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創觀點:聯通混改諸侯聚首,將帶來這些改變!

俗話說“好事多磨”,經過了半年多緊鑼密鼓的籌備,

和一波三折的公告,中國聯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靴子終於落地,參與混改的各路諸侯也閃亮登場,這是繼上一輪聯通和網通合併重組後,通信行業發生的又一次重大變革事件。關於混改的具體內容在這裡就不重複了,媒體和公眾們更關心的或許是這次混改後,會產生什麼具體影響?有何積極意義?

下面,就從對聯通、對行業、對用戶的影響這三個方面,談談我的個人看法,

歡迎討論。

一、混改是聯通擺脫逆境實現健康可持續增長的發動機

從1994年成立到現在,中國聯通作為打破通信行業壟斷的標誌,艱難地走過20多個年頭,期間經歷了GSM+CDMA雙網運營、與中國網通合併重組等大規模的行業變革,加上一些內部融合管理的問題,使其在4G時代經營上出現了明顯的頹勢。但新的領導班子毫不氣餒,用智慧和堅持帶領這艘大船成功調頭,2017年上半年經營效益大幅攀升,

利潤同比增長達到69%,成功實現了逆轉,的確來之不易。不過,面對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價格戰不斷的通信行業,互聯網領域的“馬太效應”也同樣顯現,強者恒強,弱者恒弱,贏者通吃。中國移動強大的勢力難以撼動,中國電信盤踞富饒之地而多年來打下的扎實基礎也是望塵莫及,作為行業小三的中國聯通未來的路,仍然十分艱難。

窮則思變。中國聯通最窮,但有韌勁,

心態也是最開放的,從3G時代就具備這樣的胸懷。在國家大力支持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中國聯通成為試點,是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在機遇面前,聯通拋出了一份令人充滿希望的混改方案。

4G匠心網路恰逢雪中送碳。通過混改方案的實施,中國聯通將募集資金近800億元,這些錢投向4G網路的深度優化和未來5G試驗和初期試商用,還是綽綽有餘的,聯通4G將真正打造成速度最快,

覆蓋又好的匠心網路。在此期間,隨著聯通經營狀況的不斷改善,5G時代也會變得糧草充足。所以在4G到5G的過渡期間,這筆錢可謂雪中送碳。

機制改革迫在眉睫。這些年雖然競爭對手十分強大,但真正能打敗聯通的,其實還是他自己。過去幾年,聯通的戰略決策出現了問題,加之內部管理較為混亂,官僚作風嚴重,一月一小變,半年一大變的動盪調整,讓幹部員工內心縹緲,

疲憊不堪,加上並不科學的KPI考核壓力,整體士氣低沉,機制已經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然而在過去的傳統央企管理框架下,想動那麼多人,難啊。隨著混改的落地,戰略投資者的入局,聯通終於具備了機制改革的條件。從董事會的構成就可以看出,由國資主管部門、聯通、戰略投資者、獨立董事等共同組建,同股同權,體現來自各方的聲音,並且形成權力制衡,使董事會真正成為企業經營發展的掌權者和護航人,董事會對企業機制調整有決策權,對高級別的管理人員有聘任和解聘權,對優秀員工有足夠的激勵權(激勵方案已經公佈,首期針對7550名中層管理者和專業技術人員每人給予10.1萬股的股權激勵,3.79元/股,遠低於7元多的市場價,鎖定期5年),堆動形成市場化人力資源結構,這才是一個現代企業所應該具備的。相信新一屆聯通董事會將體現出高水準的管理智慧,用機制改革把聯通內生動力徹底啟動。

具體點兒,我想應該會對現有集團、省、市、區縣四級管理模式作出調整,壓縮層級和部門數量,管理人員競爭上崗,能上能下;打破大鍋飯,向行銷一線傾斜,大力推行劃小承包制,部分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成為小CEO,憑工作業績表現拿獎金,上不封頂,真正給自己打工;重新開始重視和積累技術人才,給予技術人才更多的創造空間和發展機會,提高待遇水準;而消極怠工和不遵守勞動紀律的將被迫退出,內部形成紅線。

一個好漢三個幫。儘管這些年三大運營商都在喊創新,但到頭來能夠賴以生存的還是寬頻、手機網路,做的最主要還是管道工工作。之所以創新難以有效,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可支撐創新發展的人才隊伍,尤其是高水準的技術團隊,運營商推行的所謂的智慧城市、企業資訊化、大資料、雲計算等創新業務,其實大都不是自己的核心能力,而是與協力廠商合作,利用別人的技術和業務來服務使用者,運營商在中間不過是個二道販子。在運營商原有的體制下,無法給高技術人員特殊高額待遇,一點微薄的工資如何能養活那些青年才俊?

