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神話傳說中為何妖精修煉千年要化為人形而不是別的?

從幾個角度分析,第一,為什麼妖化為人形妖精修煉為啥,要成仙。人的形態特徵是最接近仙的形態。五仙分為天、地、人、神、鬼。妖精應屬於地仙範疇,修煉者每過一段時間要渡劫,

每渡一劫修行更上一層樓,從妖形到人形直至成仙。第二如果要成仙,人形有最接近仙那麼可能仙法的修行必須靠人形來修煉,設想一下你還四蹄落地呢怎麼修行。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來自人的主觀意識妖精作為人噫想出來的東西,其實是帶有歧視性的。你妖精再厲害不是也要化成人才能活,要想成仙就要更難。

所以,在中國漢代以前神話中,神靈的模樣可以分為三種:野獸形態的神、半人半獸形態的神和人類形態的神。其中以野獸形態的神、半人半獸形態的神居多,比如:伏羲、女媧是人身蛇尾的模樣、炎帝是牛頭人身的模樣、西王母是虎齒豹尾的模樣、四海海神是人面鳥身的模樣。這些神靈身上都帶有鮮明的動物特徵,

這些動物特徵其實正是他們作為神靈的標誌。其中反映出來的是中國人對動物的崇拜心理。與當時的中國人類似的有埃及人,他們信仰的也多是半人半獸或完全獸形的神靈,比如:天空之神荷魯斯是鷹首人身的模樣、死神阿努比斯是犬首人身的形象、歡愉女神是貓首。

與中國人、埃及人相對的是希臘人、北歐人等等,他們信仰的基本上是完全人形的神靈,其中反映出來的是對於人類自身的信心。但這種自信反過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傲慢呢?即他們把人類當成世界上最偉大的生物,連神靈都是模仿人類的樣子創造的。當然希臘神話、北歐神話裡裡面也有不少半人半獸或完全獸形的生物,但這些生物基本上都屬於妖怪類,

是低級的存在。

從東漢末期開始,中國人的精神也從崇拜野獸逐漸轉向了成崇拜人類自身。半人半獸神和獸形神慢慢退出了神話舞臺,一些人形神靈的興起。到了後世人形神靈基本取代了獸形神靈和半人半獸神,成為中國神話世界中的主人翁。

在這種意識形態底下,動物被視為低級的生物,人類被視為高級的生物,而神靈是最高級的生物。當然此時所謂的神靈,代表的是人類理想化的自我。人類想要變成神靈很簡單,只要上升一個臺階即可。相比之下,動物想要變成神靈,就麻煩多了,要上升兩個臺階。它們首先得變成人類,然後再由人類變成神。所以我們看到在很多神話裡面,動物修煉了幾百年、上千年就是為了化成人形。然而這才只是它們通往神靈的第一步而已。

而且就算動物到達了這一步,仍然免不了要受到人類的歧視。將這種歧視表現得最突出的就是《封神演義》。這部小說涉及到了闡教和截教兩個教派的鬥爭,兩個教派雖然都出自于鴻鈞道人門下,但階級成分有極大的差距。其中闡教門人總是罵截教門人為“濕生卵化之輩”。所謂的“濕生卵化”指的就是從水裡面從蛋裡面出生的生物,自然都是一些動物,也就是說截教門人是由動物修煉成人形的。而闡教門人原本就都是人類,所以闡教門人一直打心眼裡瞧不起截教門人。這也是作者許仲琳的觀念,在小說中他把截教門人全部都塑造反派人物。

備註: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然而這才只是它們通往神靈的第一步而已。

而且就算動物到達了這一步,仍然免不了要受到人類的歧視。將這種歧視表現得最突出的就是《封神演義》。這部小說涉及到了闡教和截教兩個教派的鬥爭,兩個教派雖然都出自于鴻鈞道人門下,但階級成分有極大的差距。其中闡教門人總是罵截教門人為“濕生卵化之輩”。所謂的“濕生卵化”指的就是從水裡面從蛋裡面出生的生物,自然都是一些動物,也就是說截教門人是由動物修煉成人形的。而闡教門人原本就都是人類,所以闡教門人一直打心眼裡瞧不起截教門人。這也是作者許仲琳的觀念,在小說中他把截教門人全部都塑造反派人物。

備註: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