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些事或許讓望子成龍的家長受到一萬點傷害,我看了卻沉默了

今日關鍵字:傷害。

咳咳,昨天晚上估計諸位也都被某個很會賺錢的作家的新聞刷屏了。

沒錯,就是下圖合影中的第三個人。

我發現這位作家很少跟人撕X,這在文人紮堆的地方很反常。但有人說了,因為人家有錢啊,沒空跟人吵架……

但是要記住,“有錢就能為所欲為”的觀點,最多也就在電視劇裡管用罷了。

對於這件事情,因為目前流傳的還都是一面之詞,所以再次並不適合評判過多。但是有一個現象,也許更應該讓我們警醒。

男性對女性的此類侵犯行為,多數人的立場都站得很對,當然是嚴懲不貸。但是男性對於男性,非但現行法律沒有明確的約束,就連看客聽了也不免要調侃。

各種撿肥皂的段子橫行……其實這對於受害者也是極不尊重的,男性對於男性的性侵,受害一方必然也會承受巨大的生理和心理痛苦。

你們的同情心呢?

最近駕校教練也很忙。前不久,南京一駕校教練性侵女學員,面對女孩反抗還認為這是姑娘害羞。就在昨天,又有大連的男學員爆料,說他學車時被男教練猥褻,人格尊嚴受到極大的傷害。

只想說,

請大家以同一個標準去評判這兩件事。

當然了,我們寧願相信多數駕校教練都是萌萌噠的,但總有部分個人損害著這一群體的整體面貌。動輒問候十八輩祖宗的污言穢語,以及不收禮不讓過的潛規則,都一直為人詬病。此類段子太多了。

我們不想以偏概全,只希望生活中有緣認識的每個人都能尊重彼此,平等相待,畢竟誰也不欠誰的。

你要知道,有時候你認為是無心之舉,但對別人造成的可能就是一萬點的傷害。

再來說一種傷害。父母花了大價錢送孩子出國讀書,雖然並不一定是指望他們回來能個個成為高薪金領、人生贏家,但至少落差不能太大吧……

不久之前,某知名線上招聘平臺發佈的《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在被調查的80後、90後留學回國人員中,44.8%的人稅後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海歸認為月工資遠低於自身期望。當時這些資料已經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了。

今天又讀到《時代週報》對於這一話題又做了一篇深度報導,裡面聲淚俱下的例子,真是給了望子成龍的父母們一百點傷害。

在加拿大留學的小賴,在回國之前,家人和自己對於找工作之事並不擔心。結果在面試某國有銀行時,主考官對她專業能力的質疑。

小賴在加拿大就通過了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註冊金融分析師)一級的考試。但這一個全球通用的專業考試,並沒有得到這次面試官的青睞。小賴跟考官說自己准備考CFA二級,面試官冷冷地回一句:“整這些沒用的做什麼。”小賴的眼淚都要出來了。

最終小賴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南方的一座二線城市,在當地一家公司負責金融工作。拿著不到6000元的收入,她說她覺得相當快樂。

在日本留學的小劉,在日本經歷了十個月的求職,今年5月份回國後就開始在網上投遞簡歷,收到兩家北京公司的面試通知便奔赴北京。

據他描述,在國外是到處碰壁,回國找工作就覺得壓力很大,很懷疑自己的能力,也因為是留學生身份,父母送出去念書也是十幾萬元的花銷出去了,心裡很多不安。

在隨後的第二個星期,他進行五家企業的面試。但其中與專業對口的工作起薪很低,起薪較高的工作則需要他放棄學了四年的專業重新學習。到後來發現,自己的所謂優勢只剩語言了。

最後終於拿到offer的小劉,在北京的月薪為6500元。他這樣安慰自己:“在日本工作應屆生能有20萬日元,換算人民幣每月大概一萬二,回國後能拿到一半,我也覺得很知足了。”

當然,用人單位的HR對這一現象也有自己的看法。有一位資深HR表示,遇到的一些留學生在國外學習很鬆散,理論知識都學不扎實,修滿學分一年兩年就畢業,最符合公司需求的只有語言了。

更有極端的例子:“以前有一位英國很好大學畢業的海歸,順利畢業,但語言都沒學好。”

資料顯示,2016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突破54萬,歸國人數超過43萬。越來越多的海歸湧入國內就業市場的同時,各種海歸變“海帶”的新聞也是層出不窮: “幾十份簡歷石沉大海”“留學一年月薪縮水不到7000元”“海歸對工作滿意度不足40%”……

留學也是一筆重大投資,那你對這筆投資的回報率有何期待呢?

今日話題

你為什麼會/不會選擇將孩子送去海外留學?

你要知道,有時候你認為是無心之舉,但對別人造成的可能就是一萬點的傷害。

再來說一種傷害。父母花了大價錢送孩子出國讀書,雖然並不一定是指望他們回來能個個成為高薪金領、人生贏家,但至少落差不能太大吧……

不久之前,某知名線上招聘平臺發佈的《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在被調查的80後、90後留學回國人員中,44.8%的人稅後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海歸認為月工資遠低於自身期望。當時這些資料已經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了。

今天又讀到《時代週報》對於這一話題又做了一篇深度報導,裡面聲淚俱下的例子,真是給了望子成龍的父母們一百點傷害。

在加拿大留學的小賴,在回國之前,家人和自己對於找工作之事並不擔心。結果在面試某國有銀行時,主考官對她專業能力的質疑。

小賴在加拿大就通過了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註冊金融分析師)一級的考試。但這一個全球通用的專業考試,並沒有得到這次面試官的青睞。小賴跟考官說自己准備考CFA二級,面試官冷冷地回一句:“整這些沒用的做什麼。”小賴的眼淚都要出來了。

最終小賴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南方的一座二線城市,在當地一家公司負責金融工作。拿著不到6000元的收入,她說她覺得相當快樂。

在日本留學的小劉,在日本經歷了十個月的求職,今年5月份回國後就開始在網上投遞簡歷,收到兩家北京公司的面試通知便奔赴北京。

據他描述,在國外是到處碰壁,回國找工作就覺得壓力很大,很懷疑自己的能力,也因為是留學生身份,父母送出去念書也是十幾萬元的花銷出去了,心裡很多不安。

在隨後的第二個星期,他進行五家企業的面試。但其中與專業對口的工作起薪很低,起薪較高的工作則需要他放棄學了四年的專業重新學習。到後來發現,自己的所謂優勢只剩語言了。

最後終於拿到offer的小劉,在北京的月薪為6500元。他這樣安慰自己:“在日本工作應屆生能有20萬日元,換算人民幣每月大概一萬二,回國後能拿到一半,我也覺得很知足了。”

當然,用人單位的HR對這一現象也有自己的看法。有一位資深HR表示,遇到的一些留學生在國外學習很鬆散,理論知識都學不扎實,修滿學分一年兩年就畢業,最符合公司需求的只有語言了。

更有極端的例子:“以前有一位英國很好大學畢業的海歸,順利畢業,但語言都沒學好。”

資料顯示,2016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突破54萬,歸國人數超過43萬。越來越多的海歸湧入國內就業市場的同時,各種海歸變“海帶”的新聞也是層出不窮: “幾十份簡歷石沉大海”“留學一年月薪縮水不到7000元”“海歸對工作滿意度不足40%”……

留學也是一筆重大投資,那你對這筆投資的回報率有何期待呢?

今日話題

你為什麼會/不會選擇將孩子送去海外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