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種地的農民注意了,這幾項好政策千萬不要錯過!

這幾年,國家一直大力支持農業的發展,無論是從政策上還是資金投入上都有重大投入。尤其是現在農村種地的農民越來越少,為鼓勵更多的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國家針對種糧的農民制定了很多優惠政策,

增加這些種糧農民的收入,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農村種植的農作物有很多種,國家將重點支持玉米、大豆、棉花等農產品的種植,從調控這些農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及收儲制度上下功夫,切實保障種糧農民的基本利益。

1、玉米生產者獲財政補貼

玉米作為東北等省份的主要糧食種植作物,其種植的面積非常廣泛,農民對其相關政策的關注度也比較高。去年開始,國家在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份建立了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從對玉米價格的調控以及定額補貼等方面入手,保障這些玉米優勢產區的種植收益保持穩定。除了對玉米市場價格的調控之外,對於種植玉米的農民按照畝均定額補貼的標準,

利用補貼資金來協調價格對生產的調節作用,進一步優化種植結構,提高農業發展的效益。

2、支援大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

農產品的價格高低直接影響到農民的收入,一般情況下農產品價格都是隨行就市,集中大量上市的時候價格就會相應降低。

由於農產品本身抵抗市場價格風險的能力比較弱,所以國家實行價格財政補貼機制。當市場價格低於目標價格時,中央財政就會根據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來進行適當的補貼。2017年國家對棉花、大豆目標價格補貼的總量以及補貼的標準都有了顯著提高,切實保障廣大農民的基本利益。

3、財政獎勵資金大大增加

為了保護一些產糧大縣的種糧積極性,國家對於這些產糧大縣都有一定規模的獎勵資金。去年國家預算安排的產糧大縣的獎勵資金為394億元,重點將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提高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而在今年,這項財政獎勵資金還將大大增加,

產糧大縣、種糧大戶們將會分得更多的紅利。

農業是國家的基本大計,現代化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導向的支援和引導。及時瞭解把握這些農業政策,對於廣大農民、尤其是種糧大戶來說,可能就意味著一次新的發展機遇,所以一定要牢牢把握。

(圖片與正文無關,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