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永不褪色的童年記憶——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壹·

一群只想著做好動畫的藝術家,

締造了一個神話

每次看到這個畫面,我都會精神一震!

小時候每個假期,都會端坐在電視機前,等待動畫片的播出。不知道別人是不是跟我一樣宅,總之我的童年基本就是伴隨著“上美”的動畫片長大的。

其實有很多動畫片,年代久遠,但慶倖幾十年如一日的重播,才讓我在童年時光裡和他們相遇……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製片,也是中國歷史最老的動畫製片廠之一。

1957年4月,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正式建廠,設動畫、木偶和剪紙3個製片部門,以及兩個下屬企業:中外合資上海億利美動畫有限公司和集體所有制上海美術電影繪製廠,生產的動畫片占全國美術片產量80%以上,逐漸形成了中國美術片的風格。

上海美影廠在發展過程中雲集了一批知名藝術家,有中國美術電影創始人萬氏兄弟(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漫畫家特偉、美術家靳夕、兒童文學家金近等。

早在1941年,萬氏三兄弟推出100分鐘的動畫長片《鐵扇公主》。

比世界上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僅僅晚了3年。

他們是一群真正的藝術家,所以經常創作出讓我們驚豔或者驚訝的作品。比如《魔方大廈》,《十二生肖》等等的童年陰影。

從“上美”開始播放到現在,

已經整整60年了,在其有生之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總共製作過356部動畫作品。

為什麼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一枝獨秀?

第一,確實人才濟濟。

我們隨便翻翻曾經動畫片的創作人員表,就會看到各大美術學院的時任教授甚至校長的名字,他們作為藝術家,給上美帶來了活力的血液。單說幕後的美術設計,就有很多自成一派的大家!

《大鬧天宮》美術設計:張光宇,

張正宇。

《三個和尚》造型設計:韓羽

《鹿鈴》美術設計:程十發

《哪吒鬧海》美術總設計:張仃

每一個,都是藝術圈大名鼎鼎的人物。

第二,在計劃經濟的年代,上美和其他廠一樣,只要完成任務就可以了,沒有太多追名逐利的成分。

“當時動畫片的收購價在 8000 元到 1 萬元一分鐘,而且不管花費多少,國家基本上是實報實銷,收購時還加上 20% 到 30% 的利潤。”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教研室主任薛燕平說。

“所以美影廠不缺時間,不缺檔期,不缺播出平臺,全世界都沒有這麼幸福的一幫人在做這樣的動畫片。”

他們真的是全身心投入在做藝術了,因為吃不愁喝不愁發行不愁,不計成本的投入,有保障的利潤收入,統一發行的市場和管道,還有國家政策的支持。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只需要考慮如何拍出好的動畫,這樣的制度下,想不成功都難。

只是這樣天堂一般的日子持續不了太久。

80年代的開放開始了,隨著西方的動畫引進,中國的商品經濟占了上風。

繼續維持“不求賺錢”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不適應“金錢至上”的體制,慢慢消亡,現在看來似乎也真的不遺憾了,畢竟如果真的逼他們繼續創作,並且用各種商業束縛,反而是一件殘忍的事。

承包了我們整個童年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為藝術而生,卻沒有為藝術搏過商業的大趨勢,但慶倖,我們生活在它尚存在的年月裡。

·貳·

創作真正的藝術品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作品的風格,對於我來講,就是“和全世界的動畫片都不一樣”。小時候這種意識是模糊的,現在慢慢琢磨過來,或許就是因為它足夠獨特!

這些不安分的藝術家們,將藝術、歷史、神話,統統放進他們的作品裡,那都是我們自己的東西,不需要公主王子,不需要“變身”,不需要幾百集你追我趕毫無情節的故事,每一個短片,都是我們文化的精華。

第一部剪紙動畫片《豬八戒吃西瓜》,創作於1958年。

第一部水墨畫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根據齊白石筆下水墨作品繪製形象,一幕一幕的濃墨淡彩,簡直驚豔!

