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獨家|留學保研別只盯著985/211,這些“雙非”院校深造率也很高!

全國高考家長都在關注↑↑↑

高中生家長注意啦!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加圈小二(id:quanxiaoer)為微信好友,並備註“開課”,報名參加8月28日高三家長心理講座!

本文為新浪高考“高校駕到”欄目原創

非經授權請勿轉載!

教育部公佈,我國2016年出國留學人數達54.45萬人,較2012年增長14.49萬人,增幅達36.26%(該資料包含所有的出國留學人數,不僅僅是大學畢業生出國)。2017年考研的報考人數為201萬人,與上年相比增幅超過13%,創下歷史新高。

隨著經濟水準的提高以及人們對高學歷的渴求越發強烈,

或是迫於本科學歷的含金量逐漸下降、就業形勢越發嚴峻等原因,除了就業,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在本科畢業後選擇了繼續深造——或是出國留學、或是在國內讀研,北大清華兩所頂尖高校本科畢業生的深造率甚至達到了80%左右。

現在很多考生和家長在還未踏入大學前就已經定下了大學畢業讀研或者出國的目標,究竟哪些大學的畢業生深造比例(國內/出國)更高?哪些大學有更高的保研幾率?哪些大學有公派出國的名額?今天新浪高校駕到欄目就從讀研和出國兩個方面為各位考生和家長提供報考參考。

Part 1 總體深造情況

大學畢業後,就業並不是唯一的方向,選擇升學深造的也大有人在。

深造指的就是進一步學習,主要包括在國內讀研和出國(境)讀研兩種形式。

2016年教育部直屬75所高校深造率統計(本科生)

深造比例高的並不限於“985”高校

從上表《2016年教育部直屬75所高校的深造率(本科生)統計》來看,北京郵電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學校的總體深造率也是相當高,

另外受於專業影響,醫學等專業深造的比例更為突出。

外語類大學去國(境)外深造人數多於國內

從國內深造率和國(境)外深造率的對比來看,普遍來說,絕大多數高校畢業生在國內深造的人數多於國外,尤其是理工類大學(如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為44.11%/8.26%)和醫藥類大學(如北京中醫藥大學為34.8%/8%)等;但是外語類高校的畢業生則是國(境)外人數多於國內,例如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

Part 2 國內讀研

放在十幾年前,若是能夠考上一所大學並順利從大學畢業,已經算是人生贏家了。博士生、碩士生不說是鳳毛麟角,那也是為數不多。但到了現在,本科生遍地都是,碩士生也開始變得平常,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選擇考研。有調查顯示,在考研人群中,因增加就業競爭力、提升畢業後薪水而考研的占43%,因暫時不想就業而選擇考研的人群占13%(資訊來源於鳳凰網)。

隨著“考研大軍”一年比一年壯大,想要被錄取變得難上加難,2016年的總體報錄比已經達到了3.4:1,因此考生和家長必須未雨綢繆,早日瞭解哪些學校讀研比例更高、哪些學校有更多的保研機會。

我們常說的“研究生”其實是高等教育的一種學歷,分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只不過在老百姓普遍習慣把碩士研究生稱為“研究生”,將博士研究生稱為“博士”。讀研也有兩條路可走,除了考研,還可以憑藉在大學期間的良好表現爭取保研機會。而考研則一般在大四上學期(當年的12月份)進行初試,下學期初通過初試的考生可以進入複試。

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國內讀研比例高

從前文“教育部直屬75所高校深造率”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在這75所學校中,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電子科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華中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位於國內升學率前十。

不過該表僅統計了教育部直屬高校,例如直屬於工業和資訊化部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畢業生國內深造率為47.48%、出國深造率為14.81%)就並未統計在其中,不能代表所有高校的升學排行。

頂尖名校保研率普遍較高

但並非只有985才容易保研

保研,顧名思義,就是由學校直接保送讀研究生,被保送者無需經過筆試等一些初試程式,但需要經過面試程式,合格者才能被成功錄取。具有保研資格的學生一般是在學習成績、綜合素質等各方面總體排名靠前的。在全國2914所高等學校中,具有保研資格的大學僅有三百多所,基本上是211大學或者各省排名前列的省屬重點大學方有保研資格。下表統計了2016年的各大高校保研率排名,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列前三。

2016年各大高校保研率排名

從表中可以看出,保研率較高的大學並非被“985”高校獨攬,非“985”中北京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大、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華東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進入前35名,並不遜於一部分“985”高校。在非“211”大學中,湘潭大學、河北大學、燕山大學、山西大學、河南大學和浙江工業大學等在保研率上也都擠入全國百強高校之列。

