏見得太多了,覺得榮迷是熱烈而肅穆的。

甚至指導榮迷,如何良性的“繼續張國榮”。

榮迷雖長情,這當然也是因為哥哥在圈中廣受尊敬,是他的人格魅力。

林青霞說“在香港演藝圈像張國榮這麼重情義的人不多了”。

黃霑回憶,演唱會結束後,近百位元工作人員都會從張國榮手中接過親自挑選並簽名的禮物。

一個明星可以紅極一時,火遍大江南北,但當容顏老去,娛樂圈的新陳代謝終究留不住故人。

為什麼張國榮逝去十幾年仍被無數榮迷懷念?甚至一波波“後榮迷”仍在不斷崛起。

某種意義上,一個巨星的成功取決於他所能為粉絲帶來的積極影響。

這影響不只是傾慕他的為人品質、待人處事,也是粉絲因他產生的自我提升和改變。

這是哥哥為何令人如此難忘的原因,也是哥哥真正的迷人之處。

“冥冥中都早註定你富或貧,是錯永不對,真永是真,

任你怎說安守我本份,始終相信,沉默是金。”

很多事情,都本應該隨著他年華老去慢慢消逝的,這些事情也許永遠也不會被人知道。

但因為他突然的離開,驚的一些人不知所措,然後本以為會人走茶涼,本以為時間會帶走一切,

但誰知道這些小細節卻能讓人時常想起。

現在社會的各種浮躁,現實的冷漠,新人青黃不接,

都讓那些跟他有過接觸的人想起曾經還有個他,錦上添花的有不少,

雪中送炭的又有幾個。

這人對待朋友,對待工作的態度,他的好,他的靚都讓人久久不能忘懷,世間再也沒有了。

我聽人家說,

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夠一直的飛呀飛,飛得累了就睡在風裡。

這種鳥一輩子才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死亡的時候。

還有人說,

每個人都會死去,但不是每個人都曾真正活過。

我想,這大概指的就是張國榮先生吧。

還有人說,

每個人都會死去,但不是每個人都曾真正活過。

我想,這大概指的就是張國榮先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