第一部折紙藝術動畫片《聰明的鴨子》,創作於1960年。

最後我想拿來分享的,是一個小時候我每看每哭,但依然渴望再看一遍的動畫——《九色鹿》。

美術史課老師講本生故事的時候,給我們放了這個動畫片,那時候才一臉懵逼的知道這個故事,原來來自佛本生故事的《鹿王本生》。

《鹿王本生》,壁畫,北魏,敦煌莫高窟第257窟西壁中層,縱96cm,橫385cm

這個1981年的動畫,獲得了加拿大漢彌爾頓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榮譽獎。故事的情節基本就是九色鹿的犧牲精神和善惡報應。

動畫儘量還原了敦煌壁畫裡的色調、風格和原貌,就連鹿行動的姿態也和壁畫姿態保持相同——

《狩獵圖》局部,麥積山,陸鴻年、戴澤臨摹,1953。

還有《九色鹿》夢中的飛天造型,也和壁畫中如出一轍,連絲帶飄逸的狀態都儘量還原——

《伎樂飛天》局部,敦煌莫高窟隋代第420窟,

李其瓊、霍熙亮臨摹,1953。

如果沒有《九色鹿》,恐怕我們到現在也無法知曉敦煌壁畫上那些看上去沉鬱暗淡的繪畫,可以還原出怎樣美好的景象。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創作的作品,開創了中國動畫自己的流派,在我心裡,那就是巔峰,永不可再回到的巔峰。

·三·

我們生在中國動畫最好的年代

除卻上面我們提到的美術動畫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還為我們創造了非常非常多的經典,可以說,我們的確生活在中國動畫最好的年代。

這是我們的榮幸。

●1962年 《沒頭腦和不高興》

故事講述了兩個孩子,一個叫“沒頭腦”,

一個叫“不高興”。其實我沒想到62年的動畫片

直到我小時候依然在電視上播出。

●1979年《哪吒鬧海》

《哪吒鬧海》取自於明代神魔小說

《封神演義》中的神話故事。

●1980年 《三個和尚》

根據中國民間諺語 “三個和尚沒水喝” 改編,

大家可以仔細回味一下這部動畫片的配樂,

節奏感非常強,沒有吵鬧,但是戲劇衝突明顯。

●1980年《雪孩子》

《雪孩子》這個大家應該印象比較深吧。

找資料的時候看到這個圖片聯想一下我都哭了,

根本不敢找動畫片來看。

●1983年 《天書奇譚》

《天書奇譚》是根據《平妖傳》部分章節

改編而成的動畫長片。

●1984年 《黑貓警長》

《黑貓警長》是最經典的動畫片之一,雖然只有5集,

我們卻都能看好幾個暑假。

(關於為什麼只有五集,知乎上有一個4w點贊的回復,由於作者本人不願轉載,故整個採訪都無法摘來,觀眾老爺們對不起啦QAQ,感興趣的大家可以去搜來看。)

●1986年 《葫蘆兄弟》

葫蘆娃可以說是最受歡迎的動畫片了,

當然它也是“美影廠”的巔峰之作。

●1987年 《邋遢大王奇遇記》

中國第一部動畫電視系列片,

哥哥姐姐他們那個年齡層對這部動畫片有著特殊的感情。

●1989年 《舒克和貝塔》

“舒克舒克舒克舒克開飛機的舒克,

貝塔貝塔貝塔貝塔開坦克的貝塔”

舒克和貝塔是童話大王鄭淵潔筆下最著名的童話形象,

確實可以說伴隨了幾代人成長。

●1999年 《寶蓮燈》

這個太經典了,看的不多,也就幾十遍吧。

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

1999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美術片獎。

當年轟動一時,姜文、寧靜、陳佩斯、徐帆等參與配音。裡面三首歌到現在都還會唱!

天地在我心(劉歡)、想你的365天(李玟)、愛就一個字(張信哲)。

●2000年 《鴨子偵探》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也一直以為這是部引進動畫?

《鴨子偵探》其實是由美影廠和

加拿大動畫公司合作製作!

●2001年 《我為歌狂》

中國第一部校園音樂題材的動畫片,

這可是在千禧年一度可以和國外動漫

人氣不相上下的國產動畫片!

當時口碑很高,音樂原聲帶風靡一時。

當時覺得楚天歌這個名字都帥爆了好嗎!!

