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慶小面全套絕密配方(附香料比例,紅油製作)

小面面的製作

面的加工方法相比較調味方法要簡單很多。

取中筋麵粉5千克,加入鹽20克、食用堿30克混合均勻,注入清水2-2.2千克,和成質地均勻的堿水麵團,用壓面機壓好麵團,用麵條機做出麵條。取麵條放入沸水中,大火燒開,沸水滾兩滾後撈出麵條,控幹水分,平攤在案板上,先用電風扇將麵條吹涼,再用刷子在麵條上刷上一層薄薄的菜子油拌勻,分成若干份即可。客人點面時,再將一份麵條放入沸水中煮開,撈入碗內,放入調料調味。

重慶小面的調味技術

1

油潑辣子

製作重慶小面,首先我們要煉上好的油辣子,這是製作一碗重慶小面最為重要的一步。製作這款油辣子,需要注意三個細節:一是選擇正確的辣椒,二是要合理配比香料,三是掌握精准的油辣子製作方法。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油辣子的製作技術:

步驟1

加工辣椒。取四川幹二金條辣椒和貴州幹朝天椒各750克混合均勻,待蒸箱上氣後大火蒸10分鐘,取出放涼。二金條辣椒辣度比較適中,但是它的顏色比較紅亮,而且辣椒的香味非常濃郁。而朝天椒主要是增加油辣子的辣度。

步驟2

加工香料粉。取白豆蔻、草果、砂仁、香果、甘草、排草、甘松、陳皮各5克,山柰3克,小茴香、香茅草各8克,丁香、肉豆蔻各2克,

桂皮、八角各15克混合均勻,用粉碎機粉碎成粉,加入孜然粉50克、王守義十三香半盒混合均勻即可。

步驟3

加工白芝麻。取白芝麻500克分批放入燒至六成熱的沙拉油中,小火浸炸至色澤金黃,撈出控油。

步驟4

加工油辣子。1.取一個大炒鍋燒熱,放入純菜子油500克和蒸好的辣椒,微火、不停翻炒,炒至辣椒表皮酥脆時捏起一塊辣椒,用手指輕輕一捏,就可將其捏碎時即可撈出。撈辣椒是加工的關鍵。

撈出一層辣椒放入盆中,撒入一層香料粉,全部撒完後再撒上炸芝麻,將三種原料放入絞肉機內粉碎。2.另起鍋上火,放入純菜子油2500克,燒至三四成熱時,放入大蔥米250克炸香,撈出大蔥米,再下入大蒜米500克炸至其變成淺黃色,第二次下入大蔥米,繼續炸至蒜和蔥變成金黃色,下入處理好的辣椒碎,小火慢慢熬制約15分鐘,關火冷卻即可使用。

2

自調醬油

跟製作酸辣粉一樣,

製作小面我們使用的也是自調醬油。這種醬油是用多種調料熬制而成的,所以香味特別濃郁,比普通的瓶裝醬油更好用。

具體熬制方法:取普通的黃豆醬油3千克、清湯500克、小蔥250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熬10分鐘,過濾料渣即可。

提示:根據地域的不同,大家在試做時也可以加入少許香料,香料配比很簡單:八角、山柰、桂皮、白豆蔻、草豆蔻各5克,香葉、小茴香各2克用紗布包好,放入沸水中大火焯透,撈出晾乾水分,跟醬油一起放入鍋內熬制即可。熬好後將香料包撈出。

3

調料出處

製作小面,需要搭配的調料有很多,比如花椒粉、香辣榨菜絲、醋等,別看都是普通的調料,但對於它們的出產地和初加工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下面給大家列出一個調料產地和加工方法明細表。

4

調料配比

有了調料的選擇,那麼就要掌握它們的搭配比例。因為每個地區的食客口味不同,每份面的用量也不同,這裡給大家提供一組參考比例:

5

澆頭製作

除了麻辣小面外,雜醬面、豌雜面、牛肉麵、肥腸面的澆頭都是需要提前製作的,下面再給大家分享一下澆頭的製作方法。

雜醬澆頭

做法鍋內放入沙拉油5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薑末、蒜末各30克煸炒出香,下入五花肉丁(肥三瘦七)5千克,烹入黃酒30克,中火煸炒至出油,下入甜麵醬50克、郫縣豆瓣醬75克、老抽10克,繼續中火煸炒至肉酥香,倒入骨頭湯中火燜10分鐘,用鹽60克,味精、雞粉各100克,白胡椒粉15克調味,出鍋存放。

