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漢中漢台巷,你知道多少?

漢台巷,不長也不寬展,可它因為有了古漢台,就變得不凡。

從南到北不足三百米,從北到南也不足三百米,可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所在,常年流淌著一股古風,淫沁著悠遠的氤氳。

它的古風,當然來自古漢台的映照。西邊的劉邦行宮,兩千多年來一直靜靜地矗立,這條漢台巷也是緊緊相守。望江樓的晨鐘暮鼓,古柏樹的風雨激蕩,還有來來往往的行人,都記錄在這厚厚的牆壁上了。

很多年裡,古漢台的正門就在漢台巷裡開著,斜斜的土地坡,森森的古樹,還有厚重的大門,都牽連著絡繹不絕的遊人,也將春夏秋冬的意境托舉,並且鐫刻出來,給世人一次次精神的抑揚。後來,古漢台的大門改到了北面,這一側就寥落,而且安靜下來。車流不再,人流不再,成為斷續的沁潤,和著陽光與細雨中的寧靜,

又濕濕漉漉的,有時又乾燥著,轉換並且輪回。

再以後,書畫裝裱店出現了,一個個身懷絕技的書畫匠人把店鋪打開,墨瘋子出現了,古漢台書畫院出現了,還有那些後來者,都將這個幽深的地方弄得文氣四溢,不同凡響。這些漢子,可能不修邊幅,但揮灑著筆墨,也揮灑著滿心的才情。一幅幅書畫走進來,經過裝裱,便煥然一新,成了俏物,給人一次次驚喜,也讓一個個書房頓然增色。

一些點綴的,是這裡的仿古市場。各種錢幣,各種經過打點的塑像,銅鏡和玉器,還有名人書畫、各類畫像,都粉墨登場,成了一處小小的古玩市場。當然,這裡可能真假難辨,可能讓你上當,但若是認真淘選,也說不定會讓你意外的驚喜。

不遠處,就是漢台區財政局的樓房,不少時日也是人頭雲集,更多的人,也在為利奔忙,穿梭不斷;而這邊,古幣與古玩,也在悄然地流傳。這,不同樣有些怪誕?(朱軍/文趙思睿/圖)

我要投稿

郵箱:auld.langsyn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