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BAT入局智慧音箱,創業公司會成為炮灰嗎?

本輪智能家居入口爭奪戰的焦點已轉向智能音箱。行業巨頭與創業公司仍在面向風口快速跑馬圈地,但技術短板、市場尷尬、標準缺失、各平臺互聯互通之難等卻被有意無意忽略。

它們或將成為入局者折戟沉沙的致命傷。

全文約7942字,閱讀大概需要15分鐘。

財經天下,觸摸的螢幕。這是一個能夠幫助我們實現夢想的技術。”

但SmartCast+仍停留在實驗室Demo(樣機)階段。芮勇自己也說,項目的研發時間很短。聯想研究院的一名技術人員則透露,

老闆希望產品儘快上市,越快越好,因此很多工程師如今都要加班。

這與智慧音箱市場爭奪戰正在升級有關。聯想之後,海爾、出門問問、喜馬拉雅、阿裡、小米等公司,先後發佈了自己的智慧音箱產品,據稱騰訊今年8月也要發佈新品。稍顯不同的是百度。7月初,百度集團總裁陸奇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宣佈,百度對話式人工智慧系統DuerOS要做成開放平臺,類似基層水電服務商,將資料和語音技術分享給協力廠商。

至此,這條賽道上的選手涵蓋了互聯網巨頭、知名硬體企業、電商平臺、傳統家電廠商以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大量人工智慧創業公司。而像科大訊飛、思必馳、雲知聲、圖靈機器人等國內人工智慧技術頭部企業,也以提供語音助手技術等方式,參與到這場洶湧澎拜的熱潮中來。比如聯想SmartCast+的語音技術來自圖靈機器人,天貓精靈的語音技術來自思必馳。

“目前大家都在搶坑,而不是在做產品。”一位業內人士對《財經天下》週刊記者表示。據他觀察,某廠商已連續開了4次發佈會,但直到現在,產品仍處於手板階段,不能發聲;另一廠商原本計畫5月發佈新品,但由於體驗一塌糊塗,只能延後。

相比之下,靈隆科技CEO魏強稍感輕鬆。2015年3月,在Echo發佈4個月後,京東集團與科大訊飛便聯合成立了靈隆科技,目標也很明確,打造中國版Echo。此前,

為了在物聯網和智慧家居領域佈局,京東成立了京東智慧集團。魏強和他的同事們一直在探索智慧家居的入口級設備,路由器、平板、智慧插座、個人WiFi……最終確定了智慧音箱這一方向。

對京東而言,智慧音箱可以成為購物入口。與之思路相近的,還有阿裡今年7月發佈的天貓精靈X1。

2015年8月,叮咚第一代產品發售,售價798元,這比很多同行早了近兩年。目前,叮咚已擁有150多項技能。

魏強稱,

在創業頭兩年,自己有著很強的孤獨感:市場不溫不火,產業鏈冗長、繁複,尤其生產端,幾乎從零開始。他去深圳考察過很多做語音辨識、提供技術方案的公司,最大的困惑是,國內沒有一個針對音箱或者語音交互的晶片硬體平臺。音箱生產廠家也基本走了一遍,每家都要做智能化改造。

創業公司Rokid起步更早。Rokid創始人祝銘明自2014年離開阿裡,就籌備做智能音箱。他的出發點是,人工智慧落地勢必涉及人機交互,而語音會比視覺更早進入消費市場。

當時Echo還未上市。Rokid投資人、IDG資本合夥人樓軍回憶,他向祝銘明問起具體產品形態,後者就在桌子上給他畫了一個蛋,說這個蛋是一個燈,下面可以放音箱,你說什麼,它都可以聽得懂。

▲Rokid若琪新品。

Rokid第一代產品若琪,2016年4月才開始小批量生產,因為公司內部有條紅線:用戶滿意度至少要達到85%,才能推向市場。

由於國內市場有待培育,很長一段時間,若琪有點像是發燒友小圈子裡自娛自樂的設備。即使是擁有京東管道與科大訊飛技術雙重優勢的叮咚,也在市場推進過程中遭遇重重障礙。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對《財經天下》週刊記者表示,叮咚智慧音箱迄今實際總出貨量僅在10萬台左右,而真正達到入口級水準的產品,這一數量至少要在百萬台。“那兩年,魏強挺辛苦的。”他說。另據稱,因為批量偏少,叮咚還曾被上游供應鏈合作企業提價。

