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金融危機10周年,美聯儲重磅決定宣告一個時代就此結束!

北京時間9月21日淩晨,美聯儲作出重大決定:從10月13日開始,

將開啟縮表(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縮表意味著美聯儲將從市場抽出流動性,其中2017年計畫抽走300億美元,而2018年全年為4200億美元!

2007年4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的破產。一輪席捲全球、自上世紀20年代末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就此起步。為了應對危局,全球政策制定者們從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方面付出了巨大代價,才將全球經濟從崩潰的邊緣拉回舊有軌道上。

在這輪危機當中,誕生了許多新名詞。其中,作為全球最核心的央行,美聯儲的“發明”最為大家所熟知——量化寬鬆(QE)、扭轉操作(Operation Twist)。量化寬鬆,幾乎等同於央行直接開著直升飛機撒錢(美聯儲總計撒了4.5萬億美元的錢);而扭轉操作,則等同於央行強行將10年期存款的利率壓低,使之與1年期存款儘量接近。

曾經,美聯儲被視為央行獨立性的典範(不受或少受到來自政府權力干擾),

但量化寬鬆將這一維持了100多年來的聲譽打破。

金融危機期間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

不過,這一政策已經讓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居民債務出清,美國經濟得以快速復蘇。有鑑於此,北京時間今日淩晨,美聯儲作出重大決定:從10月13日開始,將開啟縮表(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

縮表意味著美聯儲將從市場抽出流動性,其中2017年計畫抽走300億美元,而2018年全年為4200億美元!

直升機撒錢的時代宣告結束!

美聯儲怎麼說?

美聯儲主席耶倫

美聯儲週三(9月20日)邁出了試探性的第一步,解除了其歷史性的經濟刺激計畫。

正如市場預期的那樣,美聯儲宣佈將於10月開始實施其4.5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其中大部分是由美國財政部在量化寬鬆計畫下獲得的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組成的。

與此同時,美聯儲並未將基準利率從目前的1%上調至1.25%,但暗示今年可能再次加息。官員們還預計,從現在到2019年,加息幅度將低於最初的預期。

正如本周的預測所預測的那樣,2018年和2019年將有三次上調。

以下為美聯儲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9月19-20日貨幣政策會議後發佈的聲明全文,

粗體字部分為其與7月貨幣政策聲明的不同之處: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自7月(6月)會議以來獲得的資訊顯示,就業市場繼續增強,今年迄今經濟活動一直在適度增長。近幾個月(自年初以來,總的來說,)就業增長穩健,失業率保持低位(失業率已經下滑)。家庭支出溫和擴張,企業固定投資在近幾季已經增加(近幾個月家庭支出和企業固定投資繼續擴張)。今年整體通脹和不計入食品和能源價格的通脹指標較上年同期下降(近期不計入食品和能源價格的通脹等通脹指標較上年同期的增幅下降),一直在2%以下。總的來說,基於市場的通脹補償指標仍偏低,基於調查的較長期通脹預期指標變動不大。

委員會將依照法定的目標,尋求促進就業最大化和物價穩定。颶風哈威、伊爾瑪和Maria毀壞了許多社區,使當地人民遭受了嚴峻的困難。風暴相關的影響和重建將在短期內影響經濟活動,但過往的經驗顯示風暴不太可能在中期內實質改變全國經濟的路徑(新增內容)。因此,委員會仍預計,隨著貨幣政策立場的逐步調整,經濟活動將適度擴張,就業市場狀況將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增強。颶風過後導致的汽油等部分商品價格上漲可能暫時推高通脹,不計入這方面影響(新增內容),預計年通脹率將在短期內保持在低於2%的水準,但中期在委員會2%的目標附近穩定下來。經濟前景的短期風險看來大致均衡,但委員會正密切關注通脹發展。

鑒於已實現的和預期的就業市場狀況和通脹情況,委員會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1-1.25%不變。貨幣政策立場保持寬鬆,因此會支持就業市場狀況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改善,並帶動通脹持續向2%回升。

在 決定未來調整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的時機和規模時,委員會將評估與就業最大化以及2%通脹目標相關的已實現和預期的經濟活動狀況。評估將考量廣泛的資訊, 包括就業市場資料、通脹壓力和通脹預期指標,以及反應金融市場和國際情勢發展的指標。委員會將密切監控向對稱的通脹目標取得的實際和預期的通脹發展。委員 會預計,經濟未來的發展將為逐步上調聯邦基金利率提供理據;聯邦基金利率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會維持在預計在較長期內保持的水準之下。不過,聯邦基金利率實際 路徑將取決於未來資料展現的經濟前景。

委員會將在10月開始資產負債表正常化( 委員會暫時會維持把所持機構債和機構MBS回籠本金再投資到機構MBS的現有政策,以及通過標購繼續延長所持公債年期。委員會預計,如果經濟發展基本符合預期,將在不久後進行資產負債表正常化),此項計畫在2017年6月委員會的政策政常化原則和計畫附錄中提及。

投票贊成美聯儲貨幣政策決議的FOMC委員包括:美聯儲主席耶倫、副主席杜德利、理事布雷納德、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理事費希爾、費城聯儲主席哈克、達拉斯聯儲主席柯普朗、明尼亞波利斯聯儲主席卡什卡利和理事鮑威爾。

什麼是縮表?

