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青島人有五千年的吃鹽歷史 如今只剩紅島一座鹽場

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

這句話人人都聽過。從歷史上看,青島市是海鹽生產的發源地,青島人最早吃鹽。因此除了吃蛤蜊哈啤酒,青島的鹽絕對值得大書特書。

紅島村民在修建韓家民俗村挖水池時,發現了一口百年前的古鹽井,紅島制鹽文化方才重見天日。

這口古鹽井就坐落在城陽紅島韓家民俗村鹽宗夙沙氏故居遺址水池邊。以前,這裡是一片灘塗,到處雜草叢生。2004年,居民在這裡挖水池時,在草叢裡發現一口井,

後來,經專家認證,這口井是早年用來煮鹽的古井,距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後來,當地將古井修復後保護起來,還在旁邊設立煮鹽用的器具,如今,這裡已成為韓家民俗村的一處景點。

膠東“煮海為鹽”,起于上古

戰國時趙國史書《世本》記載,炎帝時的諸侯夙沙在膠東一帶首創用海水煮制海鹽,

即所謂“夙沙煮鹽”。有一天,夙沙打了半罐海水正放到火上煮,突然一頭野豬從眼前飛奔而過,夙沙拔腿就追,等他扛著打死的野豬回來,罐裡的水已經快熬幹了,罐底部留下了一層白白的細末。他用手指蘸了一點嘗嘗,味道又鹹又鮮。夙沙用烤熟的豬肉蘸著吃了起來,感覺味道很鮮美。

那白白的細末就是從海水中熬制出來的鹽。

如今的東風鹽場

這就是最早的制鹽——“海水煮鹽”。繁體字“鹽”很生動的詮釋了這個過程:器皿上面蒸騰水汽,中間結鹽花。

5000年來,海鹽生產經歷了取海煮鹽——刮堿取鹽——掘井煮鹽——鹽田曬鹽幾個過程。

曾在膠州灣北部陰島(現紅島)北岸平緩的海灘上,經過若干年潮起潮落、風吹日曬,

自然形成了一層白色的鹽花,人們用木板刮起來收集到一起 ,經過加工,用於食用、交租、交換商品。

這種取鹽方式是“刮堿取鹽”。

漢代,山東半島南部膠州灣內天氣大旱,人們在掘井取水澆田時,發現井水比海水鹹了許多,放在鍋裡煮,果然比海水取鹽還多幾倍,先民從此開始了掘井取水煮鹽。

這種取鹽方式是“掘井煮鹽”。

之後,有海民偶爾將海水引入小池,養活下海吃不了的魚蝦,

吃完魚蝦後,就不管了,但是偶爾回去發現,池子中水幹了,裡面一些晶晶亮的物體,嘗一嘗,“鹹”。他意識到這就是珍貴的鹽時,大喜過望,就開始了圈池曬鹽,獲利頗豐,以後,大家紛紛效仿,才有了一方方的鹽田。

這種取鹽方式是“鹽田曬鹽”。

毫無疑問,青島市是海鹽生產的發源地。

根據山東省 “鹽業志”記載,海鹽生產的歷史可以上溯幾千年。沿海小規模的土法制鹽僅能滿足周邊小範圍的需求。膠州灣開始灘曬鹽始於德國佔領後的二十世紀初。

1897年德國強迫清政府簽訂《膠澳租界條約》,膠澳環灣部分鹽場劃入德租界。

到1912年9月,膠州灣租借地沿岸開發的鹽田已達十幾萬畝,年產鹽35000餘噸。

1914年日本侵佔青島,取代德國佔有膠澳鹽區

1922年日本將青島交還中國

1923年4月由永裕公司與北洋政府鹽務總署簽訂承購膠澳鹽田、精鹽製造廠及輸出日本食鹽的合同

1938年被日本第二次侵佔

1945年被南京國民政府接收

1949年6月青島解放後,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和鹽田改革,對地主、富農和永裕公司經營的灘田,分別通過沒收和徵收的方式轉為國有

1957年經山東省人民委員會批准,永裕制鹽公司的灘場劃歸地方國營統一管理

鹽工漢子(2000年9月攝于青島東風鹽場)

鹽怕水,見水就化為無有,在下雨時,需要用塑苫蓋上鹽池子。往往晚上聽到第一聲雷,村子裡就聽到自行車、摩托車以及相互叫應的聲音。大家都知道,這是鹽工要回鹽場放薄膜,保鹵水。這時候,妻子會主動幫著推出車子,老人會及時催促,不管多遠,不管路多難走,只要一下雨、一打雷,鹽工都會第一時間往回趕。