梯形上升 “985/211”學生進C9、普通高校學生進“985/211”

各大高校的學生讀研都去了哪些大學?從各學校公佈的報告可以發現,本校仍然是該校學生讀研的主要去處,例如北京郵電大學在本校讀研的人數就占到了83.44%。除此之外,自然是“人往高處走”,“985高校”的畢業生進入了“C9(中國首個頂尖大學高校聯盟)”、“211高校”的進入了“985高校”、普通高校的進入了“985/211高校”。

讀研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成為了彌補高考遺憾,提升大學“等級”的一種方式。例如北京科技大學升學到外校讀研人數較多高校就有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等;河北大學升學至“985高校”的學生占總升學人數的28.48%,包括天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等等。

北京科技大學

河北大學

Part 3 國(境)外留學

能夠在學生期間出國學習,見識到更廣闊的世界,是再理想不過的狀態了。並非因為“國外的月亮更圓”,但目前的確中國在不少領域還未成為世界領先,能夠去往某一領域的頂端高校進行學習定然受益匪淺;此外,經歷國內與國外文化及思想差異的碰撞,可以幫助我們開闊眼界,更清楚地觸摸到世界的脈動。

因此,現在不少家庭在孩子還在初高中時就將其送往國外讀書,近幾年出國留學人數更是不斷大增。但也有更多的家庭由於經濟條件等種種原因並未在大學之前實現出國留學,其中有不少就把希望放在了大學。

其實大學留學有好幾種途徑,粗略分的話,包括中外合作辦學、國際交換生以及畢業攻讀國(境)外研究生等。根據情況的不同,留學的時間可以從幾個星期到幾年。另外,在中國大陸,學生把前往香港、澳門等地區的學習也稱為留學,這是由於這些地區有著不同的教育制度。

在這幾種途徑中,中外合作辦學一般可以拿到國內和國外的兩個大學的學位證,包括中外合作大學(機構)和各高校的中外合作專案,考生和家長可以點選連結查看詳情介紹,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國際交換生則是在大學期間,學生申請與所在高校有合作關係的國外大學,到國外大學學習半年至一年,期間只需繳納國內學校的學費,但是並無國外學校的文憑,只是單純的國際交流學習。再就是大學畢業後出國讀研,這一般是大多數學生選擇的出國途徑,一般來說這種方式申請到的學校會更好,當然,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要求較高。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出國深造比例高

從前文“教育部直屬75所高校深造率”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在這75所學校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浙江大學位於國(境)外升學率前十。

除了這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外,例如直屬於中國科學院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本科畢業生的出國深造比例就達到了31.95%,又例如暨南大學2016年本科畢業生的出國深造比例為14.4%。

美國、英國、香港等成為大學畢業生的主要出國(境)去向

大學畢業生出國留學都去了哪些國家、哪些大學呢?從各大學的畢業生報告可以看到,在畢業生所去國家(地區)中,美國、英國、香港成為主要去向,例如北京大學就有64.8%的畢業生去了美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也有39%的人去往了美國。在C9高校中,畢業生深造的國外高校主要有哥倫比亞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學、哈弗大學等等。

浙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國家來出錢 公派本科生、研究生留學專案入選院校名單

出國留學是很多人的夢想,不過留學的高昂學費往往讓很多家庭望而止步。公派留學,是我們國家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舉措,與自費留學不同,公派留學可以由國家為資助物件提供一定的費用支援,包括學費、住宿費、伙食費、交通費、電話費、書籍資料費、醫療保險費、一次性安置費、交際費等等。

當然,能夠入選公派留學名單的學生也是需要品學兼優、格外出色的人,以成績為例,想入選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學習成績平均分需不低於85分(百分制)或平均學分績點不低於3.5分(四分制),在語言上需達到雅思6.5分、託福95分等等。

這些項目由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設立,目前針對本科生及本科畢業生的專案有兩個——國家公派碩士研究生項目和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前者為赴國外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和聯合培養碩士生,後者則是在國內攻讀學士學位期間赴國外學習、畢業設計或實習等。並不是所有的大學都有公派留學的資格和名額,而且也並不是只有“985/211高校”才能獲得這樣的機會,考生和家長可以查看下面的高校名單。

國家公派碩士研究生項目入選院校名單

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入選院校名單

還在讀高中的時候,總有人說熬過去讀完大學就好了,不曾想進了大學才發現“學海無涯”,身邊的同學在大一入校時就已經摩拳擦掌為讀研深造開始做準備了。是深造還是直接就業,這些其實還是要看自身情況,讀研讀博並不是找到好工作的包票。

