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深度解讀:餓了麼收購百度外賣,外賣行業大局已定?

8月21日,多家媒體報導稱,餓了麼收購百度外賣一事已經確定,具體的收購細節包含:百度外賣5億美元出售;此外百度打包一些流量入口資源給餓了麼,作價3億美元。總共收購價格為8億美元,

交易完成後百度占餓了麼股份5%。8億美元中2億美元為現金,餓了麼增發股份3億美元,交易完成後百度占餓了麼股份5%,剩餘3億美元鎖定期為五年。餓了麼官方回應不予置評。

接觸多家無果,為何只有餓了麼是“接盤俠”?

據悉,百度外賣在坐實賣與餓了麼之前,

曾陸續接觸過美團外賣、順豐快遞等多家進行接觸,都未談攏。期間新上任CEO陸奇宣佈百度當下的戰略是ALL IN AI,隨後即出現各相關部門相繼被裁,因此百度外賣、百度糯米這兩項百度的O2O項目也未能倖免。自2017年初以來,百度外賣市場份額不斷下跌,至今僅占13.2%。百度外賣的這一現狀也讓其自身從先前的20億美元的估值最後只賣了個5億美元的白菜價。

餓了麼此次購得美團外賣是偶然,也存在著諸多的必然性。據資料顯示,餓了麼 APP月活人數達3402.0萬人,美團外賣月活人數達2989.7萬人,百度外賣月活人數達1748.9萬人。公開資料顯示,餓了麼和百度外賣重合用戶非常少,僅為1%。餓了麼的這次收購是在市場份額上最大程度的做加法,

並購後餓了麼的市場份額也將超過五成。

而此次百度外賣打包出售的百度糯米與百度的的管道流量(包含百度地圖、百度糯米、手機百度等)也是餓了麼與背後金主阿裡所需要的。美團外賣背靠美團大管道,對到店與到家的流量來源都不缺少。反觀餓了麼從校園起家,以地推帶動app流量,真真需要百度的這份管道流量,用以衝擊更高市場份額。阿裡作為餓了麼的背後金主,

旗下的口碑做著和美團相同的到店O2O形式,也投入了30億美元的重金來傾力打造,此次的收購阿裡有望以百度糯米這塊助力口碑成長。

此次的收購事件,可以說對於餓了麼與百度外賣都是最好較好的結果。餓了麼增加了戰勝美團外賣的籌碼、百度甩掉了“雞肋”輕裝ALL IN、阿裡贏得了戰略佈局,

可謂三方得利。

外賣行業各家皆虧,為何都還在義無反顧的加大投入?

其實群眾迷惑這個問題,就像迷惑為什麼京東這個“虧損王”為什麼能夠上市且活的很好一樣,這是創業者與投資者在虧現在的錢爭取未來的更大空間。對於外賣行業而言,是一個增長異常迅速的朝陽行業。據悉,外賣O2O市場從2014年至今已增長至1200億,而整個餐飲行業的市場規模目前為3萬億,因此即便外賣O2O如此火爆,對於整個大行業的滲透率也不足7%。以現在的增速來看,至2020年外賣O2O的滲透率也只能達到20%,可謂市場非常之大!而年初餓了麼CEO表示:不僅外賣O2O在餐飲行業中的滲透率微乎其微,廣義上的外賣配送應該針對的“萬物”,也就是處餐飲外的任何快送商品。這樣看來,外賣O2O行業真的是剛剛開始,投資者自然不會放棄燒錢來失去這個除電子商務外的新興藍海。

現在外賣O2O市場的兩家巨頭背後是中國最成功的兩家互聯網公司(阿裡與騰訊)對於未來的壓注下碼,誰都不可能輕易放棄,即便處於長期虧損的燒錢補貼狀態下。就像當初中國互聯網人在蠻荒時期不能盈利也依舊堅持,成就了一個又一個世界範圍的互聯網奇跡一般,外賣O2O也是一個持久拉鋸戰。

外賣O2O是否只能是巨頭們的遊戲,新入局者再無機會?

這個問題跟淘寶與京東拉鋸,新入局者能否有機會成功這個問題一樣。這點毋庸多說,事實已經印證:電子商務作為真實需求,依舊是中國互聯網最繁榮的領域。除去淘寶與京東的成功,更有一批公司已經成功上市(如聚美優品、蘇甯易購、國美、凡客、一號店、亞馬遜、蘑菇街、小紅書等等),即便現在入局依然機會十足。

先以中國的電子商務行業為例,只是抛磚引玉。我們觀察便會發現,電子商務行業之所以能夠百家爭鳴是因為各家的發展重心、市場細分各不相同,但凡能夠在自己的細分領域深挖的企業的都能夠取得不俗的成績。對於外賣O2O行業也是如此,它擁有眾多細分領域,更有不同的用戶定位。只要新入局者不定位做美團、餓了麼第二,找准定位就會有機會。

筆者曾在之前的外賣市場可進軍的領域一文中提到,依靠江湖外賣系統提供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創業者可以以最低成本輕鬆完成外賣O2O細分領域創業,以下方向均為藍海,尚有機會。

三四線/鄉鎮市場:這些市場是巨頭們接下來發力的一個方向,但當下入局者可利用現有本地資源、資金以及靈活的商家合作、加盟策略可迅速先入為主的佔領市場。雖然巨頭資金雄厚,但三四線大平臺加盟者受限於當地有限的單量以及較高的抽成無法實現長遠經營,是創業者理想的進軍市場。

國外市場:華人普遍具有相似的飲食習慣,對中餐情有獨鍾,並且飽含愛國情懷。經過適當包裝的國外當地華人主題訂餐平臺只要出現即會大受歡迎,目前較大國家的華人市場還有很多有待開拓,如果你正在國外,可以考慮。

