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廂|文人畫:要逃避的僅是政治,而不是生活本身

文人之畫

不在畫裡考究藝術功夫

而在畫外看出文人所思所想

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

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清·陳師曾

談到陶淵明,你可能會說他是位隱士,安于“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的日常生活。從彭澤縣離任後,陶淵明回到自己的農家小院,寫下《歸去來兮辭》,說自己早有棄官歸家的想法,這完全是因為他自己的文人質性。於是,先仕後隱的陶淵明在“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之後,才恍然大悟,歸園田居,是在詩與酒中返璞歸真。

景在畫中 意在畫外

何謂“文人畫”?陳師曾如是說:“就是畫裡面帶有文人的性質,含有文人的趣味,不專在畫裡面考究藝術上的工夫,

必定是畫之外有許多的文人的思想,看了一幅畫,必定使人有無窮的感想,這作畫的人必定是文人無疑了”。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

這就很自然地涉及到一個問題:如果創作這幅畫的人不是一個文人,而是一介武夫或別的什麼人,那這幅畫到底還算不算文人畫?

或一個文人,創作了一幅不具有文人趣味、而是具有工匠性質甚至更差的一幅畫,那這幅畫還算不算文人畫?

LOT.170006

王川 無題

年代:1990年

尺寸:畫心70×70cm

材質:紙本水墨

形式:外框

款識:90年,王川

鈐印:大味必淡

品相:完好

起拍價:15,000元

圍繞著這個問題,

一個多世紀以來,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所以在討論文人畫的時候,首先就關涉到作者的身份問題。

一般說來,一個具有文人身份的人,大多數時候是會在筆墨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文人意趣。另一方面,某些具有文人身份的人,但其一出筆便無文人趣味,而是畫工死板,意境低俗,最多只能歸屬到工匠畫一類。

秉持氣節 不阿流俗

要理解文人畫的藝術精神,就要瞭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和審美情趣。

在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是一個特殊的階層,是連接皇權和老百姓的橋樑。他們中的大多數出身卑微,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即使高官厚祿,也是毀譽隨之。稍有不慎,被貶被殺也是常事。

遠在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周朝的“禮壞樂崩”,一部分貴族流落民間變成自由職業者“游士”,自由的身份啟動了自由的思想,失落的靈魂追尋著失落的夢想。他們周遊列國,

尋找著實現一生抱負的機會,並且奪過巫師溝通天意的話語權,賦予人的心靈與天道並存的至高地位,到處宣講自己的學說。經過三四百年的發展,到漢朝形成了所謂“士大夫”階層,獲得了參與國家管理的身份。

LOT.170008

郎靜山 風晴雨露

年代:1973年

尺寸:畫心:38×30.5cm

材質:銀鹽相紙

形式:外框

款識:文莉女士,方家正教,癸醜歲首郎靜山

鈐印:郎靜山

品相:完好

起拍價:10,000元

追本溯源,我們發現這個群體有著古代貴族的精神傳統,主要有兩點:一是以天下風教是非為己任的儒家理想主義精神,一是不阿流俗、特立獨行的佛道出世主義精神。具有既不屈從於權力,也不順從于民意的精英意識。比如屈原和陶淵明。一個抱石沉江,一個辭官歸田。他們都是堅持理想、不阿流俗的千秋典範,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氣合書卷 詩畫相生

中國的文人畫家在創作心態上,大多以大文化的學養背景鑄就了“心曠神怡,超然物外”的沖淡平和的心態。

正如元代畫家倪瓚所言的“聊寫胸中逸氣”。所以在作品中容易敘述心靈的情懷。如宋代米友仁的《瀟湘奇觀圖》所表現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境界,趙孟頫的《洞庭東山圖》中“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畫意,元代畫家吳鎮的《漁父圖卷》表現了唐末詩人張志和《漁父詞》三首中“斜風細雨不須歸”的超然境界。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卷》所表現的“千岩競秀,萬壑爭流”的詩意。倪瓚筆下的《漁莊秋霽圖》及《六君子圖》所表現的藝術家在外族統治下與世不和,寧與松、柏等為伍的孤傲之情。又如王蒙《青卞隱居圖》《春山讀書圖》《夏日山居圖》中所表現的“晚年惟好靜,空知返舊林”的閑怡之情。