下班後,一幫鹽工,光著膀子,席地而坐,幾壺烈酒,一點小菜,爽朗的笑聲就會伴日落月升。現在,分流轉崗的鹽工們,在新的崗位上,秉承了鹽工傳統,發揚了他們的優良作風,在每一個崗位上都響噹噹的。

與繁重的工作比起來,鹽民們更擔心的是受到野生動物的攻擊。當時鹽民們工作經常在夜間,往往一呆就是20多天。以前這裡自然生態比較原始,海鳥、候鳥、野兔都很常見,在六七十年代甚至有狼。紅島原有60平方公里的鹽場,周圍荒無人煙,這意味著什麼?很可能遇到危險都喊不來搭救的人,據說當時不管任何人夜間出去都要扛著鐵鍁來自衛。

關於東風鹽場

由膠澳鹽務局(1950年改為膠澳鹽場管理處)管理, 1953年的民戶灘互助組到1956年組成的4個高級鹽業社、私人資本永裕公司到實行公私合營後所屬的馬哥莊、後韓家灘田、在“鹽田改革”中沒收和徵用地主、富農的灘田。

這3種不同類型的灘田於1957~1960年經過多次調整組成了馬哥莊、程哥莊、張哥莊3個鹽場,並於1968年進行了歸併,定名為國營青島東風鹽場。1978年潮海鹽場併入,成為青島東風鹽場原鹽生產第三工區。至此,東風鹽場占地面積達到364318公畝。

東風鹽場是國內、省內海鹽老灘技術改造最早的鹽場。為了減輕鹽工勞動負荷,實現海鹽生產機械化,改變舊操作,實施新工藝,把分散、零亂的鹽灘改為集中式的新型鹽場,六十年代按照輕工業部關於鹽田技術改造的部署,做為中間試驗場,開始了老灘技術改造,開始了歷時10餘年的老灘技術改造工程,於1975年完工,累計投資820萬元,全國第一台聯合收鹽機組在此試驗成功,建成了“三化四集中”的新式鹽田,首創薄膜塑苫,首創並在全國範圍實施“新深長”工藝,原鹽生產能力提高25%~44%;原鹽平均含純由85%提高到95%以上;鹽工實物勞動生產率改灘後比改灘前提高3.3倍。東風鹽場成為全國生產首個“三化四集中”的樣板企業。80-90年代,東風鹽場的鹽大部分由青島港轉運南方各城市,自1980年原鹽始終保持了輕工業部優質產品、山東省優質產品稱號。1985年由輕工業部定為國家鹽業企業現代化管理試點單位進行“八五”攻關專案取得30多項科研成果。至此,企業有職工1200多人,年產原鹽20萬噸。1988年2月,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先進企業,11月晉升為國家二級企業。企業自1984年開始改建養蝦池,至1989年達到3150市畝,產對蝦206.58噸,畝產131公斤,並配套建成了餌料加工、冷庫、育苗廠等,還建了一個養雞廠。形成了以鹽為主,多種經營的格局,碩果累累。

到了90年代末期,鹽業價格波動較大,全國鹽業整個經營不景氣,東風鹽場企業經營經歷了近10年困難時期,但是,我們一直堅持到了今天,實屬不易。

企業的轉型

21世紀初,隨著青島大戰略的實施,東風鹽場鹽田逐步退出青島鹽區各企業開始退鹽開發,鹽田面積減少,原鹽產量隨之減少,大部分人員已經分流到環衛、市政、綠化、商砼、房地產等崗位。至今,整個青島鹽區僅余東風鹽場1000畝鹽田面積,原鹽產量1000噸。2016年,我們挖掘傳統工藝,用古法曬鹽,產品經過北京權威部門化驗,達到了食用鹽標準,2017年6月8日正式投產,年內投入市場。

如今,青島人想吃到紅島本地鹽已經越來越難了。

按照青島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建設25平方公里紅島綠洲生態濕地公園規劃方案,東風鹽場鹽田即將被整體徵用。而作為我國海鹽的發源地,東風鹽場有老一輩的回憶,有老青島人忘卻不了的味道,非常需要留下一片鹽田,留下這一份歷史,留下這一種工藝。

