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男籃是否正在走向衰落?球迷:已經外強中乾了!

北京時間8月17日晚,2017男籃亞洲杯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繼續1/4決賽角逐。中國男籃藍隊經過四節較量,最終以71比97告負澳大利亞男籃,無緣四強。在大比分輸給澳大利亞無緣四強後,

雖然結果和比分在很多人意料之中,但還是讓關注中國籃球的人們痛心和難過,難過到不是因為這一場比賽,難過的是後姚明時代中國男籃整體的沒落。

你可能會解釋說,男籃被分為了紅藍兩隊,這只是半支男籃的力量不能代表中國的真正實力,

對內年輕隊員多,沒經驗。但人家澳大利亞也是二隊,很大一部分隊員也很年輕。如果兩隊純牌國家隊較量中國隊會輸的更慘。所以這些都不是輸球得真正理由。還有人認為男籃正處於青黃不接時期,搞的紅紅火火偌大個CBA聯賽會缺人才?會青黃不接?如果沒有,我們每年是怎麼培養人才的?再成熟的隊伍也是由老中青集合組成。這才能更好的過渡個銜接。這是整個競技體育保持高水準的基礎。
我們籃球主管部門會不知道這個?

首先我們的基層體育問題非常嚴重,無論是設施,還是教育資源,包括我們的意識都有待提高。

有多少人想打籃球沒球場?基層又有多少有資格的籃球教練?有多少孩子的家長願意讓孩子不學習而打籃球?

其次,我們的運動員選拔體質太落後和狹隘,打籃球的家庭的孩子啥都幹不了還可以打籃球,教練選人只看身高,測骨齡,看臂展肩寬,可現代籃球中小湯瑪斯已經不是個案了。

最後,我們的職業運動員的職業素養有待提高,可以說我們的職業運動員都出自體校,真正的競爭環境還沒形成,或者說競爭還是太弱了,沒有能夠競爭出真正好的球員。我們的聯賽也應該更職業一點,

不要出現朝令夕改的政策了,讓所有人都無所適從。

中國籃球存在的問題太多了,很多人認為聯賽搞的紅紅火火,咋一打比賽就蔫了?實際上,我們聯賽主要還是靠外國人紅火,虛假繁榮。論規模,世界第二大,僅次於nba,但論實力,

就不是第二了,歐洲和澳洲的聯賽水準比cba高很多。真正本土球員提高多少,值得思考。包括隊員的選拔,訓練,管理,教練的水準(包括基層教練的水準),裁判等方面水準我們都存在很大問題,和國際先進水準差距很大,無法接軌。唯一讓人欣慰的是姚明臨危受命,執掌籃協大印。

後姚明時代的中國男籃到了今天這個地步,不禁讓人唏噓不已和痛心疾首。姚明以球員的身份已經證明了自己,無數次拯救過中國籃球,期待姚明大刀闊斧,迎難而上,大膽改革,以另一種方式(籃協主席)振興中國籃球。

後姚明時代的中國男籃到了今天這個地步,不禁讓人唏噓不已和痛心疾首。姚明以球員的身份已經證明了自己,無數次拯救過中國籃球,期待姚明大刀闊斧,迎難而上,大膽改革,以另一種方式(籃協主席)振興中國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