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裴獻忠|務工笑淚

裴獻忠 | 務工笑淚

原創 2017-08-21 裴獻忠 第五季微刊

點擊上方藍色“第五季微刊”關注。☝ 我空起一格,等你。

拼搏王宇良 - 夢想的方向

xià rì zhī gē

♫. ♪~♬..♩

務工笑淚

作者|裴獻忠

設計|孟二

生活曾給我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紮根三尺講臺,書寫黑白人生。二十年來在杏壇上討生活,立家業,不敢蒙蔽講臺下眾多專注虔誠的眼神,更不忍虧欠眼神後更多家庭的期盼。只得擠榨內心有限的滋養,拼命為肚內草莽添枝加葉。給人一瓢飲,自身當有半桶水吧。有一段時期曾發瘋般錘煉自身的意志和業務素養,

改進教學方式和手段。幸不辱命,不能說成果讓家長盡皆滿意,至少就我個人而言,我盡力了。

然而,這條路我差一點就斷了。人世間,大舞臺,各人續寫各人的劇本,演各自不同場合裡的角色。我起始選擇的夫子路,也有曲折,不曾想竟能夠一直走下來。

那時大學畢業,有分配。分在鄉下一所中學,教並非所學專業的英語和物理。剛剛離開校門的人,

正所謂學徒都沒開始當,就到世故的東家家裡去做獨當一面的師傅。我只得沉下心咬緊牙,晚上啃教材白天磨新課,間或站在鄰班教室外牆角,聽老教師如何引題如何授課。有時忙到深夜,校園的燈都熄滅了,我還在為編制新題糾結。因為確實資歷淺,修為更淺。夜深人靜,常撫著饑餓的肚子,灌一大杯熱水睡覺。

那時學校很多有經驗的教師只教一個班,輕鬆愜意,

還能在家做個生意尋個其他副業或種些田地,日子大多過得紅火。偏我這個菜鳥活得狼狽不堪。彼時正值全國各地打工潮興起,打工者的收入遠超教書匠,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教師這行可能是年輕人極不願意選擇的職業。但教書的辛苦,我其實不怕的,有這個心理準備。

我住在縣城,每週來往縣城與學校兩次。微薄的工資在付了來往盤纏後所剩無幾。幸好學校食堂飯是不要錢的,

管夠。每日三餐各花一塊錢買份菜,拿到房間與隨我讀書的弟弟倆人分享。年終時到學校會計處結帳,我倒欠學校一大筆錢。我知道呆在這裡我沒有希望和未來。

妻子在縣城水泥製品廠上班。由於懷孕待產,我向鄉下學校請了長假。幸好那時假也是容易請的,不像現在請個七八天假可能還要驚動教育局領導審批。然而兩個人都呆在家裡總不是個事,收入也拮据。

在廠裡財務科上班的妻姐托關係給我謀了個事做,代妻子到水泥製品廠上班。

廠裡有兩條生產線,一條生產電線杆,一條生產自來水管,共一個龐大的生產車間。我分在電線杆生產線,跟三個師傅共組給他們打下手。瘦長的毛師傅與壯碩的劉師傅很熱情,見我來到車間,耐心講解每道工序的作用及技術要點,重點講紮架扭絲時的自身安全防護知識,看得出兩位師傅的厚道與樸實。玲師傅是車間的唯一中年女師傅,不大講話,總站在旁邊看兩位師傅手把手教我,嘴角常掛微笑。

於是握了僅僅一年輕巧粉筆的手,轉行拿起了鋼鉤,在模具上搬墩頭、拉鋼筋、紮鐵絲,修鋼條,錘鐵塊。車間裡霧氣騰騰,起重機運轉的轟鳴聲,切割機切割鋼筋刺耳的雜訊,工人們肆無忌憚的粗野談笑聲,總讓我不大適應這種場合。有時無端會想起寧靜的課堂、朗朗的讀書聲,以及黑板上自己手寫的一連串飄逸的粉筆字。

