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關注|特朗普指示對華啟動貿易調查,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

在全球產業分工的背景下,加強溝通與合作,立足本國產業,

與他國實現產業互補,在互利互惠的合作中發展才是共贏的最佳方法。

最近,在忙完了制裁俄羅斯、伊朗和朝鮮之後,特朗普又把目光轉到了我國。在與俄羅斯全面打響貿易戰之後,還想拉中國一起,是覺得自己的嘴很大能通吃嗎……

據報導,美國總統特朗普於14日簽署了總統備忘錄,指示美國貿易代表是否對中國貿易行為展開調查。而這項調查將會依據美國《1974年貿易法》(301條款)展開,

重點針對中國涉嫌違反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強制美國企業作技術轉讓的指控。

這次針對中國並非為是一時興起。在《2017年特別301報告》上,美國就已經把中國等11個國家列入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力的重點觀察國家名單。

為什麼美國對《1974貿易法》對301條例這麼愛得深沉呢?每年都有一些國家被列入重點觀察國家名單,難道真的是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嗎?

先從《1974貿易法》的出臺說起吧。

當初戰後的多邊貿易政策的框架就是由美國宣導發起的,美國也一直在國際經濟中占主導地位。可是隨著西歐和日本經濟的恢復和迅速發展,單極變多極,美國在國內外市場上面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1971年,美國出現了貿易逆差,迫於國內相關行業等利益群體的壓力,

和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規則的限制等等因素,《1974貿易法》出臺。

其中的“301條款”即第301條則是美國貿易法中有關對外國立法或行政上違反協定、損害美國利益的行為採取單邊行動的立法授權條款。

在這個條款裡,維護美國利益就是最中要的目的,根據這個條款美國可以單方面對很多“看不順眼”的國家實施所謂“制裁”。說白了就是美國政府針對損害美國貿易利益和商業利益的外國政府的行為、政策和做法進行調查、報復和制裁的手段。

比如:中止貿易協定項下的減讓、採取關稅或其他進口限制等等。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 圖片轉自路透社

這樣的條款對於一個宣導“自由平等”的美國來說不免有些可笑了。

為本國利益帶著威脅的口吻針對他國這樣合適嗎?

更何況WTO體系不也是美國一手創立的,無視其多邊協調機制直“展開貿易調查”這樣打臉好嗎?想讓自己富起來沒有錯,可是用這種單邊貿易行為未免顯得有些心急了,還有點虛。

數十年來兩國的經濟貿易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其依存度是不斷加深的。中國和美國的產業互補使兩國在經濟上的合作更進一步,其結果是惠及兩國人民的。然而但是此次特朗普的行為明顯釋放出了不和諧的信號。

美國簡單粗暴的想通過這種手段打擊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實現製造業回流等目的,這極易使爭端升級,引發中美兩國的貿易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4日回應,中美打貿易戰沒有前途,沒有贏家,只會雙輸。這樣的結果對雙方都不利。

比如既限制對華高技術出口,又縮小製藥業產品進口,技術資源市場一把抓的想法是美好的,但是現實可能不能如他所願了。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在這個全球經濟交流日益密切的時代,想沒有任何付出就把最好的都留在身邊是不可能的,有舍才有得。

更何況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從出口和投資像更依賴服務和消費轉型,此時即使美國市場對中國很重要,但早已不如從前。

在全球產業分工的背景下,加強溝通與合作,立足本國產業,與他國實現產業互補,在互利互惠的合作中發展才是共贏的最佳方法。

作者:吱吱

指尖傳遞溫暖力量,陽光照進網路空間

然而但是此次特朗普的行為明顯釋放出了不和諧的信號。

美國簡單粗暴的想通過這種手段打擊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實現製造業回流等目的,這極易使爭端升級,引發中美兩國的貿易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4日回應,中美打貿易戰沒有前途,沒有贏家,只會雙輸。這樣的結果對雙方都不利。

比如既限制對華高技術出口,又縮小製藥業產品進口,技術資源市場一把抓的想法是美好的,但是現實可能不能如他所願了。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在這個全球經濟交流日益密切的時代,想沒有任何付出就把最好的都留在身邊是不可能的,有舍才有得。

更何況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從出口和投資像更依賴服務和消費轉型,此時即使美國市場對中國很重要,但早已不如從前。

在全球產業分工的背景下,加強溝通與合作,立足本國產業,與他國實現產業互補,在互利互惠的合作中發展才是共贏的最佳方法。

作者:吱吱

指尖傳遞溫暖力量,陽光照進網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