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金融危機10周年,市場好了傷疤忘了痛!

10年前的夏天,金融危機對於那時的投資者來說還是一個很遙遠飄渺的詞彙,股市欣欣向榮,地產業格外發達。然後,信貸危機出乎絕大多數人意料的登場,一切泡沫幻化成泡影,

無數投資者一夜之間傾家蕩產,連世界頂尖投行也不能倖免——雷曼兄弟的破產是這場危機的序幕也是最大的高☆禁☆潮。

泡沫崩潰後,華爾街的經理們在廢墟中抱怨這場危機史無前例,也不可能預見到。他們錯了。投機泡沫深深地根植於人性之中,而且被廣泛研究過。

導致投機泡沫的共同因素是:

•一種令人興奮的“顛覆性”新技術,短期內難以估值,長期價值不確定。

•市場流動性寬鬆,

股票等證券可以快速轉手

•廉價信貸的供應

這些典型因素可見於不同領域,如運河和鐵路,兩者在19世紀都出現了投機泡沫。

在20世紀的經濟史中,充斥著一系列發生在主要市場的巨大泡沫。所有泡沫都有著幾乎相同的模式,並造成了嚴重的經濟衝擊.

2008年金融危機的新穎之處在於它是一場真正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此類危機的首次。寬鬆的資本管制、電腦化交易,以及投資公司代表美國“嬰兒潮”一代投資的巨額資金,

製造了對沖基金經理喬治•索羅斯所稱的“超級泡沫”。資本在世界各地流竄,所到之處皆形成泡沫。納斯達克泡沫破滅後,資金流入美國住宅建築領域,而後流入中國和新興市場股市,後又進入石油等大宗商品——直至2008年末所有市場一起崩盤。

回到現實中,目前各國股市不斷創下歷史高點,市場異常活躍;VR,AR,AI這種顛覆性技術已經成為投資市場最大的熱點;債務信貸佔據GDP比值正在不斷增長。這一切都符合了投機泡沫形成的要素。然而,市場的投資者卻早已遺忘了10年前的傷痛——投資者瘋狂追逐風險品質,股市波動性創下歷史低點。

在金融危機十周年之際,圖表家認為當前市場過度樂觀,投資者並未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充分的防範。一旦出現黑天鵝等事件,股市和風險品種將會出現大幅波動。對此,圖表家建議投資購入黃金來規避風險,同時也維持一貫長期看漲黃金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