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之初性本善?歷史上的變態實驗告訴你真相!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三字經》

大家都聽過上面的名句,有的人偏向相信人性本善,有人則認為人性本惡,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歷史上的實驗來告訴大家,到底是善還是惡!

首先怎麼定義善呢?

定義很簡單,但對於我們來說,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利他主義”(altruism)(也就是純粹的善良)是極其困難的。

舉個簡單的施捨乞丐的例子:

你遇到一個瞎乞丐,慷慨施捨了100塊。這是利他主義嗎?

不是。這只算親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ur),你確實做了好事,

但的初衷並不一定為了他人,可能是為了外部的好處(比如你是一個政客,需要親和力)。

如果把這個例子裡所有路人剔除呢?你一個人走在路上,遇到了一個睡著的瞎乞丐,你忽然覺得他好可憐,慷慨地給了100塊。這確實是一項善舉(benevolence),但也不是利他主義。誠然,沒有人知道你做了好事,甚至連瞎乞丐也在打盹兒,對你的舉動毫無感激。但你因為自己的善舉陶醉了3秒鐘,並且在接下來的一天裡都心情愉快。

你獲得了來自自己的獎勵(internal reward)。

而對於真正的純粹的利他主義(pure altruism)來說,即使無法獲得任何來自他人和自己的獎勵,他依舊會選擇善良。也就是說,收益和成本分析(cost and benefit analysis)這一人類最底層的代碼,在純粹的利他主義面前·,是會失效的。

但“純粹的善良”是無法獨立觀測的。因為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或多或少會考慮周圍人的目光,也或多或少會自我感動,當各種動機摻雜在一起,

怎麼來定量人性裡的善呢?

就像格勞孔的蓋吉斯之戒的故事:牧羊人蓋吉斯從巨人身上找到了一枚戒指,發現反著戴戒指就會讓自己隱身。因為沒有任何人可以監視自己,蓋吉斯用這枚戒指的隱身功能引誘王后,謀奪政權,做了損人利己之事。

我們要觀測人性的善和惡,非常需要一枚這樣的戒指,讓被測試的物件在周遭人的眼裡隱身,甚至讓他在自己心裡“隱身”,讓他的決定不會被自我感動所左右。

為了觀測善良,應該去哪兒找這麼一枚戒指呢?

有時候不得不感歎為了做實驗,心理學家能想到多扭曲的招兒。

1981年,Daniel Batson做了一個實驗,試圖來論證利他主義(altruism)的存在。44個心理學系的女大學生成為了觀測對象,每個參與者被單獨關在一個小房間內,接觸到一名叫做Elaine的女性。實驗物件被告知Elaine和她們一樣,也是來參與實驗的。並且自己和Elaine被分配到一組,要共同完成一項壓力測試相關的研究。

但當然啦,Elaine就是托兒(๑¯ิε ¯ิ๑)

在這組二人為單位的實驗(戲)中,Elaine被“隨機”分配到了被測試者,而真正的被測試者,被告知她們被“隨機”分配為實驗的“觀察者”。實驗的內容很殘酷,讓Elaine接受10次電擊,然後測試者進行觀察。介於大部分人都沒有接受過電擊,實驗中的解說員還會貼心地向Elaine介紹一番:疼痛程度大概就是靜電蟄你一下,那種感覺的2-3倍吧。

然後測試開始,第一次電擊結束後,Elaine的表情和體態都會表達出她明顯感覺到不適,第二次電擊後她表達出痛苦異常的猙獰狀態(考驗演員演技的時候到了)。

實驗的解說員(演員二號)就問這是咋回事,Elaine解釋道她小時候騎馬被柵欄電過……解說員表示有電擊創傷的話,你做這個實驗會非常痛苦。但Elaine一臉堅毅說自己要堅持做完。

這個時候解說員會問真正一臉懵逼的測試者一個問題:

“這位同學,要麼你倆換個角色?你代她受幾下電擊?”

這個時候有趣的現象被觀測到了,大部分測試者都會願意置換角色,來代替Elaine受苦,畢竟剛剛看到她的樣子實在是太可憐了,誰都不忍心看下去。

但當實驗的條件發生改變,參與者被問道:“要麼你倆換個角色,你代她受幾下電擊?但如果不願意的話也沒關係,你可以先走,我來看著她被電。”時,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離開,不説明Elaine。儘管在這個選擇下,他們清楚知道Elaine的痛苦還是會繼續,只不過自己看不到而已。

通過這個對照組,我們明白了那些願意代人受過的測試者,大部分的初衷還是為了令自己好受一些,如果可以不用忍受“看別人受刑”這種精神污染,能夠一走了之逃避肉體痛苦,又何樂不為呢?

進行到這一步,似乎我們就要擊碎“善”的這個“偽命題”了。

但Daniel Batson的實驗遠沒有結束,它是個2X2變數的設計:

Batson試圖通過增加測試者對Elaine的同感來喚醒他們的“利他主義”。具體方法如下:在實驗開始之前,讓Elaine和測試者做一套喜好和性格的卷子,寫好後會互相交換看對方卷子的結果,美名其曰“互相瞭解”,為之後的實驗做準備。

這套卷子讓這44名女大學生將在這套卷子裡接收到關於Elaine的資訊(Elaine是個演員,所以她卷子上寫的喜好當然是根據實驗來改變)。其中22人面對的Elaine,是與自己高度相似的——這些測試者看到Elaine的答卷上寫著她愛看自己愛看的雜誌,和自己有著相同的愛好,這會讓她們對Elaine增加共鳴和同感(high empathy)。