縮表可以說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具體而微小的加息。與通過加息來提高資金成本、抑制貸款活動相比,“縮表”等於直接從市場抽離基礎貨幣,對流動性的影響較大。

為什麼要縮表?

眼下美國經濟已走上穩健復蘇軌道,美聯儲步入相對穩定的加息週期。在此背景下,啟動“縮表”變得越來越合理。

在龐大的資產負債表環境中,美聯儲加息進程背負了越來越大的利息壓力。美聯儲加息是通過提高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IOER,利率區間上限)以及提高隔夜逆回購操作利率來實現,在負債端規模巨大的情況下,美聯儲加息意味著真金白銀的利息支出。這第一個重要原因,也透露出美聯儲提前縮表的一個重要信號,就是“被動縮表”。

此外,美聯儲提前啟動縮表的原因還有,美聯儲前期暗示,當利率提升到“相對合意水準”的時候再啟動縮表。不過,在當前美國通脹放緩的情況下,暫時擱置加息進程,繼續觀察未來的通脹形勢是更明智的。這第二個重要原因,也透露出美聯儲提前縮表的另一個重要信號,就是“暫緩加息”。

產生怎樣的影響?

就在美聯儲上述決議公佈後,美元指數應聲大漲,最高漲幅一度超過0.9%,隨後有所回落,截至發稿漲幅為0.63%。美元對各主要貨幣均大幅升值。

期貨黃金跳水(如下圖示)。

美國三大股指先是有所回落,後紛紛止跌轉漲,道鐘斯指數和標普500指數盤中繼續創出歷史新高,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微跌。

對於美聯儲縮表,嘉信理財首席全球投資策略師Jeffrey Kleintop表示,全球股市上漲的真正推動因素是企業收益,而不是央行,因此美聯儲的縮表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Kleintop對上述看法也表示認同,稱美聯儲的量化寬鬆計畫提振了股市,但他指出,這種關係“在一年前結束了,因為收益提高了股價,但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增長卻停滯了。”Kleintop在寫給投資者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這種分歧表明,股市上漲的更有可能是企業收益的上升,而不是美聯儲的QE政策。”

Kleintop還指出,企業收益助推股市上漲不僅發生在美國,在日本和歐洲也出出現過同樣的現象。”自從金融危機以來,企業收益的增長基本與央行的行動無關,“Kleintop說道。

另據中國證券報此前分析,儘管初期影響有限,但隨著“縮表”的推進,其長期衝擊仍需警惕。中長期來看,“縮表”將直接影響美債供需關係,推動美債收益率上升,美債收益率正是全球資產定價的重要基準之一。此外,“縮表”將收緊美元流動性,給美元帶來升值壓力,考慮到資金回流美元資產等因素,新興市場將面臨更大的本幣貶值和資金外流挑戰。

華爾街投行怎麼看?

高盛:美聯儲宣佈縮減其資產負債表的舉措有可能提高國債收益率,並對股票估值造成壓力。雖然市場不會像2013年那樣發生“減碼風暴”,但標普500指數可能會跌向高盛給出的年終目標2400點。預計美聯儲縮表的進程應該在2021年結束,終端資產負債表規模屆時大約為3萬億美元,約占當前GDP的25%。

摩根士丹利:美聯儲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可能會導致金融環境收緊及股市波動加劇,但投資者10月初以前可能不宜採取行動。

巴克萊:不認為美聯儲的“縮表”會擾亂金融市場,但如果美債的溢價大幅上升,新興市場的高收益債券仍將受到衝擊,尤其是巴西和土耳其。

今年整體通脹和不計入食品和能源價格的通脹指標較上年同期下降(近期不計入食品和能源價格的通脹等通脹指標較上年同期的增幅下降),一直在2%以下。總的來說,基於市場的通脹補償指標仍偏低,基於調查的較長期通脹預期指標變動不大。

委員會將依照法定的目標,尋求促進就業最大化和物價穩定。颶風哈威、伊爾瑪和Maria毀壞了許多社區,使當地人民遭受了嚴峻的困難。風暴相關的影響和重建將在短期內影響經濟活動,但過往的經驗顯示風暴不太可能在中期內實質改變全國經濟的路徑(新增內容)。因此,委員會仍預計,隨著貨幣政策立場的逐步調整,經濟活動將適度擴張,就業市場狀況將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增強。颶風過後導致的汽油等部分商品價格上漲可能暫時推高通脹,不計入這方面影響(新增內容),預計年通脹率將在短期內保持在低於2%的水準,但中期在委員會2%的目標附近穩定下來。經濟前景的短期風險看來大致均衡,但委員會正密切關注通脹發展。

