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可以給葡萄做手術的機器人已經佔領了全世界大多數醫院

最近有一個視頻比較火,一個四臂機器人在給一顆葡萄做手術,將葡萄皮割開後又完整縫合。

這個神通廣大的機器人名叫“達芬奇”,來自 Intuitive Surgical,問世 20 年以來,達芬奇機器人已經快統治整個外科界了。

1997 年,第一台達芬奇機器人的原型機誕生。2000 年初,第一台由達芬奇機器人實現的心臟搭橋手術完成。

達芬奇外科手術系統由四部分組成:外科醫生控制台、床旁機械臂系統、成像系統以及附著於機械臂上的模擬手。

手術過程中,主刀醫生坐在位於手術室無菌區之外的控制台上,使用雙手(通過操作兩個主控制器)及腳踩腳踏板來控制器械和一個三維高清內窺鏡,附著於機械臂上的模擬手與外科醫生的雙手同步運動。

四條“手臂”中的三條負責握住模擬手(手術器械)進行微創手術,另一條負責攝像和照明。

與人的手臂一樣,達芬奇機器人也有肩、肘、腕三個關節,能完成上下、前後、自由運動與模擬手腕的左右、旋轉、開合、末端關節彎曲共 7 種動作。

它的前臂可脫卸,能根據需要安裝剪刀、鉗子、持針器等不同功能的模擬手,而它的腕關節比人的手腕更加靈活,

不僅能自由旋轉 540 度,還能在手腕向下彎曲 90 度後,再自由旋轉 540 度。

模擬手(手術器械 instrument)使用時插置入機械臂系統上。模擬手上面安裝了記憶晶片,普遍只能夠使用 10 次左右。

達芬奇機器人早期的售價約為 90 多萬美元,現在的平均售價為 154 萬美元。

目前,全世界將近有 4,000 多台達芬奇機器人在運行中。

今年剛好是達芬奇機器人進入中國大陸的第十年,第一台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于 2006 年進駐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

經過十年的發展,目前國內有 40 多家醫院擁有 57 台達芬奇手術機器人。

西安交大一附院的吳大鵬教授表示,達芬奇機器人能覆蓋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婦科等十餘個外科手術科類,應用前景廣闊,

能夠實現胃胰十二指腸切除、心臟搭橋、輸卵管成形手術等。

不過,要讓達芬奇來到中國,也不如想像中的那樣簡單。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屬於甲類大型設備,國內任何醫院引進該設備,均需衛計委直接批准。

很多醫院對於達芬奇機器人的採購動力主要來自於兩方面,成本節約和病人的動態。

儘管每台手術的成本增加了,但是由於更短的住院時間,更低的感染比例等,醫院的總成本是下降的。

理論上所有的外科手術都應該使用機器人,因為在工業領域,機器人被普遍應用。完全沒有道理在外科手術領域卻依然繼續靠醫生的雙手去實施,尤其是機器人越來越精准,可以比人更好實現某些動作。

醫院的總成本是下降的。

理論上所有的外科手術都應該使用機器人,因為在工業領域,機器人被普遍應用。完全沒有道理在外科手術領域卻依然繼續靠醫生的雙手去實施,尤其是機器人越來越精准,可以比人更好實現某些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