而另一組的22人,則面對與自己迥然不同的Elaine(所有的喜好測試題結果與自己的那份卷子答案相反,這會導致測試者對Elaine沒啥共鳴/同感(low empathy))。

加上先前的變數,實驗物件就這樣被分成了4組:

1、和Elaine高度共鳴+如果不幫助Elaine必須看完她受刑

2、和Elaine高度共鳴+如果不幫助Elaine可以回家

3、和Elaine沒啥共鳴+如果不幫助Elaine必須看完她受刑

4、對Elaine沒啥共鳴+如果不幫助Elaine可以回家

最後按照這四組來收集資料“你願意為Elaine挨幾下電擊”,結果如下:

如上圖,有趣的事情就發生啦:當Elaine和測試者擁有高度相似性時,測試者顯示出的行為模式違背了cost and benefit analysis:在可以一走了之的情況下,他們反而更加願意留下來代替Elaine承擔痛苦。

這是不是說明了當我們面對相近的同類時,真的能夠體現出“善良”的一面呢

小編想起即使最認同人性原本自利的亞當斯密,也寫下過:“人,無論被認為是多麼自私,在他的天性中顯然還存在著一些其他本性,它們促使他關心他人的命運,雖然他不可能從他人的幸福中得到任何其他好處。”

人本來就是複雜的動物,去追究本性是善,還是惡,這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打開新聞,每天都能看見喪心病狂的兇殺和溫暖人心的好人好事,你說是好還是壞呢?

它們都是人性組成的一部分。

而真正的被測試者,被告知她們被“隨機”分配為實驗的“觀察者”。實驗的內容很殘酷,讓Elaine接受10次電擊,然後測試者進行觀察。介於大部分人都沒有接受過電擊,實驗中的解說員還會貼心地向Elaine介紹一番:疼痛程度大概就是靜電蟄你一下,那種感覺的2-3倍吧。

然後測試開始,第一次電擊結束後,Elaine的表情和體態都會表達出她明顯感覺到不適,第二次電擊後她表達出痛苦異常的猙獰狀態(考驗演員演技的時候到了)。

實驗的解說員(演員二號)就問這是咋回事,Elaine解釋道她小時候騎馬被柵欄電過……解說員表示有電擊創傷的話,你做這個實驗會非常痛苦。但Elaine一臉堅毅說自己要堅持做完。

這個時候解說員會問真正一臉懵逼的測試者一個問題:

“這位同學,要麼你倆換個角色?你代她受幾下電擊?”

這個時候有趣的現象被觀測到了,大部分測試者都會願意置換角色,來代替Elaine受苦,畢竟剛剛看到她的樣子實在是太可憐了,誰都不忍心看下去。

但當實驗的條件發生改變,參與者被問道:“要麼你倆換個角色,你代她受幾下電擊?但如果不願意的話也沒關係,你可以先走,我來看著她被電。”時,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離開,不説明Elaine。儘管在這個選擇下,他們清楚知道Elaine的痛苦還是會繼續,只不過自己看不到而已。

通過這個對照組,我們明白了那些願意代人受過的測試者,大部分的初衷還是為了令自己好受一些,如果可以不用忍受“看別人受刑”這種精神污染,能夠一走了之逃避肉體痛苦,又何樂不為呢?

進行到這一步,似乎我們就要擊碎“善”的這個“偽命題”了。

但Daniel Batson的實驗遠沒有結束,它是個2X2變數的設計:

Batson試圖通過增加測試者對Elaine的同感來喚醒他們的“利他主義”。具體方法如下:在實驗開始之前,讓Elaine和測試者做一套喜好和性格的卷子,寫好後會互相交換看對方卷子的結果,美名其曰“互相瞭解”,為之後的實驗做準備。

這套卷子讓這44名女大學生將在這套卷子裡接收到關於Elaine的資訊(Elaine是個演員,所以她卷子上寫的喜好當然是根據實驗來改變)。其中22人面對的Elaine,是與自己高度相似的——這些測試者看到Elaine的答卷上寫著她愛看自己愛看的雜誌,和自己有著相同的愛好,這會讓她們對Elaine增加共鳴和同感(high empathy)。

而另一組的22人,則面對與自己迥然不同的Elaine(所有的喜好測試題結果與自己的那份卷子答案相反,這會導致測試者對Elaine沒啥共鳴/同感(low empathy))。

加上先前的變數,實驗物件就這樣被分成了4組:

1、和Elaine高度共鳴+如果不幫助Elaine必須看完她受刑

2、和Elaine高度共鳴+如果不幫助Elaine可以回家

3、和Elaine沒啥共鳴+如果不幫助Elaine必須看完她受刑

4、對Elaine沒啥共鳴+如果不幫助Elaine可以回家

最後按照這四組來收集資料“你願意為Elaine挨幾下電擊”,結果如下:

如上圖,有趣的事情就發生啦:當Elaine和測試者擁有高度相似性時,測試者顯示出的行為模式違背了cost and benefit analysis:在可以一走了之的情況下,他們反而更加願意留下來代替Elaine承擔痛苦。

這是不是說明了當我們面對相近的同類時,真的能夠體現出“善良”的一面呢

小編想起即使最認同人性原本自利的亞當斯密,也寫下過:“人,無論被認為是多麼自私,在他的天性中顯然還存在著一些其他本性,它們促使他關心他人的命運,雖然他不可能從他人的幸福中得到任何其他好處。”

人本來就是複雜的動物,去追究本性是善,還是惡,這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打開新聞,每天都能看見喪心病狂的兇殺和溫暖人心的好人好事,你說是好還是壞呢?

它們都是人性組成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