但無論哪條路都容不得絲毫馬虎,尤其是放棄深造選擇直接就業的同學,更是需要在踏入大學的那一刻起就不斷提升自身能力,避免被學歷打敗。而選擇深造的那些同學也不能抱著怕就業的鴕鳥心態隨便找個大學讀研,這樣只會浪費寶貴的時間。如果是在高中時就定下了在國內或是出國讀研的目標,報考那些深造幾率更高的大學,會給未來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會和選擇,考生和家長還需早早考慮,贏在起跑線。

新浪教育“高校駕到”欄目陸續為廣大考生及家長推薦高校,解讀高校最新招生政策,敬請關注!

“高校駕到”欄目聯繫方式:

☏:010-58983871

✉:quanying3@staff.sina.com.cn

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高考家長圈”(ID:sinagkjzq)微信公眾號,並回復關鍵字“真題”。按提示操作,即可免費領取2016和2017年各省市高考真題!2018及2019屆家長不要錯過哦~

更多高校招生資訊及報考指南

請戳“閱讀原文”

例如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

Part 2 國內讀研

放在十幾年前,若是能夠考上一所大學並順利從大學畢業,已經算是人生贏家了。博士生、碩士生不說是鳳毛麟角,那也是為數不多。但到了現在,本科生遍地都是,碩士生也開始變得平常,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選擇考研。有調查顯示,在考研人群中,因增加就業競爭力、提升畢業後薪水而考研的占43%,因暫時不想就業而選擇考研的人群占13%(資訊來源於鳳凰網)。

隨著“考研大軍”一年比一年壯大,想要被錄取變得難上加難,2016年的總體報錄比已經達到了3.4:1,因此考生和家長必須未雨綢繆,早日瞭解哪些學校讀研比例更高、哪些學校有更多的保研機會。

我們常說的“研究生”其實是高等教育的一種學歷,分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只不過在老百姓普遍習慣把碩士研究生稱為“研究生”,將博士研究生稱為“博士”。讀研也有兩條路可走,除了考研,還可以憑藉在大學期間的良好表現爭取保研機會。而考研則一般在大四上學期(當年的12月份)進行初試,下學期初通過初試的考生可以進入複試。

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國內讀研比例高

從前文“教育部直屬75所高校深造率”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在這75所學校中,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電子科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華中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位於國內升學率前十。

不過該表僅統計了教育部直屬高校,例如直屬於工業和資訊化部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畢業生國內深造率為47.48%、出國深造率為14.81%)就並未統計在其中,不能代表所有高校的升學排行。

頂尖名校保研率普遍較高

但並非只有985才容易保研

保研,顧名思義,就是由學校直接保送讀研究生,被保送者無需經過筆試等一些初試程式,但需要經過面試程式,合格者才能被成功錄取。具有保研資格的學生一般是在學習成績、綜合素質等各方面總體排名靠前的。在全國2914所高等學校中,具有保研資格的大學僅有三百多所,基本上是211大學或者各省排名前列的省屬重點大學方有保研資格。下表統計了2016年的各大高校保研率排名,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列前三。

2016年各大高校保研率排名

從表中可以看出,保研率較高的大學並非被“985”高校獨攬,非“985”中北京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大、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華東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進入前35名,並不遜於一部分“985”高校。在非“211”大學中,湘潭大學、河北大學、燕山大學、山西大學、河南大學和浙江工業大學等在保研率上也都擠入全國百強高校之列。

梯形上升 “985/211”學生進C9、普通高校學生進“985/211”

各大高校的學生讀研都去了哪些大學?從各學校公佈的報告可以發現,本校仍然是該校學生讀研的主要去處,例如北京郵電大學在本校讀研的人數就占到了83.44%。除此之外,自然是“人往高處走”,“985高校”的畢業生進入了“C9(中國首個頂尖大學高校聯盟)”、“211高校”的進入了“985高校”、普通高校的進入了“985/211高校”。

讀研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成為了彌補高考遺憾,提升大學“等級”的一種方式。例如北京科技大學升學到外校讀研人數較多高校就有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等;河北大學升學至“985高校”的學生占總升學人數的28.48%,包括天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等等。

北京科技大學

河北大學

Part 3 國(境)外留學

能夠在學生期間出國學習,見識到更廣闊的世界,是再理想不過的狀態了。並非因為“國外的月亮更圓”,但目前的確中國在不少領域還未成為世界領先,能夠去往某一領域的頂端高校進行學習定然受益匪淺;此外,經歷國內與國外文化及思想差異的碰撞,可以幫助我們開闊眼界,更清楚地觸摸到世界的脈動。

