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俄羅斯預警機落後中國兩代 可能要引進空警500

簡介:俄羅斯預警機雷達性能比較落後,難以適應2020年之後戰場環境,需要研製新一代有源相控陣雷達預警機

俄羅斯空軍接收第4架A-50U預警機

3月8日,俄羅斯空軍接收了第四架A-50U預警機,它是此前A-50預警機改進型,對機載電子系統進行了改進和升級,提高飛機探測和指揮引導能力。

從海外資料來看,A-50U主要改進包括升級機載雷達信號/處理系統,另外顯示系統、導航系統、通信/資料鏈也進行了改進,從各方面來講,它相當於美國E-3A預警機雷達系統改進計畫(RSIP)。

A-50U是A-50預警機的改進型

它的性能與美國E-3A預警機相當或者接近

A-50是前蘇聯在上世紀70年代研製的空中預警與指揮飛機,

首架飛機於1978年首次試飛,1983年交付部隊,它配備了熊蜂機載脈衝多普勒預警機雷達,工作在S波段,雷達和美制APY-1雷達一樣,採用開口波導平面陣列天線,高低方向電掃,水準方向機掃,堆積多波束測高,對於低空戰鬥機可以提供300公里探測距離,可以通過資料鏈與戰鬥機進行聯接,指揮後者攔截目標,性能與美國E-3A預警機相近,不過它的缺點就是信號/處理系統比較落後,
體積、重量偏大,可靠性低,限制了雷達性能進一步提高,到前蘇聯解體的時候,大約有25架A-50預警機交付使用,目前還有超過15架在俄羅斯空軍服役。

憑藉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中國空警2000預警機比A-50要先進一代

本世紀初,中國空軍向以色列採購A-50I費爾康預警機,

以方在美國壓力下取消合同,中國空軍一度對A-50預警機進行評估,結果認為A-50預警機信號/資料處理系統性能較低、人機界面也比較差,難以滿足中國空軍要求,最終沒有採購A-50,轉而全力發展國產預警機,這就是空警2000以及後來的空警200和空警500預警機。

空警2000採用了二維電子掃描有源相控陣雷達,它在高低、水準兩個方向實現了電子掃描,也就是說當雷達探測到目標之後,

可以迅速調轉波束對目標進行再次探測和確認,目標識別和確認速度快捷,有利於目標跟蹤關聯,適合對付高速機動目標、集群目標,而A-50熊蜂雷達採用機械掃描,探測到目標之後,只能暫存起來,天線旋轉一圈再次探測到目標之後,才進行確認和識別,這樣目標跟蹤關聯就比較困難,就雷達戰術技術指標而言,空警2000要遠高於A-50預警機。

需要指出的是空警2000上面的雷達已經是中國上一代有源相控陣雷達,中國相關單位已經研製成功第二代有源相控陣雷達,配備在空警500上面,它採用了數位化技術,例如數位T/R模組、數位波束形成技術,系統靈敏度更高、探測能力更強,尤其適合在新世紀戰場探測隱身目標,目前空警500已經批量裝備中國空軍。

採用數位有源相控陣雷達的空警500,它的水準比A-50要先進二代

俄羅斯對於A-50缺點也是心知肚明,早在前蘇聯時期,就計畫對其進行改進,這就是A-50M預警機,它採用了經過改進的熊蜂2雷達系統,由於前蘇聯解體,俄羅斯經濟不振,這個計畫沒有進行下去,進入新世紀,隨著西方國家空軍裝備新一代戰鬥機,例如F-22、F-35和陣風、EF-2000等,俄羅斯空軍感覺A-50預警機已經不能適應新世紀戰場環境,所以著手對A-50進行改進,這就是A-50U。

2013年交付部隊的首架A-50U,注意它採用了新塗裝

它相當於E-3A(RSIP),注意這架E-3A機身兩側天線,它是RSIP改進後的標誌之一

考慮到美國第四代隱身戰鬥機的威脅,俄羅斯一度也希望為A-50預警機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但是研製工作遲遲沒有取得突破,最終A-50U決定只對機載雷達信號/資料系統進行改進,根據相關資料,新的系統運算速度得到成倍提高,重量由數噸重降低到200公斤,不但改善了雷達性能,飛機性能也得到改善,例如飛機可以裝載更多燃料,提高了飛機續航時間和留空半徑。A-50U配備新一代機載任務工作站,它配備了液晶顯示器,相比較之下老工作站採用了比較笨重的CRT顯示器,通信/資料鏈方面採用了俄羅斯新一代戰術資料鏈和AT-2E終端,它相當於美國的LINK-16資料鏈,提高A-50U的指揮引導能力。