聯通混改後,所選擇的戰略投資者都是與自身的主業有著高度的互補性的,例如騰訊、阿裡,他們的手機APP應用很多,需要消耗流量,而聯通有流量,但聯通缺乏互聯網入口,缺乏與用戶的觸點,於是大家一拍即合,聯通出免費的流量,騰訊阿裡利用自己的網路管道幫聯通賣卡,共同為最終使用者提供高價值服務,實踐證明這是個三贏的結果。再比如京東、蘇寧,這些大型電商企業有著龐大的線上線下管道,聯通則有著覆蓋全國的優質網路和營業網點,彼此深入合作後,京東蘇寧的線上賣聯通卡,線下店裡開辦聯通營業廳,聯通原來的營業廳和代理點兒也可以打造成京東和蘇寧的線下超市或3C店。還有和一些垂直領域的企業、基金合作,可以發揮其在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軟體發展方面的優勢,形成互補,提高聯通資訊化業務的技術和對政企客戶的服務能力,不再只是個“二道販子”;與人壽合作,可以有更多的金融創新。總之,聯通的戰略投資者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精挑細選而確定的,通過股權的融入,將過去的合作夥伴關係變成了一家人的親密關係,合作壁壘將被徹底打破。

總之,實施混改後,中國聯通將重新煥發活力,通過幾年的機制創新、業務創新,由傳統電信運營商轉型為一家科技型充滿活力的ICT運營商,將為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樹立標杆。

二、通信行業將因聯通而變

行業競爭會進一步加劇。由於通信行業目前處入於嚴重失衡的發展狀態,中國移動一家獨大,佔據了全行業80%以上的利潤,而其他兩家運營商由於實力不足,難以對市場格局產生實質性影響。但聯通混改後就不一樣了,以後聯通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身旁和背後有了個謀多的戰略投資者,這些投資者又可以聚集更多的產業鏈夥伴,都圍繞在聯通周圍,出錢出力,榮辱與共,加上資本市場的推波助瀾,使聯通的整體實力會大幅攀升,自然有能力與行業老大一決高下,先利用兩三年時間搶來一兩億手機用戶肯定不在話下,最差的結果也是移動用戶手裡多了張聯通卡,因為聯通資費更優惠,而且網路品質越來越好,速度更快。預計不出5年,聯通和移動就基本可以平起平坐了。

促進新業務和新商業模式發展。前面說過了,傳統運營商由於缺乏技術實力而無法有效創新,聯通混改後,可以通過優勢互補,充分發揮戰略投資者的技術力量,在產品和服務上不斷創新,例如除了使用各種手機APP免流量費的模式外,以後為使用者提供的服務不再是簡單的手機卡和寬頻,而是基於手機號碼的全消費鏈服務,網上或線下購物可以獲贈流量,話費消費到一定額度可以獲贈保險服務、線上購物券或直接在京東與聯通合建的線下超市營業廳兌換商品等。用戶會慢慢感受到,聯通不再只是一家通信運營商,而成了自己身邊離不開的生活伴侶,這對通信行業的創新發展會起到積極作用。

惠及通信設備商和終端商。由於聯通實力的增強,在通信網路建設方面的投資會加大,自然惠及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等設備製造商。而效益轉好後,聯通在行銷方面的投入自然也會增長,在自有管道會推出新形式的終端補貼方案,並通過多種形式的產業集會説明終端廠商實現全網通手機的銷售增長。

三、用戶是最大的受益者

無論如何改革,企業存在的價值就是服務於社會,服務於使用者,只有讓用戶們滿意了,企業才有未來。

聯通用戶會越來越爽。一方面聯通的4G匠心網路和光纖寬頻會帶來更好的覆蓋,更優秀的上網體驗,另一方面無論是營業還是電話客服還是線上服務,都會有明顯提升。而且通過業務的創新,會讓聯通用戶享受到更有意思更人性化的關懷。

通信資費更低。行業競爭的加劇必然引發價格戰升級,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而廣大通信用戶正是這個漁翁,50元左右的無限流量卡將進入尋常百姓家,無論你是用哪家的運營商網路,以後都再也不會擔心用超了多花錢啦。

服務更好。由於聯通會加大對異網客戶的爭奪,原運營商必然要更好地對待自己的老客戶,加大維繫投入,以後再有新的優惠套餐出現,“老用戶和狗不得辦理”的場景就不會出現了。

以上為通信老柳個人觀點,歡迎討論,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董事會對企業機制調整有決策權,對高級別的管理人員有聘任和解聘權,對優秀員工有足夠的激勵權(激勵方案已經公佈,首期針對7550名中層管理者和專業技術人員每人給予10.1萬股的股權激勵,3.79元/股,遠低於7元多的市場價,鎖定期5年),堆動形成市場化人力資源結構,這才是一個現代企業所應該具備的。相信新一屆聯通董事會將體現出高水準的管理智慧,用機制改革把聯通內生動力徹底啟動。

具體點兒,我想應該會對現有集團、省、市、區縣四級管理模式作出調整,壓縮層級和部門數量,管理人員競爭上崗,能上能下;打破大鍋飯,向行銷一線傾斜,大力推行劃小承包制,部分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成為小CEO,憑工作業績表現拿獎金,上不封頂,真正給自己打工;重新開始重視和積累技術人才,給予技術人才更多的創造空間和發展機會,提高待遇水準;而消極怠工和不遵守勞動紀律的將被迫退出,內部形成紅線。

一個好漢三個幫。儘管這些年三大運營商都在喊創新,但到頭來能夠賴以生存的還是寬頻、手機網路,做的最主要還是管道工工作。之所以創新難以有效,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可支撐創新發展的人才隊伍,尤其是高水準的技術團隊,運營商推行的所謂的智慧城市、企業資訊化、大資料、雲計算等創新業務,其實大都不是自己的核心能力,而是與協力廠商合作,利用別人的技術和業務來服務使用者,運營商在中間不過是個二道販子。在運營商原有的體制下,無法給高技術人員特殊高額待遇,一點微薄的工資如何能養活那些青年才俊?