不過,進入2017年後,智慧音箱驟然火爆,市場迅速升溫。祝銘明開玩笑說:“現在最辛苦的就是媒體記者了,大家都在吹,記者都不知道該怎麼寫了。”

與Echo式成功還相去甚遠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中國智慧音箱企業很難複製Echo在美國的成功。

綜合看來,原因包括以下幾點:第一,用戶基礎不同。出門問問曾在中美兩國做過用戶調研,美國80%的受訪者知道智慧音箱,而國內受訪者對此的知曉率只有15%~20%。第二,美國人的客廳、廚房普遍很大,也很開放,更適合遠場語音交互。第三,使用習慣不同。音箱在美國屬於大的消費品類,而國內音箱普及率不到20%,更不用說智能音箱了。

使用者體驗無疑是判斷產品能否撬動國內市場的基本依據。

百度音樂商業總監劉小北對智慧音箱的印象停留在“Low”“不實用”層面。他的家裡擺著好幾個品牌的智能音箱,都是半年前購入的,但有的經常斷連,有的無法理解指令。新鮮感消退後,索性放在角落裡任其吃灰了。

之前同合作夥伴私下交流時,劉小北曾調侃智能音箱是個偽需求。“父母來你家,看你跟音箱扯著嗓子說話,那場景得多傻呀。”

“智能音箱會是入口嗎?我不知道,也許會。”祝銘明強調,產品成為入口的前提是用戶喜歡並頻繁使用,而非只是放在那兒而已。他看過一組資料,語音交互產品使用7天后,留存率僅為3%。“滿分100分的產品,做到85分,勉強有人用。但要用戶一直使用,就要90分以上。”

《財經天下》週刊記者曾問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劉軍給聯想智慧音箱打多少分,劉軍打了80分。但這款產品,聯想並未重推,市場反響一般。劉軍給出的解釋是,智慧音箱與傳統PC硬體的產品邏輯不同,前者需要在使用者使用過程中不斷調試、反覆運算。

就此而言,先行者叮咚,軟體產品已經反覆運算了30多個版本。比如交互層面,原來每完成一步操作,叮咚都會有提示音回饋,但用戶覺得囉嗦,後來就取消了。另外,叮咚已累積海量的使用者語音交互資料,可據此對遠場語音辨識技術不斷優化。

出門問問創始人李志飛發現,目前有些智慧音箱廠商,Demo展示得很炫,但絕口不提產品缺陷。事實上,真到推廣時,細微的缺陷也會變成巨大無比的痛點,比如聯網穩定性、語音交互速度、是否耗電等。

這些其實都是出門問問此前做智慧手錶時踩過的坑,今天同樣適用于智慧音箱行業。出門問問也是語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的硬體合作夥伴之一,該公司的戰略方向便是“語音交互核心技術+軟硬體結合”。

▲即將上市的出門問問智能音箱新品。

小雅團隊也在硬體研發上踩過很多坑。比如音箱頂部布料略緊繃,加了0.5毫米厚的襯料後,小雅語音辨識率一下從95%降到了10%,幾乎每一句都聽不懂。物料形態變化導致演算法失效,重新計算多花了1個月時間。小雅原定2月14日發佈,後來一直拖到6月20日。

“一點點改動,就有可能要全部推倒重來,很恐怖的。”李海波感慨稱。

目前國內智慧音箱最大的技術問題,或許是語義理解和多輪對話的使用者體驗不夠好。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用戶說“我想聽《羅輯思維》”時,音箱很可能百度出來的是“什麼叫邏輯思維”。

《財經天下》週刊記者曾體驗過某知名廠商產品,在半米內讓其“播放李健的歌”,音箱被喚醒後,傳來的卻是高亢的民族女聲。這是上一首被叫停的歌曲。記者說“下一首”,音箱繼續播放該民族風歌曲。再讓其定個鬧鐘,音箱則陷入尷尬的沉默。

魏強分析稱,語義理解是世界性難題,需要場景開放,而且資料量要足夠大,所以智慧音箱要限制內容服務的類型和範圍,這是語音交互產品與傳統觸控產品頗為不同的一點。

“很多品牌,在前端環節就是拼模組、拼技術,而不是拼體驗。”李海波在深圳見過的絕大多數智慧音箱品牌,需要準確說出“播放下一首”這5個字,音箱才能聽懂指令。但其實,這句話的表達方式有60多種,比如“給我換一個”“我不喜歡這個”等。