在不影響紅島濕地公園整體規劃的基礎上,建立魚鹽小鎮,建立綠色鹽及特色鹽生產基地,建立鹽業博物館,開創鹽業特色旅遊項目,把老祖宗遺留下的青島鹽業文化傳承下去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利用青島東風鹽場的鹽田進行改造生產,以食用鹽的標準,生產純天然的綠色灘曬精鹽、低鈉鹽、海水大粒鹽。

一是建立鹽業生產室外體驗區,讓遊客親身體驗灘曬精品鹽生產工藝;

二是建立鹽文化博物館,進行非遺申報。將青島鹽業的歷史變革、各個時期的生產發展情況、舊址圖片展示出來,讓遊客對青島鹽業有一個較深層次的瞭解,留下青島鹽業記憶;

三是建設相應的住宿、餐飲、休閒娛樂等配套服務設施。把鹽業現存的舊址和周邊涉及鹽業生產景點等連點成線,建立以保護鹽業文化遺產、留存鹽業文化記憶、宣傳鹽業文化歷史為主線的“鹽業特色”文化景點。

古代漁鹽業一開始也是作為先進技術被推崇的,從夙沙氏用鹽蘸著烤熟的野豬肉吃起來那一刻,那從海水裡熬出的白白細末便開啟了人類海鹽的生產序幕。而高新區現在創新、創業的朝氣和勤勞苦幹、艱苦奮鬥的精神,何嘗不是對古老漁鹽文化精神的一種傳承?二者存在內在高度的一致性。

如今青島高新區的建設需要繼續傳承和發揚艱苦樸素、勤勞實幹、積極樂觀的紅島漁鹽精神,才能真正做大做強高新技術產業。

膠州灣開始灘曬鹽始於德國佔領後的二十世紀初。

1897年德國強迫清政府簽訂《膠澳租界條約》,膠澳環灣部分鹽場劃入德租界。

到1912年9月,膠州灣租借地沿岸開發的鹽田已達十幾萬畝,年產鹽35000餘噸。

1914年日本侵佔青島,取代德國佔有膠澳鹽區

1922年日本將青島交還中國

1923年4月由永裕公司與北洋政府鹽務總署簽訂承購膠澳鹽田、精鹽製造廠及輸出日本食鹽的合同

1938年被日本第二次侵佔

1945年被南京國民政府接收

1949年6月青島解放後,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和鹽田改革,對地主、富農和永裕公司經營的灘田,分別通過沒收和徵收的方式轉為國有

1957年經山東省人民委員會批准,永裕制鹽公司的灘場劃歸地方國營統一管理

鹽工漢子(2000年9月攝于青島東風鹽場)

鹽怕水,見水就化為無有,在下雨時,需要用塑苫蓋上鹽池子。往往晚上聽到第一聲雷,村子裡就聽到自行車、摩托車以及相互叫應的聲音。大家都知道,這是鹽工要回鹽場放薄膜,保鹵水。這時候,妻子會主動幫著推出車子,老人會及時催促,不管多遠,不管路多難走,只要一下雨、一打雷,鹽工都會第一時間往回趕。

下班後,一幫鹽工,光著膀子,席地而坐,幾壺烈酒,一點小菜,爽朗的笑聲就會伴日落月升。現在,分流轉崗的鹽工們,在新的崗位上,秉承了鹽工傳統,發揚了他們的優良作風,在每一個崗位上都響噹噹的。

與繁重的工作比起來,鹽民們更擔心的是受到野生動物的攻擊。當時鹽民們工作經常在夜間,往往一呆就是20多天。以前這裡自然生態比較原始,海鳥、候鳥、野兔都很常見,在六七十年代甚至有狼。紅島原有60平方公里的鹽場,周圍荒無人煙,這意味著什麼?很可能遇到危險都喊不來搭救的人,據說當時不管任何人夜間出去都要扛著鐵鍁來自衛。

關於東風鹽場

由膠澳鹽務局(1950年改為膠澳鹽場管理處)管理, 1953年的民戶灘互助組到1956年組成的4個高級鹽業社、私人資本永裕公司到實行公私合營後所屬的馬哥莊、後韓家灘田、在“鹽田改革”中沒收和徵用地主、富農的灘田。

這3種不同類型的灘田於1957~1960年經過多次調整組成了馬哥莊、程哥莊、張哥莊3個鹽場,並於1968年進行了歸併,定名為國營青島東風鹽場。1978年潮海鹽場併入,成為青島東風鹽場原鹽生產第三工區。至此,東風鹽場占地面積達到364318公畝。

