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成都:美食地圖之舌尖上的成都

說起成都,可不要只想起趙雷的《成都》和漂釀的川妹子,

其實它還是個不折不扣的美食王國,擔擔麵、夫妻肺片,龍抄手、酸菜魚……無論哪一道菜,都能讓人流口水,成都就是不折不扣的美食之都。

成都:美食地圖之舌尖上的成都

1.豆花

豆花是成都有名的小吃,豆花上面撒上蔥花、花生末、大頭菜末及油酥黃豆,

再加醬油、醋、辣椒油等調製而成,麻辣開胃。豆花細嫩綿軟,入口即化,卻又綿得用勺子挑一團起來,不碎不裂,有牛肉豆花、鱔魚豆花、肥腸豆花等口味。

2.麻辣兔頭

四川話“吃兔頭”叫“啃兔頭”,成都人啃兔頭就像上海人吃大閘蟹,會吃的人覺得是人間美味,

不會吃的覺得吃著費勁又不頂事,其實兔頭上的肉比其他部位的肉都要細嫩,特別是五香兔頭,色澤紅潤,味道鮮香,堪稱成都美食一絕。

3.冒菜

冒菜是成都的特色菜,“冒”是動詞,做法是將所有的菜(一份的量)放在一個竹勺裡裝好,在鍋裡煮熟後盛到碗裡,

澆上一勺香辣重口的湯,再撒上香菜、蔥花和四川風味豆豉,冒菜就做好了,趕緊嘗一口,又香又辣,過癮!

4.龍抄手

龍抄手皮薄餡嫩,爽滑鮮香、湯濃色白,抄手皮用的是特級麵粉加少許配料,細搓慢揉,擀製成“薄如紙、細如綢”的半透明狀,肉餡細嫩爽滑、香醇可口,

原湯是用雞、鴨和豬身上的部分肉,猛火慢煨而成,湯汁白又濃香。

5.擔擔麵

擔擔麵是成都著名麵食,將麵粉擀成麵條,煮熟後撈出,澆上炒制的豬肉末即可,麵條細薄,鹵汁酥香,鹹鮮微辣。最早由小販挑著擔子賣面而得名,配料有紅醬油、麻油、芝麻醬、蒜泥、蔥花、醋等,

面細無湯,麻辣味鮮。

6.夫妻肺片

成都名菜,由郭朝華、張田政夫妻創制而成,用料考究,通常以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為主料,鹵制後切片,再配以辣椒油、花椒面等輔料製成紅油澆在上面,色澤紅亮,質嫩味鮮,風味獨特,入口香辣,吃完就一個字,爽!

7.串串

“吃串串,數簽簽。”串串是成都草根美食最大眾化的體現,串串香鋪子隨處可見。竹簽串上海帶、土豆片、毛肚、肥腸、肉片、萵筍、魚豆腐、海白菜、藕片、排骨等各種葷素食材,放入紅油鍋,顧客選取自己喜歡的邊涮邊吃,和小型火鍋差不多。

8.缽缽雞

缽缽雞是成都流行的特色小吃,光看名字就覺得眼前一亮,缽缽其實就是瓦罐,缽外面是畫著紅黃相間的瓷質龍紋,缽內盛放配以麻辣為主的佐料,菜品在特殊加工後用簽串制,晾冷浸於各種口味的佐料中,食用時自取自食。

9.鍋魁

鍋魁品種繁多,口味有甜、咸、五香等,用料有芝麻、椒鹽、紅糖、鮮肉等,製作上分為包酥、抓酥(抹酥、炒酥)、混糖等。很多人吃肥腸粉時喜歡搭配鍋魁,一口粉一口鍋魁,也有人手撕成小塊,泡在湯裡,吃起來也很不錯。

10.三大炮

三大炮是著名的四川小吃,原料主要是糯米、紅糖、芝麻、黃豆,口味香甜、不膩不粘又化渣,屬於平價小吃,吃時配以“老蔭茶”,別有一番滋味。三大炮非涼食,賣時將舂好的半成品糍粑裝入鍋中至火爐上以微火保溫,吃時現做。

上海:美食地圖之舌尖上的上海

北京:美食地圖之舌尖上的北京

爽!

7.串串

“吃串串,數簽簽。”串串是成都草根美食最大眾化的體現,串串香鋪子隨處可見。竹簽串上海帶、土豆片、毛肚、肥腸、肉片、萵筍、魚豆腐、海白菜、藕片、排骨等各種葷素食材,放入紅油鍋,顧客選取自己喜歡的邊涮邊吃,和小型火鍋差不多。

8.缽缽雞

缽缽雞是成都流行的特色小吃,光看名字就覺得眼前一亮,缽缽其實就是瓦罐,缽外面是畫著紅黃相間的瓷質龍紋,缽內盛放配以麻辣為主的佐料,菜品在特殊加工後用簽串制,晾冷浸於各種口味的佐料中,食用時自取自食。

9.鍋魁

鍋魁品種繁多,口味有甜、咸、五香等,用料有芝麻、椒鹽、紅糖、鮮肉等,製作上分為包酥、抓酥(抹酥、炒酥)、混糖等。很多人吃肥腸粉時喜歡搭配鍋魁,一口粉一口鍋魁,也有人手撕成小塊,泡在湯裡,吃起來也很不錯。

10.三大炮

三大炮是著名的四川小吃,原料主要是糯米、紅糖、芝麻、黃豆,口味香甜、不膩不粘又化渣,屬於平價小吃,吃時配以“老蔭茶”,別有一番滋味。三大炮非涼食,賣時將舂好的半成品糍粑裝入鍋中至火爐上以微火保溫,吃時現做。

上海:美食地圖之舌尖上的上海

北京:美食地圖之舌尖上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