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末伏防暑不放鬆,保健養生有講究

作者:內分泌科 徐寧

精彩內容

現已入末伏,代表著由夏入秋,由熱漸冷,陰陽變化的交替點就在末伏這幾天。

末伏的特點是:早晚較涼快,白天陽光依然強烈。防暑降溫不能放鬆,

保健養生也有講究。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看,末伏裡的養生原則。

一、保護心臟

第一,規律生活,養護血管!按時就餐對血管健康非常重要,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食肥甘厚味,多吃利於清潔血管的食物,如富含葉酸的綠葉菜、豆類、富含β葡聚糖的燕麥等。

第二,保證睡眠,最好午飯後可以適當的午睡一會。

第三,少吃生冷,保護胃腸的同時也在保護血管。

二、保護脾胃

1.食物以清補健脾利濕為基本原則

可以適量多吃一些清利濕熱、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可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芡實、山藥、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紅小豆等豆類,也有健脾益氣的功效。

溫馨提示:吃扁豆時一定要煮熟煮透,直到顏色不再翠綠為止,

否則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2.可以利用艾灸的方法養護脾胃

末伏時節,雨水較多,加之天氣仍然很熱,濕熱交蒸,合而為濕熱邪氣。在這個時節,如果脾傷於濕,不僅會出現飲食不化、脘悶嘈雜、噁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等症,還可能為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落下病根。

中醫講“濕氣通於脾”,所以健脾也是末伏養生的重要環節。此時,可利用艾灸的方法養護脾胃,推薦:豐隆、足三裡、脾俞這三個穴位,有化濕、健脾和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的作用。

3、不要過於貪涼,以免損傷脾胃之陽氣

進入末伏時,

早晚氣溫明顯變涼,晝夜溫差逐漸增加,此時,取涼須有節制,切忌猛吹空調、過吃冷飲,以免損傷脾胃陽氣,不利於健康。適量的戶外運動可振奮陽氣,促進脾氣運化,改善胃口。如果進行戶外運動,強度以出微汗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

4、吹空調要把握好“度”

立秋過後,天氣依舊悶熱難耐,人們經常會選擇吹風扇、空調、鋪涼席等方式來降溫。老人、兒童等免疫力較差人群和長期伏案工作的人要注意:空調可設定在25℃至26℃為宜,不要對著直吹,也不要頻繁的進出空調房,減少在電腦前的工作時間。

三、保護機體

1、要合理安排個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時,生活規律,保證適當的睡眠和休息,避免過度疲勞,提高機體對高溫的耐受能力和對“秋老虎”的抵禦能力。

2、此時人體消化功能較差,不宜大量攝入各種肉食以補充夏日的消耗,另外“秋瓜壞肚”,對西瓜等也應該少食,以免損傷脾胃。

好啦,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末伏裡的養生小常識。實際上,在任何季節條件下,預防保健都比治療更為重要,增強自身的體質仍是預防和抵抗疾病的關鍵因素。大家要保持良好的作息規律,飲食定時定量,保持愉快的心情,做到勞逸結合,勿過度勞累,才會對身體有益處。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贊↓↓

立秋過後,天氣依舊悶熱難耐,人們經常會選擇吹風扇、空調、鋪涼席等方式來降溫。老人、兒童等免疫力較差人群和長期伏案工作的人要注意:空調可設定在25℃至26℃為宜,不要對著直吹,也不要頻繁的進出空調房,減少在電腦前的工作時間。

三、保護機體

1、要合理安排個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時,生活規律,保證適當的睡眠和休息,避免過度疲勞,提高機體對高溫的耐受能力和對“秋老虎”的抵禦能力。

2、此時人體消化功能較差,不宜大量攝入各種肉食以補充夏日的消耗,另外“秋瓜壞肚”,對西瓜等也應該少食,以免損傷脾胃。

好啦,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末伏裡的養生小常識。實際上,在任何季節條件下,預防保健都比治療更為重要,增強自身的體質仍是預防和抵抗疾病的關鍵因素。大家要保持良好的作息規律,飲食定時定量,保持愉快的心情,做到勞逸結合,勿過度勞累,才會對身體有益處。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