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醫院管理者,你瞭解資訊化架構如何搭建嗎?

2016年,海南腫瘤醫院建成僅一年之後,便獲得了行業最佳“弱電工程”解決方案獎,

這與醫院早期建設過程中資訊發展規劃密不可分。海南腫瘤醫院原副院長尚玉明(以下簡稱尚院長)結合醫院資訊化建設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用三年的時間整理出了一套適用於所有醫院資訊化建設的工具和方法,供醫院建設、管理者參考。

尚玉明 海南腫瘤醫院原副院長

建設IT基礎架構工具及方法如下:

1、 遠離一種誤區

醫院資訊化建設者及管理者,經常會陷入這樣一種誤區,即成為產品或廠家的代言人,介紹產品、適應產品。實際上,醫院資訊化建設管理者是最瞭解醫院資訊化需求的,應該站在醫院運營發展、各類業務流程組合、臨床操作體驗等角度進行深入研究,應該成為好的臨床需求記錄者和分析者。

同時,能夠對需求進行技術語言編譯,便於技術提供商理解、接受,做好醫院與技術提供商之間的“翻譯”角色,不能簡單委託技術提供商完成臨床需求調研工作。

2、 先技術規劃,再成本考量

根據醫院專業定位、業務發展規劃、資訊化建設規劃等內容,基於當下市場主流技術及未來發展趨勢,做好技術規劃工作,並按照技術規劃制定具體解決方案;然後根據醫院資源整合以及資金支付能力,

對方案進行優化或根據時間序列對某些功能模組進行延期建設,以實現整體系統的技術水準高,反覆運算、擴展性好,實現對醫院運營連貫性、高品質的保障。

(1) 技術規劃

在建設初期就需要整體考慮醫院資訊化建設所需要選擇的技術類型,鎖定具體達到的標準等。比如在弱電工程建設過程中是否選擇多物理鏈路融合,因為它可以把電腦網路系統、視頻監控、娛樂多媒體等各子系統全部融合在一條核心物流鏈上,

以實現綜合佈線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的集約;再比如,醫院實施內外網融合建設方案,極大提高醫院整體網路使用的靈活性、便捷性;但是現在很多醫院在建設過程中把內網和外網分開導致網路僵化,操作體驗差;總之,醫院要根據實際情況,統籌技術規劃工作。

(2) 成本考量

做任何事均需要在一定限定條件下進行選擇和決策。

同樣,醫院資訊化建設整體投入規模彈性也很大,所以以當下主流技術,滿足醫院現在與未來需求為目標的建設方案才是“適宜方案”。因此,根據醫院資金情況及資源整合能力進行優化方案時,需在滿足基本需求後,按模組化整體延後建設,以減輕初期投入壓力。還要盡可能避免以降低標準而將系統做的又大又全,最終操作體驗差、日常維護難、反覆運算更新能力弱,全生命週期總成本巨大。

3、醫院資訊化建設需求分析-三點五步法

如何把醫院資訊化建設需求分析做好有以下三點:

(1) 整個醫院落地工程或者技術網路架構一定要基於相關的標準。

(2) 清楚每一個子系統的布點原則並持續優化。

(3) 工程師角色的轉變。

除此之外,還有以下五個步驟:

(1)工程師根據不同的子系統設計制定初步的需求清單。

(2)找相關的主任、院級人員補充需求清單,一定要留下痕跡。

(3)通過參觀標杆醫院、檔檢索、請行業專家幫忙完善需求清單。

(4)請外部的專家、醫院的領導、相關的科主任一起開論證會,再次確認清單並簽字。

(5)供應商根據需求和時間節點,建立圖紙語言方案。

4、醫院資訊發展規劃制定1,2,3步走

根據規劃明確不同時間節點需要完成的建設目標,形成初步的目標陣列。當目標陣列明確以後,根據資源整合能力,再加上時間維度,醫院整體的資訊發展規劃就製作完成了。

海南腫瘤醫院資訊化發展規劃矩陣

5、醫院資訊化系統建設檔案管理三層設計、控制

因文檔管理不當而造成的問題

很多醫院為了建系統而疏于做文檔的前置性規劃,常常導致管理無序。

醫院資訊化檔案管理的三層設計和5段控制

醫院整體資訊化發展一定要實現可追溯,各類文件、會議紀要都要保存。俗話說,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在最後的運維階段要職責清晰、任務明確、目標清晰,這樣才能管理好醫院的運維。尚院長強調,技術永遠是為管理服務的,再好的系統,如果沒有很好的維護和保養也不行。

