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黨建帶發展 涼山會東鄉村風情更迷人

民族文化廣場、幼教點、衛生室、農家書屋,整治衛生環境建設美麗鄉村,打造集“特色農業、民俗風情、鄉村旅遊”為一體的傈僳風情民俗文化旅遊村落……昔日“一窮二白”的會東縣三村村,

如今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黨員群眾創業幹事熱火朝天,發展特色種植和旅遊,整治村容村貌,三村村正向著小康大步邁進。

抓好党建為村民辦實事

“村黨支部是農村建設的龍頭。基層黨組織廉潔團結,才有號召力和戰鬥力,才能下好發展的大棋。”三村村村支書馬成榮說。他是鐵柳鎮政府工作人員,在脫貧攻堅中選派到三村村擔任黨支部副書記,這次換屆時被推選為支部書記。

三村村村黨支部始終認為抓好黨建,才能更好地促進發展,支部牽頭在全村黨員中創新開展“創建紅旗支部,爭做星級黨員”活動,支部高舉陣地建設、黨員隊伍建設、產業結構調整、鄉風文明、集體經濟增收、農村環境衛生、計劃生育、精准扶貧脫貧摘帽、民族團結創建、信訪維穩和四議兩公開“十面旗幟”;黨員爭當“十顆星”,即率先致富小康星、村級議事帶頭星、民事糾紛調解星、服務群眾奉獻星、幫貧解困扶助星、帶頭學習科技星、愛護環境衛生星、帶動村風文明星、政策法律宣傳星、積極建言獻策星。

每半年村黨支部組織召開黨員和群眾代表大會進行民主測評,並實行動態管理。

為壯大黨員隊伍、積累後備幹部,三村村支部將黨員發展物件定在致富帶頭人、優秀務工人員及較高學歷返鄉人員,認真組織宣傳教育和能力培訓,提高其致富能力,

增強其致富本領。

“黨員幹部尤其‘兩委’成員稱不稱職,關鍵在於是否急群眾之所急,是否千方百計為村民辦實事。”為加快發展、擺脫落後面貌,村支部積極爭取,硬化通村路11.2公里,幼教室、衛生室、文化室和文化壩子等設施投入使用,專人負責農村生活垃圾、生產垃圾清理轉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滿意度大幅提升。

特色產業帶村民致富

時下,正是盛夏時節,三村村田地種成片,石榴玉米香滿園;遠看是幅畫,近看是農家。

今年初,楊國才承包了23畝荒山全部種植軟籽石榴,預計三年後產值可達18萬元,到盛果期,這個資料還將翻番。“多虧村上引進了這家公司,不然我們還不敢這麼種呢,”楊國才認為村支部解決了村鄰們發展軟籽石榴的後顧之憂。

馬成榮介紹,三村村舞起黨建龍頭,落實農業側供給結構性改革有關要求,立足“一村一品”,打造村民致富產業。同時將30萬元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與村合作社掛鉤,採取“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由合作社為農戶提供石榴苗及技術指導,幫助解決技術難題,支部牽頭與公司簽定銷售合同,實行訂單收購,使農戶與合作社結成利益共同體,促進合作社與農戶、農戶與支部、支部與公司互惠共贏、共同發展。

近年來,三村村充分放大區位優勢,優化投資環境,爭取專案落地帶動發展。據悉,總投資5億的中國金融生物質發電專案已正式簽訂合同,5.4億的彎腰樹電站專案將落地該村。

“致富路走得長遠,還在於因地制宜,”談起近一年來的變化,馬成榮滿臉自豪。他說,新一屆村“兩委”班子採取“長短”結合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核桃、石榴、蠶桑等長期作物的同時,通過套種秋豌豆、時令蔬果致富增收,用好傈僳族文化優勢和區位優勢,開發民俗文化旅遊產業,打造一條更省力的綠色造富路。

近年來,三村村充分放大區位優勢,優化投資環境,爭取專案落地帶動發展。據悉,總投資5億的中國金融生物質發電專案已正式簽訂合同,5.4億的彎腰樹電站專案將落地該村。

“致富路走得長遠,還在於因地制宜,”談起近一年來的變化,馬成榮滿臉自豪。他說,新一屆村“兩委”班子採取“長短”結合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核桃、石榴、蠶桑等長期作物的同時,通過套種秋豌豆、時令蔬果致富增收,用好傈僳族文化優勢和區位優勢,開發民俗文化旅遊產業,打造一條更省力的綠色造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