東風鹽場是國內、省內海鹽老灘技術改造最早的鹽場。為了減輕鹽工勞動負荷,實現海鹽生產機械化,改變舊操作,實施新工藝,把分散、零亂的鹽灘改為集中式的新型鹽場,六十年代按照輕工業部關於鹽田技術改造的部署,做為中間試驗場,開始了老灘技術改造,開始了歷時10餘年的老灘技術改造工程,於1975年完工,累計投資820萬元,全國第一台聯合收鹽機組在此試驗成功,建成了“三化四集中”的新式鹽田,首創薄膜塑苫,首創並在全國範圍實施“新深長”工藝,原鹽生產能力提高25%~44%;原鹽平均含純由85%提高到95%以上;鹽工實物勞動生產率改灘後比改灘前提高3.3倍。東風鹽場成為全國生產首個“三化四集中”的樣板企業。80-90年代,東風鹽場的鹽大部分由青島港轉運南方各城市,自1980年原鹽始終保持了輕工業部優質產品、山東省優質產品稱號。1985年由輕工業部定為國家鹽業企業現代化管理試點單位進行“八五”攻關專案取得30多項科研成果。至此,企業有職工1200多人,年產原鹽20萬噸。1988年2月,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先進企業,11月晉升為國家二級企業。企業自1984年開始改建養蝦池,至1989年達到3150市畝,產對蝦206.58噸,畝產131公斤,並配套建成了餌料加工、冷庫、育苗廠等,還建了一個養雞廠。形成了以鹽為主,多種經營的格局,碩果累累。

到了90年代末期,鹽業價格波動較大,全國鹽業整個經營不景氣,東風鹽場企業經營經歷了近10年困難時期,但是,我們一直堅持到了今天,實屬不易。

企業的轉型

21世紀初,隨著青島大戰略的實施,東風鹽場鹽田逐步退出青島鹽區各企業開始退鹽開發,鹽田面積減少,原鹽產量隨之減少,大部分人員已經分流到環衛、市政、綠化、商砼、房地產等崗位。至今,整個青島鹽區僅余東風鹽場1000畝鹽田面積,原鹽產量1000噸。2016年,我們挖掘傳統工藝,用古法曬鹽,產品經過北京權威部門化驗,達到了食用鹽標準,2017年6月8日正式投產,年內投入市場。

如今,青島人想吃到紅島本地鹽已經越來越難了。

按照青島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建設25平方公里紅島綠洲生態濕地公園規劃方案,東風鹽場鹽田即將被整體徵用。而作為我國海鹽的發源地,東風鹽場有老一輩的回憶,有老青島人忘卻不了的味道,非常需要留下一片鹽田,留下這一份歷史,留下這一種工藝。

在不影響紅島濕地公園整體規劃的基礎上,建立魚鹽小鎮,建立綠色鹽及特色鹽生產基地,建立鹽業博物館,開創鹽業特色旅遊項目,把老祖宗遺留下的青島鹽業文化傳承下去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利用青島東風鹽場的鹽田進行改造生產,以食用鹽的標準,生產純天然的綠色灘曬精鹽、低鈉鹽、海水大粒鹽。

一是建立鹽業生產室外體驗區,讓遊客親身體驗灘曬精品鹽生產工藝;

二是建立鹽文化博物館,進行非遺申報。將青島鹽業的歷史變革、各個時期的生產發展情況、舊址圖片展示出來,讓遊客對青島鹽業有一個較深層次的瞭解,留下青島鹽業記憶;

三是建設相應的住宿、餐飲、休閒娛樂等配套服務設施。把鹽業現存的舊址和周邊涉及鹽業生產景點等連點成線,建立以保護鹽業文化遺產、留存鹽業文化記憶、宣傳鹽業文化歷史為主線的“鹽業特色”文化景點。

古代漁鹽業一開始也是作為先進技術被推崇的,從夙沙氏用鹽蘸著烤熟的野豬肉吃起來那一刻,那從海水裡熬出的白白細末便開啟了人類海鹽的生產序幕。而高新區現在創新、創業的朝氣和勤勞苦幹、艱苦奮鬥的精神,何嘗不是對古老漁鹽文化精神的一種傳承?二者存在內在高度的一致性。

如今青島高新區的建設需要繼續傳承和發揚艱苦樸素、勤勞實幹、積極樂觀的紅島漁鹽精神,才能真正做大做強高新技術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