高端市場:高端市場大致包括專供西餐等高端用餐服務,以及上門製作餐等高端上門服務。這些外賣的高端市場雖然受眾較小,但用戶價值潛力巨大。一旦此類用餐人群能夠被平臺聚集,其可挖掘的增值服務價值遠大於平臺所提供的基礎用餐服務產生的價值。眼界較高的投資者可以考慮。

品類細分市場:餐飲的整體市場規模已達數萬億,外賣餐飲的市場也早已在2017年前突破數千億。未來的外賣市場並不止限於餐飲食品以及商超日銷,會向更多形式的商品進行延伸。像鮮花/蛋糕、水果/生鮮、零食/飲品等都可能作為下個增長點進行爆發。

模式創新:對於外賣形式的模式創新,也是一個尚未發掘的巨大市場。眾所周知,現在外賣平臺雖然活躍,但平臺的用戶的留存極地,增值服務拓展性較差。且各大媒體不斷爆出外賣平臺的食品安全問題、塑膠用品垃圾問題、平臺送餐員的送餐安全問題等。如果新興平臺能夠從這些方面著手,說不定可以對外賣行業進行重新洗牌。

此次外賣O2O的巨頭變動只是外賣O2O行業發展伊始的重大事件,而遠非行業的最終格局。藍海也好、“圍城”也罷,外賣這一形式作為市場規模驚人的真實需求正在成為電子商務第二,也終將是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又一次重大變革,感興趣的創業者切莫錯過。

因此即便外賣O2O如此火爆,對於整個大行業的滲透率也不足7%。以現在的增速來看,至2020年外賣O2O的滲透率也只能達到20%,可謂市場非常之大!而年初餓了麼CEO表示:不僅外賣O2O在餐飲行業中的滲透率微乎其微,廣義上的外賣配送應該針對的“萬物”,也就是處餐飲外的任何快送商品。這樣看來,外賣O2O行業真的是剛剛開始,投資者自然不會放棄燒錢來失去這個除電子商務外的新興藍海。

現在外賣O2O市場的兩家巨頭背後是中國最成功的兩家互聯網公司(阿裡與騰訊)對於未來的壓注下碼,誰都不可能輕易放棄,即便處於長期虧損的燒錢補貼狀態下。就像當初中國互聯網人在蠻荒時期不能盈利也依舊堅持,成就了一個又一個世界範圍的互聯網奇跡一般,外賣O2O也是一個持久拉鋸戰。

外賣O2O是否只能是巨頭們的遊戲,新入局者再無機會?

這個問題跟淘寶與京東拉鋸,新入局者能否有機會成功這個問題一樣。這點毋庸多說,事實已經印證:電子商務作為真實需求,依舊是中國互聯網最繁榮的領域。除去淘寶與京東的成功,更有一批公司已經成功上市(如聚美優品、蘇甯易購、國美、凡客、一號店、亞馬遜、蘑菇街、小紅書等等),即便現在入局依然機會十足。

先以中國的電子商務行業為例,只是抛磚引玉。我們觀察便會發現,電子商務行業之所以能夠百家爭鳴是因為各家的發展重心、市場細分各不相同,但凡能夠在自己的細分領域深挖的企業的都能夠取得不俗的成績。對於外賣O2O行業也是如此,它擁有眾多細分領域,更有不同的用戶定位。只要新入局者不定位做美團、餓了麼第二,找准定位就會有機會。

筆者曾在之前的外賣市場可進軍的領域一文中提到,依靠江湖外賣系統提供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創業者可以以最低成本輕鬆完成外賣O2O細分領域創業,以下方向均為藍海,尚有機會。

三四線/鄉鎮市場:這些市場是巨頭們接下來發力的一個方向,但當下入局者可利用現有本地資源、資金以及靈活的商家合作、加盟策略可迅速先入為主的佔領市場。雖然巨頭資金雄厚,但三四線大平臺加盟者受限於當地有限的單量以及較高的抽成無法實現長遠經營,是創業者理想的進軍市場。

國外市場:華人普遍具有相似的飲食習慣,對中餐情有獨鍾,並且飽含愛國情懷。經過適當包裝的國外當地華人主題訂餐平臺只要出現即會大受歡迎,目前較大國家的華人市場還有很多有待開拓,如果你正在國外,可以考慮。

高端市場:高端市場大致包括專供西餐等高端用餐服務,以及上門製作餐等高端上門服務。這些外賣的高端市場雖然受眾較小,但用戶價值潛力巨大。一旦此類用餐人群能夠被平臺聚集,其可挖掘的增值服務價值遠大於平臺所提供的基礎用餐服務產生的價值。眼界較高的投資者可以考慮。

品類細分市場:餐飲的整體市場規模已達數萬億,外賣餐飲的市場也早已在2017年前突破數千億。未來的外賣市場並不止限於餐飲食品以及商超日銷,會向更多形式的商品進行延伸。像鮮花/蛋糕、水果/生鮮、零食/飲品等都可能作為下個增長點進行爆發。

模式創新:對於外賣形式的模式創新,也是一個尚未發掘的巨大市場。眾所周知,現在外賣平臺雖然活躍,但平臺的用戶的留存極地,增值服務拓展性較差。且各大媒體不斷爆出外賣平臺的食品安全問題、塑膠用品垃圾問題、平臺送餐員的送餐安全問題等。如果新興平臺能夠從這些方面著手,說不定可以對外賣行業進行重新洗牌。

此次外賣O2O的巨頭變動只是外賣O2O行業發展伊始的重大事件,而遠非行業的最終格局。藍海也好、“圍城”也罷,外賣這一形式作為市場規模驚人的真實需求正在成為電子商務第二,也終將是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又一次重大變革,感興趣的創業者切莫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