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親歷父母家暴的孩子,會有怎樣的心理歷程

簡夕嫁給丈夫十年,這十年中,受盡家暴,看盡家暴。

早在婚前,簡夕就被男友打過一次,男友打過人之後又是道歉又是保證的,公公也信誓旦旦地保證管教兒子,不讓他再動手。

男友平時對她百依百順的,那天喝了一點酒,為一件小事鬧開了,簡夕覺得可能是自己太矯情,讓男友忍無可忍;所以單純的簡夕相信,只要自己不那麼矯情,男友一定會改。

恩愛如初,簡夕和男友奉子成婚。

圖片來自網路

婚後初期,她和丈夫倒也相安無事。

但是她看到公公對婆婆的家暴,讓她觸目驚心,公公用凳子,用棍棒,用拳頭,用碗,抓到什麼是什麼,婆婆經常被打得鼻青臉腫還不敢吱聲。

婆婆愛嘮叨,簡夕不喜歡,但看到婆婆被打成那樣,也於心不忍,就勸阻公公不要打,公公反而打得更厲害。

她讓丈夫勸公公,丈夫輕描淡寫的說,你別管。

簡夕想不通,這家人怎麼這樣冷漠無情,她同情婆婆,常常站在婆婆這邊斥責公公。

看著婆婆痛不欲生的樣子,簡夕暗自慶倖丈夫沒有遺傳公公那樣暴戾的性格,否則,自己一天也不願意過。

簡夕慶倖得太早。孩子出生後,家庭瑣事就多了,孩子會哭鬧,每當聽到孩子哭,丈夫就非常煩躁,怒吼簡夕,讓她快點哄好孩子。有一天,孩子又哭起來。正好丈夫在家打遊戲,他對簡夕吼道:“你怎麼帶孩子的?讓他哭的那麼大聲?”累了一天的簡夕委屈的回答:“有本事你帶啊?”沒想到丈夫抓起手邊的杯子就向正在整理衣物的簡夕摔過來。

簡夕來不及反應,杯子就撞到頭上,生疼生疼。

圖片來自網路

簡夕火星直冒,她順手拿起枕頭擲過去,枕頭落在丈夫背上,丈夫推開椅子,幾步跑過來掄拳就打。

簡夕那裡打的過人高馬大的丈夫?她疼的大喊大叫,

指望公公婆婆聽到過來拉開丈夫。公公婆婆聞聲而來,婆婆想要拉開兒子,被公公拉住。

被驚醒的孩子哇哇大哭,丈夫這才住手。簡夕已是渾身疼痛,動彈不得。婆婆過來扶起她,遞給她紙巾。

簡夕和丈夫是自由戀愛,當初家裡人都不同意他們在一起,原因就是因為他家有家暴。簡夕固執地認為丈夫是愛自己的,會為了自己而改變。

她沒有將自己被打的事情告訴父母,

第一怕父母擔心,第二,覺得沒有面子。冷戰幾天後,在丈夫死皮賴臉的檢討中,他們又和好如初。

之後也有些小打小鬧,丈夫還是打她,依然是打人之後賠禮道歉寫檢討,似乎簡夕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就在第二個孩子兩歲的那天,簡夕發現丈夫出軌了。她質問,卻招來一頓拳打腳踢。