從決定自己做智慧音箱以來,李海波帶領團隊一直以“處☆禁☆女座”的苛刻全心打磨產品。為讓聲音有老收音機一般的質感,小雅底部喇叭換過30多個。他的要求是,低音渾厚,高音不刺耳,連續收聽3個小時不會覺得煩躁。因為按照他的標準,音箱使用時長不到3小時,都不算啟動。基於技術突破,目前小雅已可實現語音內容的中斷點播放。

李海波稱,喜馬拉雅作為內容型互聯網平臺,殺入硬體領域做智慧音箱,目的就是要樹立一個語音交互體驗的樣板。

目前叮咚、天貓精靈X1等已接入喜馬拉雅的內容,不過據稱真正開放共用的內容,不到喜馬拉雅6800萬條語音內容的30%。還有一些熱門內容,如郭德綱相聲等,按照與版權方的協議,喜馬拉雅只被允許在本平臺播放,不能再轉售或共用。

創業公司只能當炮灰?

迅雷聯合創始人程浩近日在一次演講中直言,入口爭奪戰,創業公司要躲遠點,不是濺一身血的事兒,而是很容易成為炮灰。

言下之意,這是巨頭的遊戲。

但Rokid、出門問問等創業公司未必這麼看。他們正著眼當下,竭力提升用戶體驗。

“阿裡的發佈會我去看了,出來我就放心了。”一位要求不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他原以為天貓精靈X1會有塊螢幕,類似EchoShow,以凸顯電商平臺的購物優勢,實際上並沒有。在他看來,阿裡現在做的事,並不是他們擅長的。此外,軟硬體結合是一種基因,不是資源整合、找別人去拼組就能真正達成的。

Rokid創始人祝銘明不擔心與大公司的競爭。在他看來,巨頭的加入有助於炒熱市場,但智慧音箱的市場容量支撐不起大公司的欲望。

祝銘明認為,巨頭在流量、資料、資金等層面具備優勢,但大公司做單品的壓力在於,能否在短時間內集聚大量用戶,如果一年只賣幾萬台,與平臺量級不匹配,談入口就沒有意義。在他看來,目前國內用戶對智慧音箱的接受程度有限,大公司在投入不菲的情況下,是否有足夠的耐心等待該單品不斷反覆運算,成長為爆款,很難講。

號稱要“All In”人工智慧的聯想,就沒有把賭注只押在智慧音箱上。劉軍透露,智慧音箱是聯想看好的眾多智慧設備當中的一款,公司另外還有一個全線產品規劃。

李志飛同樣不認為BAT入場就能把創業公司碾死,理由是,智慧硬體不像互聯網軟體產品那樣可以贏家通吃。比如智慧手機領域,蘋果再厲害,也只占到了全球15%的市場份額,後面的華為、小米等前十名都有不錯的出貨量。

但對小公司而言,挑戰也顯而易見:人才儲備、技術研發、資源整合等,哪個環節出問題,都有可能玩不下去;此外,巨頭湧入後,小公司的步伐很有可能被打亂。

先行者如Rokid,已經在加快節奏,除了尋求獨家內容合作商,他們另已開始在探索線下銷售模式。原因在於,祝銘明發現,智慧音箱的線下轉化率非常高。為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若琪今年準備在20個城市開設50家線下直營店,選址多在城市購物中心。在控制電器上,若琪可接入Philips、LifeSmart、BroadLink、ORVIBO、米家等多品牌。

祝銘明認為,兩類公司最後會成為贏家:要麼有極致體驗,要麼有極致內容。作為創業公司,Rokid的目標是前者。據稱,目前若琪日活比例超過50%,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過1小時,總會話量則已超過1200萬次。

業界此前猜測,內容、家居生態系統會構成大公司的競爭壁壘,比如阿裡旗下擁有蝦米音樂;騰訊拿下了環球、索尼、華納三大唱片公司的全部獨家版權;而作為全球最大的智慧硬體平臺,小米智慧家居聯網設備總量已超過6000萬台。但至少就目前來看,內容提供者、家居品牌商大多抱持的是開放的態度,他們願意與多家智慧音箱企業合作。比如,百度音樂可同時接入小雅、天貓精靈X1、叮咚等。