不僅僅是我們懷念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其實國外的大師們,也一樣惋惜。

《南方週報》裡一篇採訪高畑勳的文章中,高畑勳就表示自己和宮崎駿都很讚賞和看中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作品。

“尤其是特偉先生(原上美廠長)的水墨畫動畫片,讓我們受到巨大影響。以後作品中才出現了留白。”

高畑勳聊起自己和宮崎駿曾經一起到上海拜訪過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比起《牧笛》,特偉先生早期的《小蝌蚪找媽媽》,看的時候我都傻了,沒想到竟然能做出這樣的作品。那之後他的作品我也都看了,我覺得能創作出《小蝌蚪找媽媽》那樣的作品,也是因為中國電影製片廠當時的體制。說大點,中國動畫藝術電影的探索在改革開放之後,因為要追求利潤反倒衰退了。”

宮崎駿和高畑勳所惋惜的,是中國式風格的消失,而我們所惋惜的是我們之後的孩子們,再也沒有機會在電視上看到如此好看的動畫。

現在的孩子覺得中國動畫片不好看,是因為曾經好看的動畫片,再也不會出現了,而且他們無論如何不會想到,敦煌的壁畫可以有多美,水墨動畫可以做到多瀟灑飄逸。

華夏的文化博大,大到人們只能看到腳下。

而中國的動畫夢,卻不在未來,而是只能回到過去。

ps:不如在評論裡,聊聊哪部是最令你感到“滿滿都是童年”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回憶吧!!

- END -

【 好物推薦 】

而且不管花費多少,國家基本上是實報實銷,收購時還加上 20% 到 30% 的利潤。”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教研室主任薛燕平說。

“所以美影廠不缺時間,不缺檔期,不缺播出平臺,全世界都沒有這麼幸福的一幫人在做這樣的動畫片。”

他們真的是全身心投入在做藝術了,因為吃不愁喝不愁發行不愁,不計成本的投入,有保障的利潤收入,統一發行的市場和管道,還有國家政策的支持。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只需要考慮如何拍出好的動畫,這樣的制度下,想不成功都難。

只是這樣天堂一般的日子持續不了太久。

80年代的開放開始了,隨著西方的動畫引進,中國的商品經濟占了上風。

繼續維持“不求賺錢”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不適應“金錢至上”的體制,慢慢消亡,現在看來似乎也真的不遺憾了,畢竟如果真的逼他們繼續創作,並且用各種商業束縛,反而是一件殘忍的事。

承包了我們整個童年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為藝術而生,卻沒有為藝術搏過商業的大趨勢,但慶倖,我們生活在它尚存在的年月裡。

·貳·

創作真正的藝術品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作品的風格,對於我來講,就是“和全世界的動畫片都不一樣”。小時候這種意識是模糊的,現在慢慢琢磨過來,或許就是因為它足夠獨特!

這些不安分的藝術家們,將藝術、歷史、神話,統統放進他們的作品裡,那都是我們自己的東西,不需要公主王子,不需要“變身”,不需要幾百集你追我趕毫無情節的故事,每一個短片,都是我們文化的精華。

第一部剪紙動畫片《豬八戒吃西瓜》,創作於1958年。

第一部水墨畫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根據齊白石筆下水墨作品繪製形象,一幕一幕的濃墨淡彩,簡直驚豔!

第一部折紙藝術動畫片《聰明的鴨子》,創作於1960年。

最後我想拿來分享的,是一個小時候我每看每哭,但依然渴望再看一遍的動畫——《九色鹿》。

美術史課老師講本生故事的時候,給我們放了這個動畫片,那時候才一臉懵逼的知道這個故事,原來來自佛本生故事的《鹿王本生》。

《鹿王本生》,壁畫,北魏,敦煌莫高窟第257窟西壁中層,縱96cm,橫385cm

這個1981年的動畫,獲得了加拿大漢彌爾頓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榮譽獎。故事的情節基本就是九色鹿的犧牲精神和善惡報應。

動畫儘量還原了敦煌壁畫裡的色調、風格和原貌,就連鹿行動的姿態也和壁畫姿態保持相同——

《狩獵圖》局部,麥積山,陸鴻年、戴澤臨摹,1953。

還有《九色鹿》夢中的飛天造型,也和壁畫中如出一轍,連絲帶飄逸的狀態都儘量還原——

《伎樂飛天》局部,敦煌莫高窟隋代第420窟,

李其瓊、霍熙亮臨摹,1953。

如果沒有《九色鹿》,恐怕我們到現在也無法知曉敦煌壁畫上那些看上去沉鬱暗淡的繪畫,可以還原出怎樣美好的景象。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創作的作品,開創了中國動畫自己的流派,在我心裡,那就是巔峰,永不可再回到的巔峰。

