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韓國為消除中國的影響,竟把首都名字都改了,還希望中國能理解它

眾所周知,朝鮮半島上的國家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中國的藩屬國,

國王的繼承都需要中國皇帝冊封的。也正是中國的影響,朝鮮半島很多地名都跟中國有著很深的淵源。近代以來,隨著朝鮮半島形成兩個國家,尤其是南邊的韓國越來越希望能脫離中國的影響。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韓國首都漢城改名的故事。

漢城位於漢江兩岸,是韓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歷史上的漢城曾多次更名,但每一次改名都與其民族心態有著重要關係。1392年,朝鮮李成桂在開京(今開城)建立了朝鮮王朝,並遷都漢陽,這裡就是如今的首爾所在地。

前面說了古代朝鮮是中國藩屬國,

李成桂建立李氏王朝之後,為了表達對中國王朝的仰慕和“一心向漢”的決心,李成桂上書朱元璋,請求改名“漢城”。由於漢城位於漢江北岸,根據風水學上的“水北為陽”規定,這座城市又被稱為“漢陽”。

日本佔領朝鮮期間,曾將漢城的名字改為京城,其地位也有原來的直隸府降低到了京畿道的一個郡。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半島後,日軍對漢城的古建築進行了大肆的破壞。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之後,由於種種原因朝鮮半島實行南北分治,這時李承晚在京城地區建立韓國,並將首都改名為“서울”,由於沒有對應的漢字,因此人們還稱其為“漢城”。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漢城城牆是現存古城牆中發揮防禦時間最長久的,

全長近20公里。不過,經過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和解放後城市開發影響,受損較為嚴重。

2005年1月,當時還是漢城市長的李明博在媒體見面會上宣佈,將叫了六百多年的韓國首都“漢城”將改名為“首爾”。一石激起千層浪,為何“漢城”改名“首爾”?李明博當時給出了三個理由:

原因一、“漢城”的中文名字在韓國已經停止使用,目前世界其他國家都按照英文相似的發音來稱呼城市,這與現實不符合;原因二、現在是按照國際標準,“漢城”的名字也應該按照國際標準更改;原因三、“首爾”意思是“首位城市”,這與國家首都很匹配,因此希望中國人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