6、醫院資訊化建設質控四段模型

醫院的資訊發展規劃包括醫院相關系統,要依據國際國內的相關標準建設,很多醫院會依賴於監理去管控,但實際效果並不理想,所以醫院的資訊科工程人員要充分參與進來。方案設計一定要按照標準和需求設計,不能天馬行空。施工管理,在建設工程中使用的主材、施工工藝,相關的時間節點一定要把控好,否則一定幹不好。最後的運維管理,需要資訊科相關負責人考慮醫院資訊科管理體系建設,明確管理目標、管理責任以及管理任務分配等內容。

海南腫瘤醫院採用任務清單制,尚院長說:“我們應盡力避免為考核而考核,不僅考核效果不理想,還要承擔大量的管理成本。因此我們嘗試簡化、量化考核指標,同時根據當前管理突出矛盾設定、取消某些關鍵指標。”

簡單說就是把資訊科工作分幾大類,把相關工作任務變成具體任務事項。即明確任務目標、責任人以及完成時間節點控制等,並建立任務清單,根據清單中任務難易程度以及完成情況,做好監督以及統計工作;設置任務領取平臺,員工根據自己專業能力以及意願,主動領取任務,並計入統計清單;建立工作清單與員工獎金、晉升互動機制,實現激勵與約束目標,促進醫院資訊科建立有序管理進程。

醫院基礎IT架構建設感悟:

——“為什麼要總結工具和方法?就是因為變”

“當初是非常痛苦的”尚院長皺了皺眉說道,“初期我們的建設目標一直在變,完全不可控,院內各種批評抱怨紛至遝來。在發現問題後,根據建設標準,我們把技術規劃走在前面,讓參與的人簽字確認需求,就算是這樣,在軟體客戶化的過程中還是批評聲不斷。因為海南省腫瘤醫院500床開院,從員工、科主任、甚至是業務副院長都是新人,對資訊化不瞭解,也沒有將培訓重視起來,在其他醫院慣常的操作方法,在這裡變得不習慣,最後歸結為系統不好用。除此之外,系統開發商自身客戶化能力和協調能力差也可能會導致不斷變化修改。”

因此,如何讓“變”可控,成了海南省腫瘤醫院當時面臨的一大難題,也正是這樣的經歷讓醫院管理者更加清楚做好需求分析、方案初步設計及優化的重要性,通過適當工具高效解決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尚院長說:“我們盡可能在具體工作實踐過程中,總結具有普遍價值的工具與方法,與大家分享、借鑒,以降低整體行業運行成本。“

——“不懂就別輕易決策,尊重專業執行者”

很多醫院為了展示自身資訊化水準,而大量投入,但是運行效果並不一定好。特別是目前資訊化技術提供商整體水準參差不齊,通過市場策略獲取訂單後的服務能力跟不上,會導致大量醫院更新系統後,再次啟動廠家更換工作。不僅如此,資訊化建設投資低效也會影響醫院業務發展。因此,醫院決策者應該考慮如下兩方面因素:

其一,充分尊重專業人士建議,在“概念氾濫”、技術反覆運算更新快的時代,更應該回歸醫療本質,以減少醫療差錯,提升醫院運營效率,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提升醫院工作人員人機對話體驗為目標的系統建設。

其二,選擇供應商時找信譽好的廠家,對資格條件提出要求。

總之,醫院資訊化建設之核心目標就是為醫院運營服務,資訊化只是一種高效的工具,不能本末倒置。只有建立在醫院業務發展、運營需求等分析基礎上,尊重醫療規律,構建管理體系,利用各類工具才能高效達成初始目標。

相關閱讀

醫療建築智慧化系統的特點,配置和設計,一篇文章全搞定!

玩轉樓宇智慧化系統,醫院行業有一套!

厲害了,醫院也要智能化?醫院樓自控系統到底控制什麼?

全生命週期總成本巨大。

3、醫院資訊化建設需求分析-三點五步法

如何把醫院資訊化建設需求分析做好有以下三點:

(1) 整個醫院落地工程或者技術網路架構一定要基於相關的標準。

(2) 清楚每一個子系統的布點原則並持續優化。

(3) 工程師角色的轉變。

除此之外,還有以下五個步驟:

