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在二戰期間,沒有軍隊去襲擊日本本土?抄日本老窩?

二戰期間,並非沒有想過將戰火擴張到日本本土,不過這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說到偷襲的話,那麼首先要考慮的是,偷襲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如果是為了佔領的話,那麼難度十分的大,畢竟偷襲只能是小股作戰,沒有大量的後方支援,佔領本土就無從談起,更何況日本是一個島國,海洋幾乎就是一層天然的屏障。其次如果是為了逼迫日本投降的話,那麼僅僅用偷襲又不大夠,畢竟日本曾經的態度是寧死不降。

現在就來分析一下打到日本本土的難度。二戰的後期,美國參戰以後就有了相關的作戰計畫。1942年美國就拿下了瓜達爾卡納爾島,將軍隊部署在距離東京三千英里的地方,並且制定了“跳島戰略”。1944年6月塞班島失守之後,東京第一次進入到美軍轟炸機的航程之內。

1944年末的時候佔領了貝裡琉島,美軍又向著東京推進了一千英里。硫磺島戰役的勝利,距離又縮短了750英里。如果能夠到達沖繩島的話,距離就又縮短了一半,下一個攻擊目標就會是日本本土最南端的島嶼了,先打九州,再進攻本州。然而沖繩島戰役之慘烈也是大家都熟知的,

美軍也發現越靠近本土,戰場就會愈加慘烈。美國的陸軍、海軍陸戰隊以及海軍在這場戰役中付出的代價超出預期太多。日軍幾乎就是以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式在打仗,據統計,日軍在沖繩島的傷亡數超過了10萬人。

此外,日軍也在隨時調整著自己的戰略部署。即便美軍在跳島戰略上似乎一直在取得勝利,但是不僅付出的代價巨大,而且並沒有觸及到日軍最核心的地區。日本還控制環太平洋大部分地區,空軍基地在朝鮮半島,中國還有日本北部。

此外,九州也是日本帝國海軍的第12艦隊的基地,

哪裡也有隱藏的900架飛機用於未來的自殺式行動,長崎附近也有自殺式船隻在準備。並且由於美軍的登陸點幾乎是清晰明瞭的,日軍也在瘋狂的備戰,準備魚死網破。這對於美軍來講無疑是不願意付出的代價。

由此可見,進攻本土不僅僅要具備足夠的軍事實力,還有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不過,計畫並沒有因此而停止。真正叫停繼續向本土推進的是德軍的投降以及向廣島和長崎投原子彈,逼迫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

由此可見,進攻本土不僅僅要具備足夠的軍事實力,還有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不過,計畫並沒有因此而停止。真正叫停繼續向本土推進的是德軍的投降以及向廣島和長崎投原子彈,逼迫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