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9世紀的這位中國皇帝和日本天皇都奉行節儉,結果卻大相徑庭

19世紀,歐美世界進入工業文明,一直以來最強國力的中國成了一隻待宰的肥肉,意識到這一點的日本搶先發力,明治維新全面效仿西方成為國策。而古老的中國還在沉睡。道光皇帝還在做著明君聖主的美夢,

卻不知國體早已腐爛不堪。

愛新覺羅·旻寧是清朝入關後第六位皇帝,這時候的清王朝正在走衰敗的下坡路,道光帝為了挽回這一局面厲行節儉,這位大家長從自己做起,所穿龍袍都是宮內舊料所制,衣服破了,一定打了補丁繼續穿。

他還規定,除了太后、皇帝、皇后外,妃嬪及宮廷工作人員,非節慶不得吃肉。妃嬪不得使用化妝品,不可穿光鮮的衣服。

但這樣做表面功夫的結果呢,朝廷並沒有因為節儉而多存下銀兩,而且在他在位期間,任用貪贓枉法的官員,使國家再次衰退。

英國發動鴉☆禁☆片戰爭致使清廷割地賠款,大清組訓但凡失地的皇帝不得入太廟,道光是清朝唯一一個遺詔裡表明不入太廟的皇帝。

反觀此時的鄰居日本,年輕軍官看到西方的強盛借機扳倒幕府,明治天皇掌握實權,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頒佈一系列維新舉措誓要將日本帶入工業文明社會,可是積貧積弱的日本缺少大量資金,除了削藩帶來的財政外,天皇也實行了和道光帝一樣的做法,

宮廷內厲行節儉,明治規定全部禮儀從簡,皇家都不穿新衣服,不買首飾。

甚至到了甲午戰爭前夕,天皇每日只吃一頓飯明志,鼓勵全國捐款要造出日本自己的強大海軍。日本國民更是上下一心,官員子女到工廠做女工技工,

日本女子更是為了能為國家捐款跑到南洋賣淫給國家籌錢。結果大家都知道中日甲午海戰,日本一戰成名成為亞洲強國與列強並列。而古老的中國卻被揍趴下,經歷了長達一個世紀的蹂☆禁☆躪。所以說上行下效是一種為君做法,但沒有十足的掌控力也無法做到上下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