呆了不長時間,全廠一百多職工基本就瞭解了我這個不當老師來務工的瘦弱書生的情況。當然有的人歎息,有的人笑笑,也有的人不言語,各人有各人的路要走,大家活得都不輕鬆。

有一次紮絲的時候冷不丁一走神,鋼絲鋒利的尖端刺穿手套滑過手掌心,感覺劇烈的疼痛,我停下來扯下紗布手套,鮮血迅速噴了出來。兩位元師傅趕緊跑過來詢問情況,毛師傅快速到他的工具包裡拿創口貼和紗布,劉師傅從口袋裡掏出一副乾淨偏貴的橡皮手套,兩人配合著給我包紮好戴上手套。我心裡暖洋洋的。我想,老師在給予學生生活和學習上的幫助時,怕也是這樣的情況吧。

兩位師傅都喜愛和其它組的工友們開粗俗的玩笑,但從不拿我做素材,也不允許別人取笑我。用他們的話講,老師是秀才,不能辱沒了天上文曲星的名頭。我很敬重兩位師傅。

脫模車間的幾位和我同齡的健壯高大的熟工卻不以為然。他們大都是初中未畢業或是退伍的老兵,專幹重活,又常加班,工資特別高。那個時期正逢農村修建電網電線杆緊俏吃香,廠裡加班加點都忙不過來。脫模工們的工資幾乎是我當老師收入的十倍。因而他們對知識份子理所當然地輕視,更談不上尊重。

一個卷頭髮熟工常看我不順眼。我從他和同伴低語講話時瞟向我的眼神感受出來他的不懷好意。果不其然,他藉口脫模的人手不夠向車間主任要求我抽空過去擰螺絲。我是個新手,只得服從主任的安排。我除了做好自己紮架工種的事以外,還要去脫模車間撿拾散落各地的螺絲,把軋斷了的小鋼筋頭從螺絲裡敲出來。然後抬一百多斤的鋼模,和這些健壯的漢子們一起去用力起開龐大鋼具中的巨大螺母。

鑄烤水泥管的蒸汽使得車間裡溫度很高,再加上脫模的勞累,我的工作服如水裡撈出來一般,真正體會到汗如雨下是怎樣的辛苦。汗水滑向嘴角,味道既苦又鹹。有時騰不出手來擦去眼角的汗水,眯縫著眼睛任汗水浸澀雙眼。

沒過兩天,兩手起了老繭。身上說不出的難受疼痛,下班時虛脫得沒了力氣。卷頭髮偏不讓我靠在一旁休息,故意讓我不停幹活,大聲吆喝讓我做這做那。彎下腰在車間的廢泥堆裡撿拾螺母時我感覺出莫大的羞辱。而幾個脫模工指著我的窘樣哈哈大笑。我明白卷頭髮在故意折辱我這個教書的工人。在又一次被他辱駡時,我終於忍不住拾起一根一米多長的尖頭鋼筋向他走過去。四周的人趕快把我們隔離開。

兩位師傅終於忍不住與車間主任理論,怒斥他們的不良作法。我只留在原來的崗位做事,不做不屬於我工種以外的任何事。至今回想起來,兩位老實巴交的師傅聯手護著我的那副發怒的樣子,仍讓我現在感動不已。車間裡從早忙到晚,有時晚上還要加班。安全隱患也不少。有一次路過自來水管車間時,一個碩大的鐵蓋從我身邊砸落,巨大的聲響驚動了很多工友。我心有餘悸立在旁邊,腿肚子發軟。慢一秒鐘走過估計我就砸成了肉餅。卷頭髮幸災樂禍,嘴裡嘟噥一句,怎不砸死這個傻貨。我尋聲怒望過去時,一向不甚言語的玲師傅一巴掌打在了卷頭髮的嘴巴上。我看見卷頭髮張張嘴看看玲師傅,然後低下頭走開去。

事後我知道卷頭髮讀書時不學好,行為囂張惡劣,常找茬打架,沒讀完初二就被學校除了名。我估計他是想把這口氣出到我身上,所以才會找法子折磨我。玲師傅的兒子在社會上很吃得開,卷頭髮惹不起。這一巴掌讓卷頭髮從此消停了下來。