聯通混改後,所選擇的戰略投資者都是與自身的主業有著高度的互補性的,例如騰訊、阿裡,他們的手機APP應用很多,需要消耗流量,而聯通有流量,但聯通缺乏互聯網入口,缺乏與用戶的觸點,於是大家一拍即合,聯通出免費的流量,騰訊阿裡利用自己的網路管道幫聯通賣卡,共同為最終使用者提供高價值服務,實踐證明這是個三贏的結果。再比如京東、蘇寧,這些大型電商企業有著龐大的線上線下管道,聯通則有著覆蓋全國的優質網路和營業網點,彼此深入合作後,京東蘇寧的線上賣聯通卡,線下店裡開辦聯通營業廳,聯通原來的營業廳和代理點兒也可以打造成京東和蘇寧的線下超市或3C店。還有和一些垂直領域的企業、基金合作,可以發揮其在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軟體發展方面的優勢,形成互補,提高聯通資訊化業務的技術和對政企客戶的服務能力,不再只是個“二道販子”;與人壽合作,可以有更多的金融創新。總之,聯通的戰略投資者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精挑細選而確定的,通過股權的融入,將過去的合作夥伴關係變成了一家人的親密關係,合作壁壘將被徹底打破。

總之,實施混改後,中國聯通將重新煥發活力,通過幾年的機制創新、業務創新,由傳統電信運營商轉型為一家科技型充滿活力的ICT運營商,將為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樹立標杆。

二、通信行業將因聯通而變

行業競爭會進一步加劇。由於通信行業目前處入於嚴重失衡的發展狀態,中國移動一家獨大,佔據了全行業80%以上的利潤,而其他兩家運營商由於實力不足,難以對市場格局產生實質性影響。但聯通混改後就不一樣了,以後聯通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身旁和背後有了個謀多的戰略投資者,這些投資者又可以聚集更多的產業鏈夥伴,都圍繞在聯通周圍,出錢出力,榮辱與共,加上資本市場的推波助瀾,使聯通的整體實力會大幅攀升,自然有能力與行業老大一決高下,先利用兩三年時間搶來一兩億手機用戶肯定不在話下,最差的結果也是移動用戶手裡多了張聯通卡,因為聯通資費更優惠,而且網路品質越來越好,速度更快。預計不出5年,聯通和移動就基本可以平起平坐了。

促進新業務和新商業模式發展。前面說過了,傳統運營商由於缺乏技術實力而無法有效創新,聯通混改後,可以通過優勢互補,充分發揮戰略投資者的技術力量,在產品和服務上不斷創新,例如除了使用各種手機APP免流量費的模式外,以後為使用者提供的服務不再是簡單的手機卡和寬頻,而是基於手機號碼的全消費鏈服務,網上或線下購物可以獲贈流量,話費消費到一定額度可以獲贈保險服務、線上購物券或直接在京東與聯通合建的線下超市營業廳兌換商品等。用戶會慢慢感受到,聯通不再只是一家通信運營商,而成了自己身邊離不開的生活伴侶,這對通信行業的創新發展會起到積極作用。

惠及通信設備商和終端商。由於聯通實力的增強,在通信網路建設方面的投資會加大,自然惠及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等設備製造商。而效益轉好後,聯通在行銷方面的投入自然也會增長,在自有管道會推出新形式的終端補貼方案,並通過多種形式的產業集會説明終端廠商實現全網通手機的銷售增長。

三、用戶是最大的受益者

無論如何改革,企業存在的價值就是服務於社會,服務於使用者,只有讓用戶們滿意了,企業才有未來。

聯通用戶會越來越爽。一方面聯通的4G匠心網路和光纖寬頻會帶來更好的覆蓋,更優秀的上網體驗,另一方面無論是營業還是電話客服還是線上服務,都會有明顯提升。而且通過業務的創新,會讓聯通用戶享受到更有意思更人性化的關懷。

通信資費更低。行業競爭的加劇必然引發價格戰升級,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而廣大通信用戶正是這個漁翁,50元左右的無限流量卡將進入尋常百姓家,無論你是用哪家的運營商網路,以後都再也不會擔心用超了多花錢啦。

服務更好。由於聯通會加大對異網客戶的爭奪,原運營商必然要更好地對待自己的老客戶,加大維繫投入,以後再有新的優惠套餐出現,“老用戶和狗不得辦理”的場景就不會出現了。

以上為通信老柳個人觀點,歡迎討論,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