牛肉澆頭

做法1.牛肉5千克洗淨,用清水沖漂去血水,切成重約500克的大塊,放入冷水鍋內,下入蔥段、薑片各50克,料酒100克大火燒開,撈出後沖涼,切成2釐米見方的小塊。2.鍋內放入菜子油100克,下入白砂糖250克,小火炒成糖色,加入清水1500克大火燒開。3.另起鍋放入牛油1千克、菜子油2.5千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郫縣豆瓣醬150克不停地煸炒直至將豆瓣炒酥,放入牛肉塊、幹辣椒150克(可以根據食客的嗜辣程度來調整)、花椒50克(可以根據食客的嗜麻程度來調整)、薑片200克炒香,下入香料包(桂皮、八角、砂仁各50克,甘草、香葉、小茴香、草果、山柰各10克,幹山楂25克,丁香5克,香果15克)翻炒均勻,倒入提前加工好的糖色水和骨頭湯(沒過牛肉即可)大火燒開,改小火煨至牛肉軟爛,撈出香料包,用鹽80克,雞粉、味精各100克,白胡椒粉50克調味即成。

肥腸澆頭

做法1.肥腸5千克加入麵粉和白醋裡外搓揉,沖洗乾淨後放入冷水鍋內,下入蔥段、薑片各50克,料酒100克大火燒開,撈出後沖涼,切成長2釐米的段。2.鍋內放入菜子油100克,下入白砂糖250克,小火炒成糖色,加入清水1500克大火燒開。3.另起鍋放入菜子油2.5千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郫縣豆瓣醬150克、拍松的大蒜子500克、薑片200克,不停地煸炒直至將豆瓣炒酥,放入肥腸,烹料酒50克,下入幹辣椒150克(可以根據食客的嗜辣程度來調整)、花椒50克(可以根據食客的嗜麻程度來調整)翻炒出香,下入香料包(桂皮、八角、砂仁各50克,甘草、香葉、小茴香、草果、山柰各10克,幹山楂25克,丁香5克,香果15克)翻炒均勻,倒入提前加工好的糖色水和骨頭湯(沒過肥腸即可)大火燒開,改小火煨至肥腸軟爛,撈出香料包,用鹽80克,雞粉、味精各100克,白胡椒粉50克調味即成。

豌雜澆頭

做法上好的幹豌豆用水浸泡回軟,放入高壓鍋內,加入清水大火加熱至上氣,改小火壓約10分鐘至豌豆內部軟爛但外形完好即可。

提示豌雜面在上桌前,多是將豌雜澆頭和雜醬澆頭配合調味的,二者比例大概是1:1。

重慶小面是目前最流行的小吃之一。曾師傅能夠這麼詳細地介紹小面的製作配方,讓我也很意外,畢竟要想學到正宗的配方,必須是要花錢的。

試做了麻辣小面和牛肉小面的配方後,我認為這篇文章寫得很實在,配方是可行的,大家可以放心試做。尤其是牛肉小面,口味真不錯。不過,每個地區的人可能品嘗小面會有不同的要求,對於曾師傅的配方,

我提出兩點建議:

油辣子的製作配方。整個加工流程都非常好,我個人認為可以在兩個方面進行改良。一是最好將菜子油和動物性油脂,比如牛油搭配使用,這樣熬出來的油辣子香味會更濃郁。二是大蔥米的用量可以加倍。

香料配比很簡單:八角、山柰、桂皮、白豆蔻、草豆蔻各5克,香葉、小茴香各2克用紗布包好,放入沸水中大火焯透,撈出晾乾水分,跟醬油一起放入鍋內熬制即可。熬好後將香料包撈出。

3

調料出處

製作小面,需要搭配的調料有很多,比如花椒粉、香辣榨菜絲、醋等,別看都是普通的調料,但對於它們的出產地和初加工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下面給大家列出一個調料產地和加工方法明細表。

