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真·跨越時代的建築——建造八百年終於完成

70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智人誕生在地球上,從那時起我們就開始搭設無數的建築,時至今日,它們有的依然屹立在地球的某個角落,默默訴說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但是,有一棟建築,

可謂是真·建造了800年,它隨著工程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改進,根據歷代建築師的想法不斷完善,直到21世紀的今天,才算徹底為完成。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比薩斜塔。

夕陽下的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位於義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是該地的標誌與象徵,始建於1174年,

整個建造過程就是一個大寫的艱辛,下面我們一起走進這座鐘樓背後的故事。

1、1174年:塔樓開始建造,設計高度100米左右,八層樓

2、1178年:塔樓建至第三層時,塔身開始傾斜,當年的建築師下令停止建造,等待塔體自然沉降完成後再繼續施工,但直到他死,也沒有再開工。。。。

3、1275年:塔身已經傾斜90多釐米,同年建築師更改設計減輕塔樓自重,開始續建。

4、1284年:塔已建至6層(沒錯,106年就蓋了三層),建築師去世,

建造暫停。

5、1350年:著名建築師托馬索繼續建造比薩斜塔的七、八層,於1350年竣工,歷時117年。

一波三折的建造過程終於結束了,整個義大利人民都送了口氣,然而,當年的他們並不知道,後面還有長達700年的對比薩斜塔的修復等著他們。。。。

比薩斜塔全貌

6、1838年,當年的建築師好奇比薩斜塔的地基形態,

對原本密閉的地基進行了挖掘,導致地基開裂地下水湧入,斜塔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傾斜加劇20釐米,而此前二百多年的傾斜總和不過5釐米。

7、1934年,墨索里尼的工程師們計畫在塔基上開鑿361個小洞並灌入90噸水泥以此穩定塔身,然而結果不盡人意,平衡再次打破,塔更斜了,此後二戰開始,此次工遭致擱淺。

8、1944年:美軍試圖穿過比薩進入地中海,

為避免炮擊,必須炸毀當時城內唯一的高地比薩斜塔,在此千鈞一髮之際,美軍決定保留古跡下令撤退,於是,斜塔就這麼撐過了二戰。然而,塔身還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壞,被比薩自衛隊自己打壞了一根柱子。。。。。(豬隊友???)

比薩斜塔週邊構造精巧的柱子

9、1990年:傾斜突然加速到43釐米,義大利政府關閉了比薩斜塔,並決定在斜塔北側(塔向南傾斜)加600噸鉛塊,希望以此降低塔身的傾斜速度,這回總算是成功了,塔身向北偏回了一英寸。

鉛塊示意圖

10、1993年:工程技術飛速進步,人們決定在塔基四周澆築混凝土,為防止地下湧水,先用液氮對地基進行冷凍處理,然而,意外碰到了塔底的混凝土層,水變成冰體積膨脹,導致混凝土層與塔身分離,也就是說此時的塔,是懸空的。。。冰一融化,塔就開始往下沉。。。

塔身基座分離示意圖

11、1999年:這時候人們著急了,作業還不能第二天交呢,斜塔的事情拖到下一個世紀才解決問題就大條了,於是,人們採取了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法:挖土!把斜塔北側的土挖走,把斜塔慢慢降下來以拉直斜塔。

12、2001年:在21世紀的第一年,比薩斜塔為期828年的建設改造終於完成,塔身變直了38釐米,並重新向遊人開放,到2013年,垂直傾斜又恢復了2.5釐米,經過這通折騰,預計300年內,比薩斜塔不會有坍塌危險。(不知道當年的建築師是不是也這麼想的?)

比薩斜塔所在的奇跡廣場

目前,比薩斜塔所在的奇跡廣場(包括大教堂,洗禮堂,比薩斜塔和墓園)已被列為世界遺產,這座凝聚了八百多年歷代工程師心血的建築,每年吸引100萬以上的遊客前往義大利,你有沒有興趣也去一探究竟呢?

先用液氮對地基進行冷凍處理,然而,意外碰到了塔底的混凝土層,水變成冰體積膨脹,導致混凝土層與塔身分離,也就是說此時的塔,是懸空的。。。冰一融化,塔就開始往下沉。。。

塔身基座分離示意圖

11、1999年:這時候人們著急了,作業還不能第二天交呢,斜塔的事情拖到下一個世紀才解決問題就大條了,於是,人們採取了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法:挖土!把斜塔北側的土挖走,把斜塔慢慢降下來以拉直斜塔。

12、2001年:在21世紀的第一年,比薩斜塔為期828年的建設改造終於完成,塔身變直了38釐米,並重新向遊人開放,到2013年,垂直傾斜又恢復了2.5釐米,經過這通折騰,預計300年內,比薩斜塔不會有坍塌危險。(不知道當年的建築師是不是也這麼想的?)

比薩斜塔所在的奇跡廣場

目前,比薩斜塔所在的奇跡廣場(包括大教堂,洗禮堂,比薩斜塔和墓園)已被列為世界遺產,這座凝聚了八百多年歷代工程師心血的建築,每年吸引100萬以上的遊客前往義大利,你有沒有興趣也去一探究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