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惠州多舉措打造健康向上人文環境,以育文明人促建文明城

打造 “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惠州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以文化強市建設為依託,堅持把建文明城與育文明人有機結合起來,

構建了城市 “十分鐘文化圈”和農村“十裡文化圈”格局,營造了濃郁的人文氛圍,以育文明人促建文明城。

市民在市文化館參加公益文化培訓。 本報記者龔 妍 攝

市民點贊免費文化公益培訓

日前,記者走進市文化館看到,儘管天氣炎熱,

但來參加免費培訓的市民熱情不減。“我孫女在這裡上課,我等著她放學。”在該館二樓的休息區,記者遇到了等待孫女放學的周先球。老人告訴記者,孩子的媽媽在網上看到市文化館有眾多免費興趣培訓班,各個年齡階段都有,遂找準時間,給孩子成功申報了免費的少兒聲樂班。“這些年惠州的文化氛圍越來越濃厚,免費培訓班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還可以讓孩子少在家看電腦、玩遊戲,
對不少家庭都有幫助。”

記者瞭解到,按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標準,對人文環境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一是依託各級公共文化場館設施,營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主要包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標準化、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免費開放等內容;二是通過系列教育實踐活動、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是依託公益廣告宣傳、志願服務等方式培育文明道德風尚;四是通過加強網吧管理、中小學校園周邊文化環境整治,

營造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

城市“十分鐘文化圈”和農村“十裡文化圈”形成

“全國文明城市是國家級榮譽、‘金字招牌’,是城市綜合實力、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市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局把文明創建當作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形成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督導,

業務科室具體落實,一級抓一級,層層負責、人人有責的清晰、流暢的工作格局。

以打造文化強市為依託,多年來,我市公共文化場館數量及服務品質均大幅提升,城市“十分鐘文化圈”和農村“十裡文化圈”格局形成,為群眾參與各類公共文化活動提供了廣泛的陣地平臺,助力群眾文明素養提升。目前,我市市、縣兩級有5個公共圖書館、6個文化館、6個公共博物館 (紀念館)、73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262個行政村(社區)文化室全部實現免費開放。

與此同時,我市還在全省率先推出文化惠民卡制度,探索解決公共文化服務“群體均等”問題,受到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2016年,經國家文化部評審,我市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專案。

我市還大力開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動。每年,市文廣新局組織送戲下鄉、下基層、下部隊超過百場,公益電影放映12000多場,免費公益培訓超過2500人次。該局通過一些正能量、主旋律的節目,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細無聲”。

除了常態化開展各類基層文化惠民活動外,我市還開展了系列主題性品牌活動,如每年舉辦“中國夢·惠州福”歡樂新春主題活動,通過市、縣、鎮三級聯動,在元旦春節期間為群眾提供幾百場公益性文體活動,為城鄉群眾獻上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創新開展“惠民文化大講堂”系列活動,每年舉辦專題活動超30場,著力提升群眾文藝素養和審美情趣……與此同時,各類文化惠民活動也在各個縣(區)轟轟烈烈開展,持續帶動群眾養成健康向上的生活習慣。

在文化市場監管方面,我市在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強化日常監管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了出版物市場專項整治、歌舞娛樂場所專項整治、打擊文化娛樂場所涉毒涉賭涉黃問題專項行動、校園周邊文化環境整治等,採取聯合執法、錯時執法、交叉執法、暗訪檢查等多種方式,對轄區文化市場進行全面清理整治。

記者:龔 妍

免費公益培訓超過2500人次。該局通過一些正能量、主旋律的節目,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細無聲”。

除了常態化開展各類基層文化惠民活動外,我市還開展了系列主題性品牌活動,如每年舉辦“中國夢·惠州福”歡樂新春主題活動,通過市、縣、鎮三級聯動,在元旦春節期間為群眾提供幾百場公益性文體活動,為城鄉群眾獻上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創新開展“惠民文化大講堂”系列活動,每年舉辦專題活動超30場,著力提升群眾文藝素養和審美情趣……與此同時,各類文化惠民活動也在各個縣(區)轟轟烈烈開展,持續帶動群眾養成健康向上的生活習慣。

在文化市場監管方面,我市在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強化日常監管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了出版物市場專項整治、歌舞娛樂場所專項整治、打擊文化娛樂場所涉毒涉賭涉黃問題專項行動、校園周邊文化環境整治等,採取聯合執法、錯時執法、交叉執法、暗訪檢查等多種方式,對轄區文化市場進行全面清理整治。

記者:龔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