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在建跨海大橋:投資460億,專家預測效益將超越港珠澳大橋

溜溜達達看世界,不慌不忙走天涯。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中國正在修建中的深中通道,又叫深中大橋,這是一座連接深圳市和中山市的大橋,也是世界級超大的“橋、島、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

這項工程在2002年便已提出,不過,直到2015年國家發改委才正式批復同意修建,2015年底深中通道工程正式開始修建,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總投資460億元。

深中通道全線長約24公里,全程按工程性質可分為四段,分別是跨海橋隧工程、深圳側接線工程、中山側接線工程和南沙連接線工程。

深中通道採用東隧西橋方案,起自廣深沿江高速機場互通,向西跨越珠江口,以約7公里的特長海底隧道穿越機場支航道及礬石水道,

經中灘西人工島橋隧轉換後,再以特大跨徑橋樑方式跨越伶仃西航道及橫門東水道,最後登陸於中山市馬鞍島,與中開高速公路對接。最終實現互通。

通道線路全長24公里,全線採用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

設計速度為10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41米,特大、大橋42703米/19座,海底長隧道6720米/1座。建成通車後從中山到深圳的時間可從之前的兩小時縮短為30分鐘。

2016年底深中通道跨海工程西人工島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正式開建。西人工島島長為625米,呈風箏形,最寬處456米,

陸域高程為4.9米,海域使用面積為25.3萬平方米,其中人眼可見的島體面積13.7萬平方米,島體面積相當於19個國際標準足球場。

中山市位於珠三角西岸中心位置,但由於缺少鐵路、機場和深水港,且與東岸連接不便,區位優勢一直無法有效發揮。深中通道建成後,

中山市的交通短板被彌補,深圳和香港的影響力可輻射至中山及周邊地區,中山市還可承接深圳服務業的外移。有業內人士分析大橋投資成本約為港珠澳大橋一半,但據估計公鐵結構的深中大橋效益肯定要比港珠澳大橋好。

此外,建成後的深中通道,也將成為珠江口東西岸的“黃金通道”、連接前海、南沙、橫琴三個國家級新區和翠亨新區的交通樞紐,進一步推動深中兩地乃至深莞惠、珠中江兩個城市經濟圈在經濟發展、城市規劃、環境提升等方面的合作。

備註:圖片來源於廣東網、愛極客、搜狐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也將成為珠江口東西岸的“黃金通道”、連接前海、南沙、橫琴三個國家級新區和翠亨新區的交通樞紐,進一步推動深中兩地乃至深莞惠、珠中江兩個城市經濟圈在經濟發展、城市規劃、環境提升等方面的合作。

備註:圖片來源於廣東網、愛極客、搜狐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