目前,百度音樂已與10多家硬體方案商有直接合作,形式是收取很少一部分的版權授權費。“畢竟內容是有成本的。”張小北稱。

市場熱度仍在持續攀升。不出意外的話,出門問問Tichome智能音箱、天貓精靈X1等都將在8月正式發售,騰訊也有望在本月發佈其智慧音箱產品“耳朵”。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價格屠夫”小米的入場,扭轉了人們對智慧音箱的關注點。遠未成熟的市場上,價格戰的硝煙已若隱若現。

▲小米發佈會及同日推出的售價299元的小米AI音箱。

目前,叮咚TOP售價399元,天貓精靈X1售價499元。比天貓精靈X1晚20天發佈的小米AI音箱,售價299元,同品類最低。小米公司聯合創始人、小米電視負責人王川認為,當下最重要的是降低用戶嘗鮮的門檻。

出門問問創始人李志飛此前預計,國內50%以上的智能音箱,定價會低於500元,因為價格超過1000元的電子類產品,在電商平臺上很難銷售。

“我們主要省掉了管道費和市場費,而這兩部分在整個硬體行業支出中的占比都很大。”王川說,這是小米的優勢之一。小米AI音箱是小米互聯網音箱的升級版,從研發到發佈用了近一年。

當初在做產品定義時,他們就認定,智慧音箱售價不能超過300元。因為這是新品類,普通用戶並不知道它到底能幹什麼,或者到底能不能像演示的一樣好用。“如果你把它賣到1000元,試錯成本就特別高;如果賣299元,這就是一頓飯的價錢,大家就願意去嘗試一下。”王川說。

Rokid算個異類,一代產品定價5280元。祝銘明解釋稱,Rokid的早期目標使用者是品質敏感型而非價格敏感型。2017年4月,Rokid二代產品“月石”售價降到1299元。據稱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月石的銷量就已達到近萬台。

6月20日開放預售的小雅,市場價999元,首批預售價699元,5萬台半小時被搶光。李海波說,最初把量估小了,被搶光後,公司緊急派人到深圳追產,但其中有4個主要晶片的原料,生產週期較長,要兩個月。小雅計畫2017年銷售100萬台,但因為硬體經驗不足,備料不夠,目前每天只能生產3000台。

劉小北對智能音箱的看法也在更新。他堅信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據他所知,有些硬體方案商開始直接與房地產開發商合作,從新房裝修入手,致力於打造智慧語音助手無處不在的家居環境。

智慧音箱的火熱,終於有了從行業內緩慢向行業外傳導擴散的跡象。

共同做大蛋糕才能有未來

被寄予智慧家居入口厚望的智慧音箱,市場容量究竟有多大?一個業內共識是,短期內出貨量會在幾百萬台。

至於未來,魏強認為,完全要看智慧音箱在國內消費者心目中的定位,如果仍是科技數碼類體驗產品,則市場容量較小。

“我認為,兩年之後,中國市場會達到千萬台以上的規模。”王川說。在他看來,智慧音箱就像家電的遙控器,未來每個家庭都需要。

但在通往爆款的路上,智慧音箱還要經歷技術泡沫期的小滑坡。

魏強發現,以前做平板、手機硬體的廠商、方案商,現在好像不搞智慧音箱,出門都不好跟別人打招呼;還有晶片商,直接拿平板晶片的方案在智慧音箱上擴展。

大家都怕錯過風口。李海波在深圳看到,有些廠商花80元買個科大訊飛的授權,再拼模組,就攢出一款智能音箱。

“真不是拼模組的小事。手裡沒有大資料、大人才、大夢想的公司,做不起。”李海波說,小雅團隊300多人,歷時402天,才把技術打通,而當初Echo研發用時更長,有2000多天。

小雅的語音技術來自獵戶星空,這是成立於2016年9月的一家人工智慧創業公司,曾獲獵豹4000萬美元投資。李海波評價獵豹CEO傅盛“是一個打仗的人”:團隊開始只有9個演算法工程師,3個月後,傅盛給增配至100人,後來是300人;微信上有48個工作小組,傅盛和餘建軍親自跟專案。

目前,喜馬拉雅已把介面對外開放,希望用一個體系打通所有智慧家居場景。美國智慧家居行業有統一標準協定,很多服務內容,Echo可以直接接入,但國內基本都是自己打天下。