·三·

我們生在中國動畫最好的年代

除卻上面我們提到的美術動畫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還為我們創造了非常非常多的經典,可以說,我們的確生活在中國動畫最好的年代。

這是我們的榮幸。

●1962年 《沒頭腦和不高興》

故事講述了兩個孩子,一個叫“沒頭腦”,

一個叫“不高興”。其實我沒想到62年的動畫片

直到我小時候依然在電視上播出。

●1979年《哪吒鬧海》

《哪吒鬧海》取自於明代神魔小說

《封神演義》中的神話故事。

●1980年 《三個和尚》

根據中國民間諺語 “三個和尚沒水喝” 改編,

大家可以仔細回味一下這部動畫片的配樂,

節奏感非常強,沒有吵鬧,但是戲劇衝突明顯。

●1980年《雪孩子》

《雪孩子》這個大家應該印象比較深吧。

找資料的時候看到這個圖片聯想一下我都哭了,

根本不敢找動畫片來看。

●1983年 《天書奇譚》

《天書奇譚》是根據《平妖傳》部分章節

改編而成的動畫長片。

●1984年 《黑貓警長》

《黑貓警長》是最經典的動畫片之一,雖然只有5集,

我們卻都能看好幾個暑假。

(關於為什麼只有五集,知乎上有一個4w點贊的回復,由於作者本人不願轉載,故整個採訪都無法摘來,觀眾老爺們對不起啦QAQ,感興趣的大家可以去搜來看。)

●1986年 《葫蘆兄弟》

葫蘆娃可以說是最受歡迎的動畫片了,

當然它也是“美影廠”的巔峰之作。

●1987年 《邋遢大王奇遇記》

中國第一部動畫電視系列片,

哥哥姐姐他們那個年齡層對這部動畫片有著特殊的感情。

●1989年 《舒克和貝塔》

“舒克舒克舒克舒克開飛機的舒克,

貝塔貝塔貝塔貝塔開坦克的貝塔”

舒克和貝塔是童話大王鄭淵潔筆下最著名的童話形象,

確實可以說伴隨了幾代人成長。

●1999年 《寶蓮燈》

這個太經典了,看的不多,也就幾十遍吧。

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

1999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美術片獎。

當年轟動一時,姜文、寧靜、陳佩斯、徐帆等參與配音。裡面三首歌到現在都還會唱!

天地在我心(劉歡)、想你的365天(李玟)、愛就一個字(張信哲)。

●2000年 《鴨子偵探》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也一直以為這是部引進動畫?

《鴨子偵探》其實是由美影廠和

加拿大動畫公司合作製作!

●2001年 《我為歌狂》

中國第一部校園音樂題材的動畫片,

這可是在千禧年一度可以和國外動漫

人氣不相上下的國產動畫片!

當時口碑很高,音樂原聲帶風靡一時。

當時覺得楚天歌這個名字都帥爆了好嗎!!

不僅僅是我們懷念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其實國外的大師們,也一樣惋惜。

《南方週報》裡一篇採訪高畑勳的文章中,高畑勳就表示自己和宮崎駿都很讚賞和看中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作品。

“尤其是特偉先生(原上美廠長)的水墨畫動畫片,讓我們受到巨大影響。以後作品中才出現了留白。”

高畑勳聊起自己和宮崎駿曾經一起到上海拜訪過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比起《牧笛》,特偉先生早期的《小蝌蚪找媽媽》,看的時候我都傻了,沒想到竟然能做出這樣的作品。那之後他的作品我也都看了,我覺得能創作出《小蝌蚪找媽媽》那樣的作品,也是因為中國電影製片廠當時的體制。說大點,中國動畫藝術電影的探索在改革開放之後,因為要追求利潤反倒衰退了。”

宮崎駿和高畑勳所惋惜的,是中國式風格的消失,而我們所惋惜的是我們之後的孩子們,再也沒有機會在電視上看到如此好看的動畫。

現在的孩子覺得中國動畫片不好看,是因為曾經好看的動畫片,再也不會出現了,而且他們無論如何不會想到,敦煌的壁畫可以有多美,水墨動畫可以做到多瀟灑飄逸。

華夏的文化博大,大到人們只能看到腳下。

而中國的動畫夢,卻不在未來,而是只能回到過去。

ps:不如在評論裡,聊聊哪部是最令你感到“滿滿都是童年”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回憶吧!!

- END -

【 好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