她對著丈夫吼道:“你們家簡直是地獄!”這話被公公聽到,公公不依不饒。

簡夕指著公公說:“有其父必有其子!“話剛說完,遭到丈夫新一輪踢打,公公在一邊煽風點火。

婆婆看不下去,上前護住簡夕,叫兒子不要再打。公公見婆婆出現,正有氣無處使,他對著簡夕和婆婆就是一陣拳腳。

六歲的兒子眼睜睜看著被爺爺暴打的媽媽和奶奶,面無表情,可能司空見慣了吧!小女兒嚇的大哭,她去拉爺爺的衣服,小手揮動著,打在爺爺的身上。

那老頭一甩胳膊,小女孩摔在地上,頭碰到凳子角,流血了。

簡夕本能的用盡力氣推開公公,去抱孩子,小女孩額頭的血,粘住了劉海,哇哇的哭著。丈夫奔過來奪過簡夕懷裡的孩子去了醫院。

簡夕跌坐在地上,腦袋裡一片空白。

忽然聽到公公哎喲一聲,原來簡夕六歲的兒子舉起凳子砸在公公的背上。孩子的眼裡充滿仇恨,那種眼神,冷的叫簡夕害怕。

圖片來自網路

她擔心公公報復兒子,趕緊把孩子拉進自己懷裡摟著,婆婆也過來將孫子圍在裡面。

公公拿起凳子砸向婆婆,氣哼哼的甩手出去了。

婆婆看著兒媳和孫子,淚眼婆娑。

簡夕害怕了,真的害怕了,害怕兒子剛才的眼神。她擔心孩子繼續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會不會繼承父輩的殘暴,會不會養成冷血無情的性格,會不會因此孤僻、自卑、或者冷漠,會不會因此對世界充滿仇恨和怒氣。

她緊緊抱著懷裡的孩子,心裡充滿彷徨無助。孩子沒有哭,只是看著媽媽。眼神不再那麼冷,一臉的疑惑和迷茫,完全沒有一個孩子應該有的天真和快樂。

簡夕想帶著孩子一起離開,雖然會很難。

孩子是家庭暴力中潛在又隱形的受害群體,家暴對他們的影響或許是終身的。這些孩子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心理和行為障礙,有的過分懦弱,有的過分暴力。他們缺乏同情心,感情相對淡漠,性格古怪孤僻,成年後較易成為施暴者,甚至走上違法的道路。

簡夕的兒子,眼神中透露的,可能是仇恨,可能是絕望,小小年紀,過分仇視的眼神,不得不讓人擔心。

遭到丈夫新一輪踢打,公公在一邊煽風點火。

婆婆看不下去,上前護住簡夕,叫兒子不要再打。公公見婆婆出現,正有氣無處使,他對著簡夕和婆婆就是一陣拳腳。

六歲的兒子眼睜睜看著被爺爺暴打的媽媽和奶奶,面無表情,可能司空見慣了吧!小女兒嚇的大哭,她去拉爺爺的衣服,小手揮動著,打在爺爺的身上。

那老頭一甩胳膊,小女孩摔在地上,頭碰到凳子角,流血了。

簡夕本能的用盡力氣推開公公,去抱孩子,小女孩額頭的血,粘住了劉海,哇哇的哭著。丈夫奔過來奪過簡夕懷裡的孩子去了醫院。

簡夕跌坐在地上,腦袋裡一片空白。

忽然聽到公公哎喲一聲,原來簡夕六歲的兒子舉起凳子砸在公公的背上。孩子的眼裡充滿仇恨,那種眼神,冷的叫簡夕害怕。

圖片來自網路

她擔心公公報復兒子,趕緊把孩子拉進自己懷裡摟著,婆婆也過來將孫子圍在裡面。

公公拿起凳子砸向婆婆,氣哼哼的甩手出去了。

婆婆看著兒媳和孫子,淚眼婆娑。

簡夕害怕了,真的害怕了,害怕兒子剛才的眼神。她擔心孩子繼續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會不會繼承父輩的殘暴,會不會養成冷血無情的性格,會不會因此孤僻、自卑、或者冷漠,會不會因此對世界充滿仇恨和怒氣。

她緊緊抱著懷裡的孩子,心裡充滿彷徨無助。孩子沒有哭,只是看著媽媽。眼神不再那麼冷,一臉的疑惑和迷茫,完全沒有一個孩子應該有的天真和快樂。

簡夕想帶著孩子一起離開,雖然會很難。

孩子是家庭暴力中潛在又隱形的受害群體,家暴對他們的影響或許是終身的。這些孩子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心理和行為障礙,有的過分懦弱,有的過分暴力。他們缺乏同情心,感情相對淡漠,性格古怪孤僻,成年後較易成為施暴者,甚至走上違法的道路。

簡夕的兒子,眼神中透露的,可能是仇恨,可能是絕望,小小年紀,過分仇視的眼神,不得不讓人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