鑒於已實現的和預期的就業市場狀況和通脹情況,委員會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1-1.25%不變。貨幣政策立場保持寬鬆,因此會支持就業市場狀況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改善,並帶動通脹持續向2%回升。

在 決定未來調整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的時機和規模時,委員會將評估與就業最大化以及2%通脹目標相關的已實現和預期的經濟活動狀況。評估將考量廣泛的資訊, 包括就業市場資料、通脹壓力和通脹預期指標,以及反應金融市場和國際情勢發展的指標。委員會將密切監控向對稱的通脹目標取得的實際和預期的通脹發展。委員 會預計,經濟未來的發展將為逐步上調聯邦基金利率提供理據;聯邦基金利率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會維持在預計在較長期內保持的水準之下。不過,聯邦基金利率實際 路徑將取決於未來資料展現的經濟前景。

委員會將在10月開始資產負債表正常化( 委員會暫時會維持把所持機構債和機構MBS回籠本金再投資到機構MBS的現有政策,以及通過標購繼續延長所持公債年期。委員會預計,如果經濟發展基本符合預期,將在不久後進行資產負債表正常化),此項計畫在2017年6月委員會的政策政常化原則和計畫附錄中提及。

投票贊成美聯儲貨幣政策決議的FOMC委員包括:美聯儲主席耶倫、副主席杜德利、理事布雷納德、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理事費希爾、費城聯儲主席哈克、達拉斯聯儲主席柯普朗、明尼亞波利斯聯儲主席卡什卡利和理事鮑威爾。

什麼是縮表?

縮表可以說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具體而微小的加息。與通過加息來提高資金成本、抑制貸款活動相比,“縮表”等於直接從市場抽離基礎貨幣,對流動性的影響較大。

為什麼要縮表?

眼下美國經濟已走上穩健復蘇軌道,美聯儲步入相對穩定的加息週期。在此背景下,啟動“縮表”變得越來越合理。

在龐大的資產負債表環境中,美聯儲加息進程背負了越來越大的利息壓力。美聯儲加息是通過提高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IOER,利率區間上限)以及提高隔夜逆回購操作利率來實現,在負債端規模巨大的情況下,美聯儲加息意味著真金白銀的利息支出。這第一個重要原因,也透露出美聯儲提前縮表的一個重要信號,就是“被動縮表”。

此外,美聯儲提前啟動縮表的原因還有,美聯儲前期暗示,當利率提升到“相對合意水準”的時候再啟動縮表。不過,在當前美國通脹放緩的情況下,暫時擱置加息進程,繼續觀察未來的通脹形勢是更明智的。這第二個重要原因,也透露出美聯儲提前縮表的另一個重要信號,就是“暫緩加息”。

產生怎樣的影響?

就在美聯儲上述決議公佈後,美元指數應聲大漲,最高漲幅一度超過0.9%,隨後有所回落,截至發稿漲幅為0.63%。美元對各主要貨幣均大幅升值。

期貨黃金跳水(如下圖示)。

美國三大股指先是有所回落,後紛紛止跌轉漲,道鐘斯指數和標普500指數盤中繼續創出歷史新高,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微跌。

對於美聯儲縮表,嘉信理財首席全球投資策略師Jeffrey Kleintop表示,全球股市上漲的真正推動因素是企業收益,而不是央行,因此美聯儲的縮表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Kleintop對上述看法也表示認同,稱美聯儲的量化寬鬆計畫提振了股市,但他指出,這種關係“在一年前結束了,因為收益提高了股價,但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增長卻停滯了。”Kleintop在寫給投資者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這種分歧表明,股市上漲的更有可能是企業收益的上升,而不是美聯儲的QE政策。”

Kleintop還指出,企業收益助推股市上漲不僅發生在美國,在日本和歐洲也出出現過同樣的現象。”自從金融危機以來,企業收益的增長基本與央行的行動無關,“Kleintop說道。

另據中國證券報此前分析,儘管初期影響有限,但隨著“縮表”的推進,其長期衝擊仍需警惕。中長期來看,“縮表”將直接影響美債供需關係,推動美債收益率上升,美債收益率正是全球資產定價的重要基準之一。此外,“縮表”將收緊美元流動性,給美元帶來升值壓力,考慮到資金回流美元資產等因素,新興市場將面臨更大的本幣貶值和資金外流挑戰。

華爾街投行怎麼看?

高盛:美聯儲宣佈縮減其資產負債表的舉措有可能提高國債收益率,並對股票估值造成壓力。雖然市場不會像2013年那樣發生“減碼風暴”,但標普500指數可能會跌向高盛給出的年終目標2400點。預計美聯儲縮表的進程應該在2021年結束,終端資產負債表規模屆時大約為3萬億美元,約占當前GDP的25%。

摩根士丹利:美聯儲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可能會導致金融環境收緊及股市波動加劇,但投資者10月初以前可能不宜採取行動。

巴克萊:不認為美聯儲的“縮表”會擾亂金融市場,但如果美債的溢價大幅上升,新興市場的高收益債券仍將受到衝擊,尤其是巴西和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