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的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啥?

現在的“房二代”越來越多,很多人甚至都盼望著政府拆遷拆到自家門口好抱補償政策紅利的大腿。

但是往往有的農戶並不瞭解自家房屋被拆遷以後國家要補償自己些啥,只知道要收錢,多了就高興,少了還不樂意。殊不知關於農村房屋拆遷,國家雖然沒有在具體數量上做書面說明,但是根據當地市場的情況來定的賠償也是有據可依的。

按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拆遷方會對屋主進行一定範圍內的補償,2017年農村房屋拆遷補償的標準如下:

第十七條規定: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1)被拆遷的房屋價值補償:一般是按照一平方米多少錢來算的,至於被拆遷的房子到底 值多少錢一般是按照房子的構造和新舊程度來計算的。

(2)周轉費補償:考慮到農戶房子被拆了一時半會兒找不到住處無法安定下來,國家會在每個月給一定的補貼,補貼多少根據你家裡的人口數來定。但是如果拆遷房給你提供了臨時住房那麼周轉費就會被取消。

(3)停產停業損失賠償:如果你的房子是店面或者你因為房子被拆了無法正常從事工作,那麼正常的收入和事業就會受到影響,國家會根據你房屋被徵收前的效益、停產停業期限等因素確定來給予一定的補償。

(4)獎勵性補償:用於鼓勵被農戶積極協助房屋拆遷或者自願遷往郊區或不要求拆遷單位安置住房。

具體費用的簡單運算:

被拆遷的房屋價值估算值=宅基地區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周轉費=搬遷補助費+沒有提供周轉房情況下的臨時安置補助費+超過過渡期限的臨時安置補助費

停產停業損失=停產停業到恢復正常盈利的時間X正常運營時的單位時間收益

獎勵性補償金:視地方經濟水準和拆遷的房屋的市場價而定。

注意:上述內容即供參考,具體內容視地方市場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