4

調料配比

有了調料的選擇,那麼就要掌握它們的搭配比例。因為每個地區的食客口味不同,每份面的用量也不同,這裡給大家提供一組參考比例:

5

澆頭製作

除了麻辣小面外,雜醬面、豌雜面、牛肉麵、肥腸面的澆頭都是需要提前製作的,下面再給大家分享一下澆頭的製作方法。

雜醬澆頭

做法鍋內放入沙拉油5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薑末、蒜末各30克煸炒出香,下入五花肉丁(肥三瘦七)5千克,烹入黃酒30克,中火煸炒至出油,下入甜麵醬50克、郫縣豆瓣醬75克、老抽10克,繼續中火煸炒至肉酥香,倒入骨頭湯中火燜10分鐘,用鹽60克,味精、雞粉各100克,白胡椒粉15克調味,出鍋存放。

牛肉澆頭

做法1.牛肉5千克洗淨,用清水沖漂去血水,切成重約500克的大塊,放入冷水鍋內,下入蔥段、薑片各50克,料酒100克大火燒開,撈出後沖涼,切成2釐米見方的小塊。2.鍋內放入菜子油100克,下入白砂糖250克,小火炒成糖色,加入清水1500克大火燒開。3.另起鍋放入牛油1千克、菜子油2.5千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郫縣豆瓣醬150克不停地煸炒直至將豆瓣炒酥,放入牛肉塊、幹辣椒150克(可以根據食客的嗜辣程度來調整)、花椒50克(可以根據食客的嗜麻程度來調整)、薑片200克炒香,下入香料包(桂皮、八角、砂仁各50克,甘草、香葉、小茴香、草果、山柰各10克,幹山楂25克,丁香5克,香果15克)翻炒均勻,倒入提前加工好的糖色水和骨頭湯(沒過牛肉即可)大火燒開,改小火煨至牛肉軟爛,撈出香料包,用鹽80克,雞粉、味精各100克,白胡椒粉50克調味即成。

肥腸澆頭

做法1.肥腸5千克加入麵粉和白醋裡外搓揉,沖洗乾淨後放入冷水鍋內,下入蔥段、薑片各50克,料酒100克大火燒開,撈出後沖涼,切成長2釐米的段。2.鍋內放入菜子油100克,下入白砂糖250克,小火炒成糖色,加入清水1500克大火燒開。3.另起鍋放入菜子油2.5千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郫縣豆瓣醬150克、拍松的大蒜子500克、薑片200克,不停地煸炒直至將豆瓣炒酥,放入肥腸,烹料酒50克,下入幹辣椒150克(可以根據食客的嗜辣程度來調整)、花椒50克(可以根據食客的嗜麻程度來調整)翻炒出香,下入香料包(桂皮、八角、砂仁各50克,甘草、香葉、小茴香、草果、山柰各10克,幹山楂25克,丁香5克,香果15克)翻炒均勻,倒入提前加工好的糖色水和骨頭湯(沒過肥腸即可)大火燒開,改小火煨至肥腸軟爛,撈出香料包,用鹽80克,雞粉、味精各100克,白胡椒粉50克調味即成。

豌雜澆頭

做法上好的幹豌豆用水浸泡回軟,放入高壓鍋內,加入清水大火加熱至上氣,改小火壓約10分鐘至豌豆內部軟爛但外形完好即可。

提示豌雜面在上桌前,多是將豌雜澆頭和雜醬澆頭配合調味的,二者比例大概是1:1。

重慶小面是目前最流行的小吃之一。曾師傅能夠這麼詳細地介紹小面的製作配方,讓我也很意外,畢竟要想學到正宗的配方,必須是要花錢的。

試做了麻辣小面和牛肉小面的配方後,我認為這篇文章寫得很實在,配方是可行的,大家可以放心試做。尤其是牛肉小面,口味真不錯。不過,每個地區的人可能品嘗小面會有不同的要求,對於曾師傅的配方,

我提出兩點建議:

油辣子的製作配方。整個加工流程都非常好,我個人認為可以在兩個方面進行改良。一是最好將菜子油和動物性油脂,比如牛油搭配使用,這樣熬出來的油辣子香味會更濃郁。二是大蔥米的用量可以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