車間裡加班忙起來時,廠裡準備了豐盛的午飯吃。每到開飯這個時候,全廠的工友們拿著碗筷邊笑談邊敲碗從不同的休息室往廚房走。天氣好的時候,就在食堂門口的露天空地上支起幾口大鍋,搭起案板做菜。乾燥的松木燃起的大火讓廚房的大師傅做的菜分外的香辣,隔老遠我們便能猜出今天的大菜的菜名。通常是兩葷一素。工友們自己在飯甑上打上滿滿一碗飯,然後在木櫥內領一個陶瓷大碗到大師傅那裡打菜。每次輪到我時,大師傅總會在我的碗裡多打上一些葷菜,多澆一點湯汁。在我含笑致謝時常說一句話:“先生幹粗活累著了,要吃好一點。”大師傅按地方上的規矩仍尊稱我這個教書的為先生,轉過身端著飯菜走遠時我的眼角發酸。三個一群,五個一夥,蹲在各個角落吃飯聊天談笑,這是我們最暢快最開懷的時候。我們車間的幾個人常聚在一處大口吃飯,大口喝湯。勞累過後的飯菜比什麼都香。

記得那年元旦,廠裡放假一天,猴子師傅約我們車間玩得好的幾個人到他家打平夥。我們湊好錢買上食材,分工幹活。毛師傅切菜,劉師傅掌勺,玲師傅帶著我們幾個包餃子,熱熱鬧鬧有說有笑地搞了一大桌菜。席間我給大家都倒上一杯酒,站起聲來,我向大家鞠了一躬,感謝幾位師傅和工友對我的關照,使我和妻子的生活過得很充裕。我仰脖一口幹了一大杯。玲師傅勸我喝慢些,在得知我想放棄教書這行當準備年後出外打工時很意外。勸我說百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辛辛苦苦讀書掙來的飯碗別輕易就放棄了。又說要麼你到城裡來教書,收入與地位不錯的。關鍵是你天生就是教書的氣質和善良吃苦的品質,將來成一名師都有可能。

這個元旦的一餐夜宴,幾位師傅絕對想不到他們扭轉了我遠走他鄉改行打工的主意。他們席間就著烈酒讚揚教書者的榮耀與好處的一番話,留住了一個在教育基層奮鬥的年輕人脆弱的心。三個月以後,在妻子的鼓勵下我走向城南鎮中校長室。推門而入時我對著校長毛遂自薦到鎮中借用。校長看了我半晌,沉思了片刻,向我伸出了手。

我重又走上了杏壇,而這一次風雨無阻堅持了二十年。人的經歷是一本書,有時前部分是鋪墊,後部分是高☆禁☆潮,情節轉折處常是書的精彩處。多年後的今天,我翻看這本未完的書時,仍被務工彷徨這一章感動,心存善念是幾位師傅身上最好的美德,散發人性的美的光輝。這直接影響到我處世為人求學的態度。

這段短暫得只有數月的務工時的笑聲與淚水,是我一生中不可多得的一筆財富。

作者簡介

裴獻忠: 筆名,南心。一介布衣,常年畫幾何三角用粉筆書寫黑白人生。難見落英繽紛。深信:人世中常見迷局,走得出的是圈,走不出的是網。

我空起一格,在第五季等你。

小夥伴們

總編:深海

主編:微涼

執行主編:涓涓 飄渺之旅@行

顧問:裴獻忠 楚歌

策劃:張雲峰

圖文設計:雲顏 孟二 微涼

播音:涓涓 蝶夢 宋曼

審稿編輯:木木 嫣然 清兒 劉二貨 小黃人

終審:涓涓 半生素衣

投稿須知

◎關於投稿:投稿題材不限(詩歌每次投稿須兩首以上)。投稿五天若沒有收到用稿通知,可另行處理。文章一經選用,將同時推送快報和頭條。除投稿郵箱,不接收其它方式收投稿。作品涉及糾紛,文責自負。

投稿郵箱:3272664648@qq.com

◎關於稿費:平臺提取讚賞的百分之二十作為平臺運營,其餘的歸作者所有。讚賞低於五元不發放稿費。(平臺自作者推文後十天發放稿費。讚賞透明。超過十天后的讚賞不再發放)。

注:請投稿作者加主編微信號以便發放稿費。

主編微信號:m040208

玲師傅是車間的唯一中年女師傅,不大講話,總站在旁邊看兩位師傅手把手教我,嘴角常掛微笑。

於是握了僅僅一年輕巧粉筆的手,轉行拿起了鋼鉤,在模具上搬墩頭、拉鋼筋、紮鐵絲,修鋼條,錘鐵塊。車間裡霧氣騰騰,起重機運轉的轟鳴聲,切割機切割鋼筋刺耳的雜訊,工人們肆無忌憚的粗野談笑聲,總讓我不大適應這種場合。有時無端會想起寧靜的課堂、朗朗的讀書聲,以及黑板上自己手寫的一連串飄逸的粉筆字。