俄羅斯也計畫發展新一代有源相控陣雷達預警機,無奈經濟技術原因,進度遲緩

挪威第一架F-35下線,2020年之後歐洲國家將會大規模換裝F-35,如果A-100遲遲研製不出來,俄羅斯可能就要考慮引進中國空警500

由於俄羅斯近期經濟不振,造成A-50U專案進展比較緩慢,2013年首架A-50U才交付俄羅斯空軍,至今才有4架飛機裝備部隊,勉強能夠在一個戰略方向執行全天警戒任務。另外就技術水準來講,它比中國空警2000預警機要落後一代,比空警500要落後2代,也難以適應2020年之後的戰場環境,所以俄羅斯空軍也啟動了新一代有源相控陣預警機A-100項目,載機採用伊爾-476飛機,原計劃A-100應該在2015-2016年首飛,2020年裝備部隊,但是現在看來,這個進度已經無法保證,最新消息說A-100首飛時間可能已經推遲到2018年,對於俄羅斯來說,2020年之後,歐洲國家將會大規模換裝F-35戰鬥機,如果到那時A-100預警機還沒有研製成功,可能就要考慮引進中國空警500預警機了。

中國相關單位已經研製成功第二代有源相控陣雷達,配備在空警500上面,它採用了數位化技術,例如數位T/R模組、數位波束形成技術,系統靈敏度更高、探測能力更強,尤其適合在新世紀戰場探測隱身目標,目前空警500已經批量裝備中國空軍。

採用數位有源相控陣雷達的空警500,它的水準比A-50要先進二代

俄羅斯對於A-50缺點也是心知肚明,早在前蘇聯時期,就計畫對其進行改進,這就是A-50M預警機,它採用了經過改進的熊蜂2雷達系統,由於前蘇聯解體,俄羅斯經濟不振,這個計畫沒有進行下去,進入新世紀,隨著西方國家空軍裝備新一代戰鬥機,例如F-22、F-35和陣風、EF-2000等,俄羅斯空軍感覺A-50預警機已經不能適應新世紀戰場環境,所以著手對A-50進行改進,這就是A-50U。

2013年交付部隊的首架A-50U,注意它採用了新塗裝

它相當於E-3A(RSIP),注意這架E-3A機身兩側天線,它是RSIP改進後的標誌之一

考慮到美國第四代隱身戰鬥機的威脅,俄羅斯一度也希望為A-50預警機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但是研製工作遲遲沒有取得突破,最終A-50U決定只對機載雷達信號/資料系統進行改進,根據相關資料,新的系統運算速度得到成倍提高,重量由數噸重降低到200公斤,不但改善了雷達性能,飛機性能也得到改善,例如飛機可以裝載更多燃料,提高了飛機續航時間和留空半徑。A-50U配備新一代機載任務工作站,它配備了液晶顯示器,相比較之下老工作站採用了比較笨重的CRT顯示器,通信/資料鏈方面採用了俄羅斯新一代戰術資料鏈和AT-2E終端,它相當於美國的LINK-16資料鏈,提高A-50U的指揮引導能力。

俄羅斯也計畫發展新一代有源相控陣雷達預警機,無奈經濟技術原因,進度遲緩

挪威第一架F-35下線,2020年之後歐洲國家將會大規模換裝F-35,如果A-100遲遲研製不出來,俄羅斯可能就要考慮引進中國空警500

由於俄羅斯近期經濟不振,造成A-50U專案進展比較緩慢,2013年首架A-50U才交付俄羅斯空軍,至今才有4架飛機裝備部隊,勉強能夠在一個戰略方向執行全天警戒任務。另外就技術水準來講,它比中國空警2000預警機要落後一代,比空警500要落後2代,也難以適應2020年之後的戰場環境,所以俄羅斯空軍也啟動了新一代有源相控陣預警機A-100項目,載機採用伊爾-476飛機,原計劃A-100應該在2015-2016年首飛,2020年裝備部隊,但是現在看來,這個進度已經無法保證,最新消息說A-100首飛時間可能已經推遲到2018年,對於俄羅斯來說,2020年之後,歐洲國家將會大規模換裝F-35戰鬥機,如果到那時A-100預警機還沒有研製成功,可能就要考慮引進中國空警500預警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