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清朝重要文件都用四百里、六百里加急,但最快的是“飛折八百里”

在很多清朝文學作品中,皇帝下達上諭或是邊地向朝廷傳遞戰報時,往往會出現“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等場景,那麼清代的公文信件傳遞系統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最快最急的又是哪一種呢?

說起公文傳遞必先要講到清代的驛站。驛務是歸中央的兵部統一管理的,專門設有一個車駕司機構,任命官員有七人,主管全國的驛道驛站。同時在皇宮的東華門附近設立兩個專門機構,由滿漢兩大臣會同管理京師和各地驛務聯繫,

下又設驛夫驛馬以及捷報處,收發往來公文和軍事情報。

清代的通信時限達到了歷史上最快的速度,在此之前,一個晝夜最多跑400裡、500裡,而清朝的馬遞傳送公文,最快可達一晝夜600裡至800裡。

康熙年間,平定三藩叛亂時,從大西北到京師遞送軍事情報,路程達5000餘裡,快馬通信只需九天便可到達。與此同時,康熙派施琅收復臺灣,路程也達到4800多裡,也是九天內消息便可遞到。

清代的驛站比明朝更為普遍,尤其在一些邊遠縣級地區,新設了“縣遞”。這種郵遞在縣間通信,彌補了幹線驛站的不足。縣遞不是正規的驛站,但備有通信馬匹,起著驛站的作用,因為有了縣遞的補充,清朝全國郵驛事業比前朝更加發達。到了光緒年間,僅山東一省,

就有包括縣遞在內的大小驛站139處。

雍正建立軍機處以後,清朝的郵驛事業有了新的發展。軍機處可以直接下發皇帝的上諭或詔令。有時候這些上諭不經外廷內閣處理,由軍機處直接交給兵部的捷報處發給驛站向下馳遞。

這些重要的文書上面常常書有“馬上飛遞”的字樣,表明其為急遞文書。有的要求時限更緊,直接寫上“六百里加急”,甚至有的要求“飛折八百里驛遞”者,

這樣的方式,既能保密又可以高效,說明郵驛又向前發展了一步。

清朝的皇帝,大多比較勤政且勵精圖治的,他們密切注意著邊疆戰事的發展,也十分關心郵驛的效能。有的時候,皇帝經常為了等驛站的消息而通宵不眠。清代史學家趙翼在《平定準噶爾附論》中,

曾記載乾隆和驛站的一些故事。

在邊疆有戰事之時,乾隆帝每夜都要等前線的軍報,不管什麼時候來,都命周圍的人立刻叫醒他,當通知的有關大臣奉旨前來到時,他早已看完了公文,準備擬詔指示了,有時為了擬寫一份遞往前方的公文詔令,前後工作達幾個小時。

若是前方一兩天不來軍報,乾隆就會坐立不安,夜不能寐。從北京到準噶爾前線,不下萬里之遙,來往文書需要月余,乾隆常常要預見到數月以後的形勢,以便作出決定。

我們可以肯定,假如清代沒有發達的郵驛設施,清朝皇帝們想要及時瞭解前方軍情,進行適時的決斷,對前方戰局實行有效的遙控,幾乎是不可能的。

來往文書需要月余,乾隆常常要預見到數月以後的形勢,以便作出決定。

我們可以肯定,假如清代沒有發達的郵驛設施,清朝皇帝們想要及時瞭解前方軍情,進行適時的決斷,對前方戰局實行有效的遙控,幾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