因此,現在不少家庭在孩子還在初高中時就將其送往國外讀書,近幾年出國留學人數更是不斷大增。但也有更多的家庭由於經濟條件等種種原因並未在大學之前實現出國留學,其中有不少就把希望放在了大學。

其實大學留學有好幾種途徑,粗略分的話,包括中外合作辦學、國際交換生以及畢業攻讀國(境)外研究生等。根據情況的不同,留學的時間可以從幾個星期到幾年。另外,在中國大陸,學生把前往香港、澳門等地區的學習也稱為留學,這是由於這些地區有著不同的教育制度。

在這幾種途徑中,中外合作辦學一般可以拿到國內和國外的兩個大學的學位證,包括中外合作大學(機構)和各高校的中外合作專案,考生和家長可以點選連結查看詳情介紹,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國際交換生則是在大學期間,學生申請與所在高校有合作關係的國外大學,到國外大學學習半年至一年,期間只需繳納國內學校的學費,但是並無國外學校的文憑,只是單純的國際交流學習。再就是大學畢業後出國讀研,這一般是大多數學生選擇的出國途徑,一般來說這種方式申請到的學校會更好,當然,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要求較高。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出國深造比例高

從前文“教育部直屬75所高校深造率”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在這75所學校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浙江大學位於國(境)外升學率前十。

除了這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外,例如直屬於中國科學院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本科畢業生的出國深造比例就達到了31.95%,又例如暨南大學2016年本科畢業生的出國深造比例為14.4%。

美國、英國、香港等成為大學畢業生的主要出國(境)去向

大學畢業生出國留學都去了哪些國家、哪些大學呢?從各大學的畢業生報告可以看到,在畢業生所去國家(地區)中,美國、英國、香港成為主要去向,例如北京大學就有64.8%的畢業生去了美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也有39%的人去往了美國。在C9高校中,畢業生深造的國外高校主要有哥倫比亞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學、哈弗大學等等。

浙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國家來出錢 公派本科生、研究生留學專案入選院校名單

出國留學是很多人的夢想,不過留學的高昂學費往往讓很多家庭望而止步。公派留學,是我們國家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舉措,與自費留學不同,公派留學可以由國家為資助物件提供一定的費用支援,包括學費、住宿費、伙食費、交通費、電話費、書籍資料費、醫療保險費、一次性安置費、交際費等等。

當然,能夠入選公派留學名單的學生也是需要品學兼優、格外出色的人,以成績為例,想入選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學習成績平均分需不低於85分(百分制)或平均學分績點不低於3.5分(四分制),在語言上需達到雅思6.5分、託福95分等等。

這些項目由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設立,目前針對本科生及本科畢業生的專案有兩個——國家公派碩士研究生項目和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前者為赴國外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和聯合培養碩士生,後者則是在國內攻讀學士學位期間赴國外學習、畢業設計或實習等。並不是所有的大學都有公派留學的資格和名額,而且也並不是只有“985/211高校”才能獲得這樣的機會,考生和家長可以查看下面的高校名單。

國家公派碩士研究生項目入選院校名單

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入選院校名單

還在讀高中的時候,總有人說熬過去讀完大學就好了,不曾想進了大學才發現“學海無涯”,身邊的同學在大一入校時就已經摩拳擦掌為讀研深造開始做準備了。是深造還是直接就業,這些其實還是要看自身情況,讀研讀博並不是找到好工作的包票。

但無論哪條路都容不得絲毫馬虎,尤其是放棄深造選擇直接就業的同學,更是需要在踏入大學的那一刻起就不斷提升自身能力,避免被學歷打敗。而選擇深造的那些同學也不能抱著怕就業的鴕鳥心態隨便找個大學讀研,這樣只會浪費寶貴的時間。如果是在高中時就定下了在國內或是出國讀研的目標,報考那些深造幾率更高的大學,會給未來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會和選擇,考生和家長還需早早考慮,贏在起跑線。

新浪教育“高校駕到”欄目陸續為廣大考生及家長推薦高校,解讀高校最新招生政策,敬請關注!

“高校駕到”欄目聯繫方式:

☏:010-58983871

✉:quanying3@staff.sina.com.cn

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高考家長圈”(ID:sinagkjzq)微信公眾號,並回復關鍵字“真題”。按提示操作,即可免費領取2016和2017年各省市高考真題!2018及2019屆家長不要錯過哦~

更多高校招生資訊及報考指南

請戳“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