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決定人壽命長短的不是吃和運動,竟然是……

關於健康長壽,一直都是人們所追求的。“人要活百歲,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而心理平衡作用則占到了50%。”或許有人會問,為何心理平衡會占到一半的原因?我們接著往下看

一個人在焦躁不安、發怒、緊張、生氣時,身體會產生大量的應急激素也稱“壓力激素”,人體的免疫系統將受到抑制和摧毀,心血管系統也會由於長期過勞而變得格外脆弱。人類65%-90%的疾病與心理的壓抑感有關。

而當人在快樂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益性激素讓人心緒放鬆,產生快感,這種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狀態,可使人體各機能互相協調、平衡,促進健康。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能更多的分泌的“益性激素”,減少“壓力激素”呢?

1、確定目標,勤於思考

勤於思考的人的腦血管處於舒展狀態,因此,經常用腦可以促進腦部的新陳代謝,延緩衰老。

2、助人為樂有治療作用

新的研究表明,“目標感很強”,對健康有益,因為生活中是否有追求,

這決定了一個人的心態,進而決定其生理狀況。與人為善,常做好事,心中會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進而降低了壓力激素水準,促進了“有益激素”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