這也是魏強擔心的。要打開國內市場,最好的途徑是合作,把各家優勢資源整合到一個平臺上。在他看來,如果每家都單獨做,最後只能是低水準重複建設。

目前阿裡有人機交流系統AliGenie,百度有DuerOS,小米則有水滴平臺,都向協力廠商開放。但細看下來會發現,這是一個個“孤島”。

魏強對此並不陌生。其實早在智慧家居興起之初,海爾等家電巨頭也是自己做平臺,京東則打造了“京東微聯”,如此種種。雖然每家都拿自己的長處來做,但它們相互之間沒有打通,無法充分滿足終端消費者的需求。至少過去兩年,這種割裂是智慧家居行業停滯不前的重要原因,智慧音箱的發展也受其影響。

目前,各智慧音箱品牌,僅支援部分智慧家居廠商生產的標準設備。比如叮咚可接入京東微聯、美的美居、米家旗下的智米和華米;天貓精靈X1可接入阿裡智能、塗鴉智能;小米AI音箱可接入小米生態鏈設備,並通過米家智慧插座等,控制非小米系產品;小雅則可接入海爾、小米等家電。

魏強認為,智慧音箱行業雖然有著美好的前景,但蛋糕還不大,入局企業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共同把蛋糕做大,而非圈地、站隊。

李海波估計,市場上最終勝出的品牌不會超過10家,每家會各有特色,比如良好的購物體驗、連接所有設備、海量內容等。

李海波依稀看到了智慧音箱的未來:僅半年時間,他剛剛5歲的兒子已經離不開家裡那台內測版的小雅了。孩子被禁看手機和電視,但他會一邊抱著玩具,一邊讓小雅講故事。這種陪伴感在日益加深。

一天,李海波背走小雅去見客戶,孩子連打了十幾通電話,重複一個問題:小雅去哪兒了?

【本文首刊於2017年8月14日出版的第139期《財經天下》週刊】

人工智慧落地勢必涉及人機交互,而語音會比視覺更早進入消費市場。

當時Echo還未上市。Rokid投資人、IDG資本合夥人樓軍回憶,他向祝銘明問起具體產品形態,後者就在桌子上給他畫了一個蛋,說這個蛋是一個燈,下面可以放音箱,你說什麼,它都可以聽得懂。

▲Rokid若琪新品。

Rokid第一代產品若琪,2016年4月才開始小批量生產,因為公司內部有條紅線:用戶滿意度至少要達到85%,才能推向市場。

由於國內市場有待培育,很長一段時間,若琪有點像是發燒友小圈子裡自娛自樂的設備。即使是擁有京東管道與科大訊飛技術雙重優勢的叮咚,也在市場推進過程中遭遇重重障礙。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對《財經天下》週刊記者表示,叮咚智慧音箱迄今實際總出貨量僅在10萬台左右,而真正達到入口級水準的產品,這一數量至少要在百萬台。“那兩年,魏強挺辛苦的。”他說。另據稱,因為批量偏少,叮咚還曾被上游供應鏈合作企業提價。

不過,進入2017年後,智慧音箱驟然火爆,市場迅速升溫。祝銘明開玩笑說:“現在最辛苦的就是媒體記者了,大家都在吹,記者都不知道該怎麼寫了。”

與Echo式成功還相去甚遠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中國智慧音箱企業很難複製Echo在美國的成功。

綜合看來,原因包括以下幾點:第一,用戶基礎不同。出門問問曾在中美兩國做過用戶調研,美國80%的受訪者知道智慧音箱,而國內受訪者對此的知曉率只有15%~20%。第二,美國人的客廳、廚房普遍很大,也很開放,更適合遠場語音交互。第三,使用習慣不同。音箱在美國屬於大的消費品類,而國內音箱普及率不到20%,更不用說智能音箱了。

使用者體驗無疑是判斷產品能否撬動國內市場的基本依據。

百度音樂商業總監劉小北對智慧音箱的印象停留在“Low”“不實用”層面。他的家裡擺著好幾個品牌的智能音箱,都是半年前購入的,但有的經常斷連,有的無法理解指令。新鮮感消退後,索性放在角落裡任其吃灰了。

之前同合作夥伴私下交流時,劉小北曾調侃智能音箱是個偽需求。“父母來你家,看你跟音箱扯著嗓子說話,那場景得多傻呀。”

“智能音箱會是入口嗎?我不知道,也許會。”祝銘明強調,產品成為入口的前提是用戶喜歡並頻繁使用,而非只是放在那兒而已。他看過一組資料,語音交互產品使用7天后,留存率僅為3%。“滿分100分的產品,做到85分,勉強有人用。但要用戶一直使用,就要90分以上。”

