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真實的袁紹充滿心機,設計好的套路被一粗人截胡了

今天開始,我們來聊一聊三國。這個時代,是筆者認為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沒有之一。

三國演義

西元189年,34歲的漢靈帝在洛陽駕崩了,由於生前沒有立太子,朝廷的軍閥士族聯盟與宦官都看到了一絲消滅對手的希望。

軍閥士族擁戴14歲的皇長子劉辯,而宦官與董氏外戚則支持9歲的次子劉協。雙方為了皇位爭鬥不休,也讓漢室皇族的民心一再跌到冰點。

正所謂“槍桿子裡出政權”,誰掌握了兵權,誰就是勝利者。大將軍何進,

有了一些想法,卻忽視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袁氏一族,從始祖袁安在漢章帝時擔任大司空開始,其後四代總共七人達到三公的高位,史稱“四世三公”,門生遍佈天下。袁氏一族在多年宣傳下,聲名響徹東漢文化界,而且他們不僅結恩于士人,甚而同外戚與宦官都有深交,可謂左右逢源。

袁氏一族的庶出子弟袁紹禮賢下士,廣招賓客,使得袁氏之聲望日隆,如日中天。而除了袁紹之外,

其他的族人、袁術、袁隗等也皆為朝廷軍政要員。在袁氏一族的經營下,袁氏的可以說是東漢末年的“隱形皇族”了,只是這一手好牌,結果被袁紹、袁術打的稀爛。

在諸多情況下,最終皇子劉辯即位為漢少帝,其母何皇后為皇太后,袁紹叔父袁隗為太傅,

與國舅何進共同執掌尚書台,主持朝政。

大將軍何進,在劉辯繼位後,派人誅殺宦官首領蹇碩,取其禁軍兵權。並打垮董氏外戚一族。並讓其弟何苗擔任車騎將軍,掌握了洛陽的兵權,逼迫宦官集團依附於何氏外戚一族。

袁紹一看,宦官和何進不爭了,袁氏哪裡來的希望。於是慫恿何進趁機將宮中宦官一網打盡,名垂百世。在袁紹及袁氏一族的攛掇下,何進就招了董卓、王匡、橋瑁、丁原等人入京誅殺宦官。

原本袁紹還算盤著,誅殺宦官後,找機會滅掉何氏,然後憑藉袁氏一族的士人領袖的名聲,誅殺宦官的大功,再加上手中的兵權,到時候他就可以選擇是當周公,還是做王莽。結果,一切計畫都被董卓這個渾人打亂了,朝中大臣被一鍋端了。

董卓

所以說,人算不如天算。袁紹的第一次皇帝夢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而袁紹的第二次努力則來的更加兇猛,敗的也更加徹底,具體我們下文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