呆了不長時間,全廠一百多職工基本就瞭解了我這個不當老師來務工的瘦弱書生的情況。當然有的人歎息,有的人笑笑,也有的人不言語,各人有各人的路要走,大家活得都不輕鬆。

有一次紮絲的時候冷不丁一走神,鋼絲鋒利的尖端刺穿手套滑過手掌心,感覺劇烈的疼痛,我停下來扯下紗布手套,鮮血迅速噴了出來。兩位元師傅趕緊跑過來詢問情況,毛師傅快速到他的工具包裡拿創口貼和紗布,劉師傅從口袋裡掏出一副乾淨偏貴的橡皮手套,兩人配合著給我包紮好戴上手套。我心裡暖洋洋的。我想,老師在給予學生生活和學習上的幫助時,怕也是這樣的情況吧。

兩位師傅都喜愛和其它組的工友們開粗俗的玩笑,但從不拿我做素材,也不允許別人取笑我。用他們的話講,老師是秀才,不能辱沒了天上文曲星的名頭。我很敬重兩位師傅。

脫模車間的幾位和我同齡的健壯高大的熟工卻不以為然。他們大都是初中未畢業或是退伍的老兵,專幹重活,又常加班,工資特別高。那個時期正逢農村修建電網電線杆緊俏吃香,廠裡加班加點都忙不過來。脫模工們的工資幾乎是我當老師收入的十倍。因而他們對知識份子理所當然地輕視,更談不上尊重。

一個卷頭髮熟工常看我不順眼。我從他和同伴低語講話時瞟向我的眼神感受出來他的不懷好意。果不其然,他藉口脫模的人手不夠向車間主任要求我抽空過去擰螺絲。我是個新手,只得服從主任的安排。我除了做好自己紮架工種的事以外,還要去脫模車間撿拾散落各地的螺絲,把軋斷了的小鋼筋頭從螺絲裡敲出來。然後抬一百多斤的鋼模,和這些健壯的漢子們一起去用力起開龐大鋼具中的巨大螺母。

鑄烤水泥管的蒸汽使得車間裡溫度很高,再加上脫模的勞累,我的工作服如水裡撈出來一般,真正體會到汗如雨下是怎樣的辛苦。汗水滑向嘴角,味道既苦又鹹。有時騰不出手來擦去眼角的汗水,眯縫著眼睛任汗水浸澀雙眼。

沒過兩天,兩手起了老繭。身上說不出的難受疼痛,下班時虛脫得沒了力氣。卷頭髮偏不讓我靠在一旁休息,故意讓我不停幹活,大聲吆喝讓我做這做那。彎下腰在車間的廢泥堆裡撿拾螺母時我感覺出莫大的羞辱。而幾個脫模工指著我的窘樣哈哈大笑。我明白卷頭髮在故意折辱我這個教書的工人。在又一次被他辱駡時,我終於忍不住拾起一根一米多長的尖頭鋼筋向他走過去。四周的人趕快把我們隔離開。

兩位師傅終於忍不住與車間主任理論,怒斥他們的不良作法。我只留在原來的崗位做事,不做不屬於我工種以外的任何事。至今回想起來,兩位老實巴交的師傅聯手護著我的那副發怒的樣子,仍讓我現在感動不已。車間裡從早忙到晚,有時晚上還要加班。安全隱患也不少。有一次路過自來水管車間時,一個碩大的鐵蓋從我身邊砸落,巨大的聲響驚動了很多工友。我心有餘悸立在旁邊,腿肚子發軟。慢一秒鐘走過估計我就砸成了肉餅。卷頭髮幸災樂禍,嘴裡嘟噥一句,怎不砸死這個傻貨。我尋聲怒望過去時,一向不甚言語的玲師傅一巴掌打在了卷頭髮的嘴巴上。我看見卷頭髮張張嘴看看玲師傅,然後低下頭走開去。

事後我知道卷頭髮讀書時不學好,行為囂張惡劣,常找茬打架,沒讀完初二就被學校除了名。我估計他是想把這口氣出到我身上,所以才會找法子折磨我。玲師傅的兒子在社會上很吃得開,卷頭髮惹不起。這一巴掌讓卷頭髮從此消停了下來。