《財經天下》週刊記者曾問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劉軍給聯想智慧音箱打多少分,劉軍打了80分。但這款產品,聯想並未重推,市場反響一般。劉軍給出的解釋是,智慧音箱與傳統PC硬體的產品邏輯不同,前者需要在使用者使用過程中不斷調試、反覆運算。

就此而言,先行者叮咚,軟體產品已經反覆運算了30多個版本。比如交互層面,原來每完成一步操作,叮咚都會有提示音回饋,但用戶覺得囉嗦,後來就取消了。另外,叮咚已累積海量的使用者語音交互資料,可據此對遠場語音辨識技術不斷優化。

出門問問創始人李志飛發現,目前有些智慧音箱廠商,Demo展示得很炫,但絕口不提產品缺陷。事實上,真到推廣時,細微的缺陷也會變成巨大無比的痛點,比如聯網穩定性、語音交互速度、是否耗電等。

這些其實都是出門問問此前做智慧手錶時踩過的坑,今天同樣適用于智慧音箱行業。出門問問也是語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的硬體合作夥伴之一,該公司的戰略方向便是“語音交互核心技術+軟硬體結合”。

▲即將上市的出門問問智能音箱新品。

小雅團隊也在硬體研發上踩過很多坑。比如音箱頂部布料略緊繃,加了0.5毫米厚的襯料後,小雅語音辨識率一下從95%降到了10%,幾乎每一句都聽不懂。物料形態變化導致演算法失效,重新計算多花了1個月時間。小雅原定2月14日發佈,後來一直拖到6月20日。

“一點點改動,就有可能要全部推倒重來,很恐怖的。”李海波感慨稱。

目前國內智慧音箱最大的技術問題,或許是語義理解和多輪對話的使用者體驗不夠好。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用戶說“我想聽《羅輯思維》”時,音箱很可能百度出來的是“什麼叫邏輯思維”。

《財經天下》週刊記者曾體驗過某知名廠商產品,在半米內讓其“播放李健的歌”,音箱被喚醒後,傳來的卻是高亢的民族女聲。這是上一首被叫停的歌曲。記者說“下一首”,音箱繼續播放該民族風歌曲。再讓其定個鬧鐘,音箱則陷入尷尬的沉默。

魏強分析稱,語義理解是世界性難題,需要場景開放,而且資料量要足夠大,所以智慧音箱要限制內容服務的類型和範圍,這是語音交互產品與傳統觸控產品頗為不同的一點。

“很多品牌,在前端環節就是拼模組、拼技術,而不是拼體驗。”李海波在深圳見過的絕大多數智慧音箱品牌,需要準確說出“播放下一首”這5個字,音箱才能聽懂指令。但其實,這句話的表達方式有60多種,比如“給我換一個”“我不喜歡這個”等。

從決定自己做智慧音箱以來,李海波帶領團隊一直以“處☆禁☆女座”的苛刻全心打磨產品。為讓聲音有老收音機一般的質感,小雅底部喇叭換過30多個。他的要求是,低音渾厚,高音不刺耳,連續收聽3個小時不會覺得煩躁。因為按照他的標準,音箱使用時長不到3小時,都不算啟動。基於技術突破,目前小雅已可實現語音內容的中斷點播放。

李海波稱,喜馬拉雅作為內容型互聯網平臺,殺入硬體領域做智慧音箱,目的就是要樹立一個語音交互體驗的樣板。

目前叮咚、天貓精靈X1等已接入喜馬拉雅的內容,不過據稱真正開放共用的內容,不到喜馬拉雅6800萬條語音內容的30%。還有一些熱門內容,如郭德綱相聲等,按照與版權方的協議,喜馬拉雅只被允許在本平臺播放,不能再轉售或共用。

創業公司只能當炮灰?