LOT.170001

王天德 數碼系列

尺寸:畫心:177×62cm

材質:綜合材料

形式:外框

鈐印:天德印 王天德

品相:完好

起拍價:80,000元

中國文人畫家的這種詩人的思考方式,是大文化背景下成就的結果。中國傳統的文化精神和人文精神,不管是儒家的“溫、良、恭、儉、讓”,道家的“柔弱勝剛強”,還是佛家的“忍”,其主流和最高境界都是“化陽剛為陰柔”,也就是于陽剛與陰柔之中、含蓄之中又複歸於一種平和自然的狀態。

本期專場推薦

清歡:藝術家的循古生活

開欄的話

“這廂”是藝典資訊推出的新專欄。 “這廂”的上線為了喚起我們關於“閒情”的記憶:“閒情”,不是恣意的歡謔,而是寧遠的心境;不是富貴者的特權,而是每個擁抱生活、熱愛藝術、善於思考的人都該享有的心靈之自由與舒展。

未來,“這廂”將為您奉上一切關於精緻生活的可能,讓我們造別致家居,庭園小景,園中堆山疊水,亭台錯落,廊簷深深;讓我們在月下飲酒,在畫前品茗。和我們一起悠閒,但不空洞;細緻,但不頹廢。隔著歲月的河流,遠遠望去,這份閒雅盡在“這廂”。

尺寸:畫心:38×30.5cm

材質:銀鹽相紙

形式:外框

款識:文莉女士,方家正教,癸醜歲首郎靜山

鈐印:郎靜山

品相:完好

起拍價:10,000元

追本溯源,我們發現這個群體有著古代貴族的精神傳統,主要有兩點:一是以天下風教是非為己任的儒家理想主義精神,一是不阿流俗、特立獨行的佛道出世主義精神。具有既不屈從於權力,也不順從于民意的精英意識。比如屈原和陶淵明。一個抱石沉江,一個辭官歸田。他們都是堅持理想、不阿流俗的千秋典範,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氣合書卷 詩畫相生

中國的文人畫家在創作心態上,大多以大文化的學養背景鑄就了“心曠神怡,超然物外”的沖淡平和的心態。

正如元代畫家倪瓚所言的“聊寫胸中逸氣”。所以在作品中容易敘述心靈的情懷。如宋代米友仁的《瀟湘奇觀圖》所表現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境界,趙孟頫的《洞庭東山圖》中“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畫意,元代畫家吳鎮的《漁父圖卷》表現了唐末詩人張志和《漁父詞》三首中“斜風細雨不須歸”的超然境界。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卷》所表現的“千岩競秀,萬壑爭流”的詩意。倪瓚筆下的《漁莊秋霽圖》及《六君子圖》所表現的藝術家在外族統治下與世不和,寧與松、柏等為伍的孤傲之情。又如王蒙《青卞隱居圖》《春山讀書圖》《夏日山居圖》中所表現的“晚年惟好靜,空知返舊林”的閑怡之情。

LOT.170001

王天德 數碼系列

尺寸:畫心:177×62cm

材質:綜合材料

形式:外框

鈐印:天德印 王天德

品相:完好

起拍價:80,000元

中國文人畫家的這種詩人的思考方式,是大文化背景下成就的結果。中國傳統的文化精神和人文精神,不管是儒家的“溫、良、恭、儉、讓”,道家的“柔弱勝剛強”,還是佛家的“忍”,其主流和最高境界都是“化陽剛為陰柔”,也就是于陽剛與陰柔之中、含蓄之中又複歸於一種平和自然的狀態。

本期專場推薦

清歡:藝術家的循古生活

開欄的話

“這廂”是藝典資訊推出的新專欄。 “這廂”的上線為了喚起我們關於“閒情”的記憶:“閒情”,不是恣意的歡謔,而是寧遠的心境;不是富貴者的特權,而是每個擁抱生活、熱愛藝術、善於思考的人都該享有的心靈之自由與舒展。

未來,“這廂”將為您奉上一切關於精緻生活的可能,讓我們造別致家居,庭園小景,園中堆山疊水,亭台錯落,廊簷深深;讓我們在月下飲酒,在畫前品茗。和我們一起悠閒,但不空洞;細緻,但不頹廢。隔著歲月的河流,遠遠望去,這份閒雅盡在“這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