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凡人和聖人之間的距離到底是多少?

記得賈平凹說過:“我一直認為,那些大人物是上天派來的使者,他們的所作所為,只可敬仰,不可效仿。”

聖人真的憂道不憂貧嗎?

大多數人認為聖人和凡人的起點就是不一樣的。芸芸眾生無論富貴貧賤,皆為衣食住行而奔波,正如李宗盛的《凡人歌》中所唱:“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閒。”

前者不用自己張羅吃飯穿衣,後者主要是為吃飯穿衣奔忙。不知是聖人從不為吃穿擔憂,還是因為壓根不吃不穿所以不擔憂。於是,很多偏(wu)執(zhi)的小夥伴就將老子口中的:“聖人後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理解為了名符其實的“憂道不憂貧”。 因而認定,連衣食這樣的“小事”,都要奔波勞碌的芸芸眾生,和聖人的差距永遠隔著十萬條銀河。

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當年,孔子受困于陳蔡之間,因為三餐不飽,

也餓得“火次楞”的,但我們仍然將他封為真正的聖人,並不因為他為貧困操心,就輕易否定孔子的地位。

“衣食無憂”的定義和標準因人而異。如果你對這些物質條件很挑撿,即使你成了李嘉誠,成了約伯斯,成了比爾蓋茨那樣的富人,你也不會“衣食無憂”。而只有懂得適可而止,即便是物質生活“標準低”,卻已經有了“衣食無憂”的感覺,那你“入聖”就會很容易。於是,聖人又說了: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懂得適可而止,這才真是老子“超凡”的“不憂貧”的真正含義。

凡人有大道

不過,關於“聖凡差距”這個話題,最有發言權的恐怕還是老子唯一的徒弟——尹喜真人了。

《道德經》中一直強調“上善若水”,《文始經》中,也講“觀道如觀水”。原文是這樣的:“觀道如觀水。以觀沼為未足,則之河、之江、之海,曰水至也。殊也不知我之津液涎淚皆水。”

後者講水,則認為自然中有水,而我身上也有水。

也就是說,自然萬物中有道,我身中亦有道。無論是裡是外,其道是相同的。

有的人初學道,認為道在自然中與我無關,所以拼命的到身外去尋訪大道。就好比說,他看見池子裡的水就說太渺小,一定要去看那大河,到了河邊又嫌棄河沒有江的壯闊。於是再去看那大江。

嫌棄江水不如大海浩瀚,再去看那一望無垠的大海。仿佛《莊子》中所講的河伯去見海若的情景,感歎那真是水的觀止了!

的確,從氣勢和度量上來說,大海的確是水中之王。但是從本質上來說,都是水所構成的。那麼,無論是江河湖泊的水,還是我身中的水,又有什麼區別呢?

如果非要找水,為何還要去身外找呢?我身上的水分不就占了百分之八十嗎?!

只要把我們身上的污染除去,讓我們的本性發揮出來,那麼,我們就與自然融為一體了,這樣看來,還有什麼聖人和凡人的差距呢?

人都是平等的,每一個人就都是自然,都是大道。如此而已。

(文章出自道山不老,桃醬小玄專欄,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標明出處)

讓我們的本性發揮出來,那麼,我們就與自然融為一體了,這樣看來,還有什麼聖人和凡人的差距呢?

人都是平等的,每一個人就都是自然,都是大道。如此而已。

(文章出自道山不老,桃醬小玄專欄,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