迅雷聯合創始人程浩近日在一次演講中直言,入口爭奪戰,創業公司要躲遠點,不是濺一身血的事兒,而是很容易成為炮灰。

言下之意,這是巨頭的遊戲。

但Rokid、出門問問等創業公司未必這麼看。他們正著眼當下,竭力提升用戶體驗。

“阿裡的發佈會我去看了,出來我就放心了。”一位要求不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他原以為天貓精靈X1會有塊螢幕,類似EchoShow,以凸顯電商平臺的購物優勢,實際上並沒有。在他看來,阿裡現在做的事,並不是他們擅長的。此外,軟硬體結合是一種基因,不是資源整合、找別人去拼組就能真正達成的。

Rokid創始人祝銘明不擔心與大公司的競爭。在他看來,巨頭的加入有助於炒熱市場,但智慧音箱的市場容量支撐不起大公司的欲望。

祝銘明認為,巨頭在流量、資料、資金等層面具備優勢,但大公司做單品的壓力在於,能否在短時間內集聚大量用戶,如果一年只賣幾萬台,與平臺量級不匹配,談入口就沒有意義。在他看來,目前國內用戶對智慧音箱的接受程度有限,大公司在投入不菲的情況下,是否有足夠的耐心等待該單品不斷反覆運算,成長為爆款,很難講。

號稱要“All In”人工智慧的聯想,就沒有把賭注只押在智慧音箱上。劉軍透露,智慧音箱是聯想看好的眾多智慧設備當中的一款,公司另外還有一個全線產品規劃。

李志飛同樣不認為BAT入場就能把創業公司碾死,理由是,智慧硬體不像互聯網軟體產品那樣可以贏家通吃。比如智慧手機領域,蘋果再厲害,也只占到了全球15%的市場份額,後面的華為、小米等前十名都有不錯的出貨量。

但對小公司而言,挑戰也顯而易見:人才儲備、技術研發、資源整合等,哪個環節出問題,都有可能玩不下去;此外,巨頭湧入後,小公司的步伐很有可能被打亂。

先行者如Rokid,已經在加快節奏,除了尋求獨家內容合作商,他們另已開始在探索線下銷售模式。原因在於,祝銘明發現,智慧音箱的線下轉化率非常高。為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若琪今年準備在20個城市開設50家線下直營店,選址多在城市購物中心。在控制電器上,若琪可接入Philips、LifeSmart、BroadLink、ORVIBO、米家等多品牌。

祝銘明認為,兩類公司最後會成為贏家:要麼有極致體驗,要麼有極致內容。作為創業公司,Rokid的目標是前者。據稱,目前若琪日活比例超過50%,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過1小時,總會話量則已超過1200萬次。

業界此前猜測,內容、家居生態系統會構成大公司的競爭壁壘,比如阿裡旗下擁有蝦米音樂;騰訊拿下了環球、索尼、華納三大唱片公司的全部獨家版權;而作為全球最大的智慧硬體平臺,小米智慧家居聯網設備總量已超過6000萬台。但至少就目前來看,內容提供者、家居品牌商大多抱持的是開放的態度,他們願意與多家智慧音箱企業合作。比如,百度音樂可同時接入小雅、天貓精靈X1、叮咚等。

目前,百度音樂已與10多家硬體方案商有直接合作,形式是收取很少一部分的版權授權費。“畢竟內容是有成本的。”張小北稱。

市場熱度仍在持續攀升。不出意外的話,出門問問Tichome智能音箱、天貓精靈X1等都將在8月正式發售,騰訊也有望在本月發佈其智慧音箱產品“耳朵”。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價格屠夫”小米的入場,扭轉了人們對智慧音箱的關注點。遠未成熟的市場上,價格戰的硝煙已若隱若現。

▲小米發佈會及同日推出的售價299元的小米AI音箱。

目前,叮咚TOP售價399元,天貓精靈X1售價499元。比天貓精靈X1晚20天發佈的小米AI音箱,售價299元,同品類最低。小米公司聯合創始人、小米電視負責人王川認為,當下最重要的是降低用戶嘗鮮的門檻。

出門問問創始人李志飛此前預計,國內50%以上的智能音箱,定價會低於500元,因為價格超過1000元的電子類產品,在電商平臺上很難銷售。

“我們主要省掉了管道費和市場費,而這兩部分在整個硬體行業支出中的占比都很大。”王川說,這是小米的優勢之一。小米AI音箱是小米互聯網音箱的升級版,從研發到發佈用了近一年。

當初在做產品定義時,他們就認定,智慧音箱售價不能超過300元。因為這是新品類,普通用戶並不知道它到底能幹什麼,或者到底能不能像演示的一樣好用。“如果你把它賣到1000元,試錯成本就特別高;如果賣299元,這就是一頓飯的價錢,大家就願意去嘗試一下。”王川說。

Rokid算個異類,一代產品定價5280元。祝銘明解釋稱,Rokid的早期目標使用者是品質敏感型而非價格敏感型。2017年4月,Rokid二代產品“月石”售價降到1299元。據稱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月石的銷量就已達到近萬台。