(1)工程師根據不同的子系統設計制定初步的需求清單。

(2)找相關的主任、院級人員補充需求清單,一定要留下痕跡。

(3)通過參觀標杆醫院、檔檢索、請行業專家幫忙完善需求清單。

(4)請外部的專家、醫院的領導、相關的科主任一起開論證會,再次確認清單並簽字。

(5)供應商根據需求和時間節點,建立圖紙語言方案。

4、醫院資訊發展規劃制定1,2,3步走

根據規劃明確不同時間節點需要完成的建設目標,形成初步的目標陣列。當目標陣列明確以後,根據資源整合能力,再加上時間維度,醫院整體的資訊發展規劃就製作完成了。

海南腫瘤醫院資訊化發展規劃矩陣

5、醫院資訊化系統建設檔案管理三層設計、控制

因文檔管理不當而造成的問題

很多醫院為了建系統而疏于做文檔的前置性規劃,常常導致管理無序。

醫院資訊化檔案管理的三層設計和5段控制

醫院整體資訊化發展一定要實現可追溯,各類文件、會議紀要都要保存。俗話說,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在最後的運維階段要職責清晰、任務明確、目標清晰,這樣才能管理好醫院的運維。尚院長強調,技術永遠是為管理服務的,再好的系統,如果沒有很好的維護和保養也不行。

6、醫院資訊化建設質控四段模型

醫院的資訊發展規劃包括醫院相關系統,要依據國際國內的相關標準建設,很多醫院會依賴於監理去管控,但實際效果並不理想,所以醫院的資訊科工程人員要充分參與進來。方案設計一定要按照標準和需求設計,不能天馬行空。施工管理,在建設工程中使用的主材、施工工藝,相關的時間節點一定要把控好,否則一定幹不好。最後的運維管理,需要資訊科相關負責人考慮醫院資訊科管理體系建設,明確管理目標、管理責任以及管理任務分配等內容。

海南腫瘤醫院採用任務清單制,尚院長說:“我們應盡力避免為考核而考核,不僅考核效果不理想,還要承擔大量的管理成本。因此我們嘗試簡化、量化考核指標,同時根據當前管理突出矛盾設定、取消某些關鍵指標。”

簡單說就是把資訊科工作分幾大類,把相關工作任務變成具體任務事項。即明確任務目標、責任人以及完成時間節點控制等,並建立任務清單,根據清單中任務難易程度以及完成情況,做好監督以及統計工作;設置任務領取平臺,員工根據自己專業能力以及意願,主動領取任務,並計入統計清單;建立工作清單與員工獎金、晉升互動機制,實現激勵與約束目標,促進醫院資訊科建立有序管理進程。

醫院基礎IT架構建設感悟:

——“為什麼要總結工具和方法?就是因為變”

“當初是非常痛苦的”尚院長皺了皺眉說道,“初期我們的建設目標一直在變,完全不可控,院內各種批評抱怨紛至遝來。在發現問題後,根據建設標準,我們把技術規劃走在前面,讓參與的人簽字確認需求,就算是這樣,在軟體客戶化的過程中還是批評聲不斷。因為海南省腫瘤醫院500床開院,從員工、科主任、甚至是業務副院長都是新人,對資訊化不瞭解,也沒有將培訓重視起來,在其他醫院慣常的操作方法,在這裡變得不習慣,最後歸結為系統不好用。除此之外,系統開發商自身客戶化能力和協調能力差也可能會導致不斷變化修改。”

因此,如何讓“變”可控,成了海南省腫瘤醫院當時面臨的一大難題,也正是這樣的經歷讓醫院管理者更加清楚做好需求分析、方案初步設計及優化的重要性,通過適當工具高效解決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尚院長說:“我們盡可能在具體工作實踐過程中,總結具有普遍價值的工具與方法,與大家分享、借鑒,以降低整體行業運行成本。“

——“不懂就別輕易決策,尊重專業執行者”

很多醫院為了展示自身資訊化水準,而大量投入,但是運行效果並不一定好。特別是目前資訊化技術提供商整體水準參差不齊,通過市場策略獲取訂單後的服務能力跟不上,會導致大量醫院更新系統後,再次啟動廠家更換工作。不僅如此,資訊化建設投資低效也會影響醫院業務發展。因此,醫院決策者應該考慮如下兩方面因素:

其一,充分尊重專業人士建議,在“概念氾濫”、技術反覆運算更新快的時代,更應該回歸醫療本質,以減少醫療差錯,提升醫院運營效率,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提升醫院工作人員人機對話體驗為目標的系統建設。

其二,選擇供應商時找信譽好的廠家,對資格條件提出要求。

總之,醫院資訊化建設之核心目標就是為醫院運營服務,資訊化只是一種高效的工具,不能本末倒置。只有建立在醫院業務發展、運營需求等分析基礎上,尊重醫療規律,構建管理體系,利用各類工具才能高效達成初始目標。

相關閱讀

醫療建築智慧化系統的特點,配置和設計,一篇文章全搞定!

玩轉樓宇智慧化系統,醫院行業有一套!

厲害了,醫院也要智能化?醫院樓自控系統到底控制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