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二戰期間日軍進攻路線之謎說起

1937年7月7日爆發了盧溝橋事變,抗戰全面爆發,同年8月13日爆發了淞滬會戰,中日戰爭的主戰場由華北轉移到了上海。

關於這一轉移,歷史上有著很大的討論,主流觀點是這樣的:

縱觀我國歷史,從東南往西北打,勝利者寥寥無幾,而從西北往東南打,往往取勝比較容易,這可以從元滅宋,清滅明得以佐證,因為由東往西進攻,地勢步步上升,山高路險,易守難攻,國軍倚山靠水,層層設障,步步為營,占盡地利。所以當時的領袖從大局出發,

主動在上海挑起戰爭,成功地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為由東向西,用空間換時間,利用地理條件減弱日軍攻勢,形成長期戰場,以粉碎敵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畫。從最後的結果來看,確實達到了這一目的,在與敵鏖戰八年之後,中國人民取得了全面勝利。假使當時沒有把日軍吸引到上海,那麼日軍傾全國之力(約二百萬),先取內蒙、新疆,然後佔領陝西、甘肅,
再一鼓拿下四川,則“鯨吞”中國不無可能。

這個觀點看起來不錯,但個人總感覺有點把日軍當傻子了,日軍對我國垂涎久已,他們研究我國的歷史、地理,甚至於比自己人研究得還透徹,他們難道不知道由東往西、由南往北這個路線在歷史上勝算極低的嗎?還是他們狂妄自大,

非要給自己設置一點難度,才有挑戰性呢?我真的有點不得其解,所幸今天讀到《從甲午到抗戰》這本書(作者唐德剛等),提到一個觀點:日軍之所以沒有傾全國之力,模仿歷史上蒙古人包抄宋軍的老戰略,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唐德剛先生給出兩點解釋:

直接動員二百萬軍隊,補給成問題;

中日戰爭不單單是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戰爭,那個時候的戰爭是世界大戰!日本需要時刻提防蘇聯,

如果他們傾巢而出,則後方不穩,極容易被蘇聯抄老家,日本的如意算盤是先征服中國,然後挾中國以征服蘇聯,最後與德軍在北亞或中亞會師,而征服中國之道,在於以華制華。

根據以上兩點,唐先生認為日本沒有那個膽量,也沒有那個氣魄敢直接從西北迂回西南,實行對我國東南及中原的“大包抄”。

個人感覺,這個解釋合情合理,解除了我多年的疑惑。最後,想說幾句題外話,讀書,有思考是很重要的,看到一個觀點,不要立即贊成或反對,先“容我三思”,從多角度考慮下是否合情合理,有不合理處則必有蹊蹺。特別是歷史,往往有正反兩方,各說各話,如果偏信一方,則有失偏頗,跟盲人摸象又有何區別?事實上,我們真的很難知道歷史上究竟發生了什麼,這扣一點,那扣一點,扣多了,才能見到完整的故事。

我們真的很難知道歷史上究竟發生了什麼,這扣一點,那扣一點,扣多了,才能見到完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