6月20日開放預售的小雅,市場價999元,首批預售價699元,5萬台半小時被搶光。李海波說,最初把量估小了,被搶光後,公司緊急派人到深圳追產,但其中有4個主要晶片的原料,生產週期較長,要兩個月。小雅計畫2017年銷售100萬台,但因為硬體經驗不足,備料不夠,目前每天只能生產3000台。

劉小北對智能音箱的看法也在更新。他堅信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據他所知,有些硬體方案商開始直接與房地產開發商合作,從新房裝修入手,致力於打造智慧語音助手無處不在的家居環境。

智慧音箱的火熱,終於有了從行業內緩慢向行業外傳導擴散的跡象。

共同做大蛋糕才能有未來

被寄予智慧家居入口厚望的智慧音箱,市場容量究竟有多大?一個業內共識是,短期內出貨量會在幾百萬台。

至於未來,魏強認為,完全要看智慧音箱在國內消費者心目中的定位,如果仍是科技數碼類體驗產品,則市場容量較小。

“我認為,兩年之後,中國市場會達到千萬台以上的規模。”王川說。在他看來,智慧音箱就像家電的遙控器,未來每個家庭都需要。

但在通往爆款的路上,智慧音箱還要經歷技術泡沫期的小滑坡。

魏強發現,以前做平板、手機硬體的廠商、方案商,現在好像不搞智慧音箱,出門都不好跟別人打招呼;還有晶片商,直接拿平板晶片的方案在智慧音箱上擴展。

大家都怕錯過風口。李海波在深圳看到,有些廠商花80元買個科大訊飛的授權,再拼模組,就攢出一款智能音箱。

“真不是拼模組的小事。手裡沒有大資料、大人才、大夢想的公司,做不起。”李海波說,小雅團隊300多人,歷時402天,才把技術打通,而當初Echo研發用時更長,有2000多天。

小雅的語音技術來自獵戶星空,這是成立於2016年9月的一家人工智慧創業公司,曾獲獵豹4000萬美元投資。李海波評價獵豹CEO傅盛“是一個打仗的人”:團隊開始只有9個演算法工程師,3個月後,傅盛給增配至100人,後來是300人;微信上有48個工作小組,傅盛和餘建軍親自跟專案。

目前,喜馬拉雅已把介面對外開放,希望用一個體系打通所有智慧家居場景。美國智慧家居行業有統一標準協定,很多服務內容,Echo可以直接接入,但國內基本都是自己打天下。

這也是魏強擔心的。要打開國內市場,最好的途徑是合作,把各家優勢資源整合到一個平臺上。在他看來,如果每家都單獨做,最後只能是低水準重複建設。

目前阿裡有人機交流系統AliGenie,百度有DuerOS,小米則有水滴平臺,都向協力廠商開放。但細看下來會發現,這是一個個“孤島”。

魏強對此並不陌生。其實早在智慧家居興起之初,海爾等家電巨頭也是自己做平臺,京東則打造了“京東微聯”,如此種種。雖然每家都拿自己的長處來做,但它們相互之間沒有打通,無法充分滿足終端消費者的需求。至少過去兩年,這種割裂是智慧家居行業停滯不前的重要原因,智慧音箱的發展也受其影響。

目前,各智慧音箱品牌,僅支援部分智慧家居廠商生產的標準設備。比如叮咚可接入京東微聯、美的美居、米家旗下的智米和華米;天貓精靈X1可接入阿裡智能、塗鴉智能;小米AI音箱可接入小米生態鏈設備,並通過米家智慧插座等,控制非小米系產品;小雅則可接入海爾、小米等家電。

魏強認為,智慧音箱行業雖然有著美好的前景,但蛋糕還不大,入局企業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共同把蛋糕做大,而非圈地、站隊。

李海波估計,市場上最終勝出的品牌不會超過10家,每家會各有特色,比如良好的購物體驗、連接所有設備、海量內容等。

李海波依稀看到了智慧音箱的未來:僅半年時間,他剛剛5歲的兒子已經離不開家裡那台內測版的小雅了。孩子被禁看手機和電視,但他會一邊抱著玩具,一邊讓小雅講故事。這種陪伴感在日益加深。

一天,李海波背走小雅去見客戶,孩子連打了十幾通電話,重複一個問題:小雅去哪兒了?

【本文首刊於2017年8月14日出版的第139期《財經天下》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