車間裡加班忙起來時,廠裡準備了豐盛的午飯吃。每到開飯這個時候,全廠的工友們拿著碗筷邊笑談邊敲碗從不同的休息室往廚房走。天氣好的時候,就在食堂門口的露天空地上支起幾口大鍋,搭起案板做菜。乾燥的松木燃起的大火讓廚房的大師傅做的菜分外的香辣,隔老遠我們便能猜出今天的大菜的菜名。通常是兩葷一素。工友們自己在飯甑上打上滿滿一碗飯,然後在木櫥內領一個陶瓷大碗到大師傅那裡打菜。每次輪到我時,大師傅總會在我的碗裡多打上一些葷菜,多澆一點湯汁。在我含笑致謝時常說一句話:“先生幹粗活累著了,要吃好一點。”大師傅按地方上的規矩仍尊稱我這個教書的為先生,轉過身端著飯菜走遠時我的眼角發酸。三個一群,五個一夥,蹲在各個角落吃飯聊天談笑,這是我們最暢快最開懷的時候。我們車間的幾個人常聚在一處大口吃飯,大口喝湯。勞累過後的飯菜比什麼都香。

記得那年元旦,廠裡放假一天,猴子師傅約我們車間玩得好的幾個人到他家打平夥。我們湊好錢買上食材,分工幹活。毛師傅切菜,劉師傅掌勺,玲師傅帶著我們幾個包餃子,熱熱鬧鬧有說有笑地搞了一大桌菜。席間我給大家都倒上一杯酒,站起聲來,我向大家鞠了一躬,感謝幾位師傅和工友對我的關照,使我和妻子的生活過得很充裕。我仰脖一口幹了一大杯。玲師傅勸我喝慢些,在得知我想放棄教書這行當準備年後出外打工時很意外。勸我說百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辛辛苦苦讀書掙來的飯碗別輕易就放棄了。又說要麼你到城裡來教書,收入與地位不錯的。關鍵是你天生就是教書的氣質和善良吃苦的品質,將來成一名師都有可能。

這個元旦的一餐夜宴,幾位師傅絕對想不到他們扭轉了我遠走他鄉改行打工的主意。他們席間就著烈酒讚揚教書者的榮耀與好處的一番話,留住了一個在教育基層奮鬥的年輕人脆弱的心。三個月以後,在妻子的鼓勵下我走向城南鎮中校長室。推門而入時我對著校長毛遂自薦到鎮中借用。校長看了我半晌,沉思了片刻,向我伸出了手。

我重又走上了杏壇,而這一次風雨無阻堅持了二十年。人的經歷是一本書,有時前部分是鋪墊,後部分是高☆禁☆潮,情節轉折處常是書的精彩處。多年後的今天,我翻看這本未完的書時,仍被務工彷徨這一章感動,心存善念是幾位師傅身上最好的美德,散發人性的美的光輝。這直接影響到我處世為人求學的態度。

這段短暫得只有數月的務工時的笑聲與淚水,是我一生中不可多得的一筆財富。

作者簡介

裴獻忠: 筆名,南心。一介布衣,常年畫幾何三角用粉筆書寫黑白人生。難見落英繽紛。深信:人世中常見迷局,走得出的是圈,走不出的是網。

我空起一格,在第五季等你。

小夥伴們

總編:深海

主編:微涼

執行主編:涓涓 飄渺之旅@行

顧問:裴獻忠 楚歌

策劃:張雲峰

圖文設計:雲顏 孟二 微涼

播音:涓涓 蝶夢 宋曼

審稿編輯:木木 嫣然 清兒 劉二貨 小黃人

終審:涓涓 半生素衣

投稿須知

◎關於投稿:投稿題材不限(詩歌每次投稿須兩首以上)。投稿五天若沒有收到用稿通知,可另行處理。文章一經選用,將同時推送快報和頭條。除投稿郵箱,不接收其它方式收投稿。作品涉及糾紛,文責自負。

投稿郵箱:3272664648@qq.com

◎關於稿費:平臺提取讚賞的百分之二十作為平臺運營,其餘的歸作者所有。讚賞低於五元不發放稿費。(平臺自作者推文後十天發放稿費。讚賞透明。超過十天后的讚賞不再發放)。

注:請投稿作者加主編微信號以便發放稿費。

主編微信號:m0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