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修船」最大改裝半潛船“創新之路”首航,背後故事話你知

記者 鄺展婷 通訊員于佳林

8月24日,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為中交國際航運有限公司改裝的6.5萬載重噸半潛船“創新之路”開始了她的首航之旅,將運送基礎建設裝備前往在建的巴基斯坦港口,

為“一帶一路”建設貢獻力量。該船由17.5萬噸散貨船改裝而成,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改裝半潛船。

船東好評:裝載適用性強

“創新之路”原船為17.2萬載重噸的散貨船,總長289.08米、型寬45米、型深24.1米。改裝後總長248.43米、型寬48.8米、型深13.5米,最大下潛深度22.5米,入中國船級社(CCS)船級,

由CCS廣州分社執行改建檢驗。

在同級別半潛船中,“創新之路”以載貨甲板長175.44米、寬49米,成為長度最長、寬度最寬的半潛船,具有很好的裝載適用性。據介紹,該船載重量6.5萬噸,相當於可運載“遼寧號”航空母艦的同等重量;可利用面積為8560平方米,相當於2個標準足球場大,至少能容納兩架A380客機停靠。

該船採用的關鍵技術成熟先進,綜合性能優越,具有較強的裝載適用性,屬於半潛船市場的熱門船型,

可運輸大型海上石油鑽井平臺、大型艦船、龍門吊、預製橋樑構件等無法分割吊運且超長超重的設備。

船東高度評價了該改裝專案,認為“創新之路”使中交疏浚船隊結構得到了更新改善、裝備實力得到了極大提升,為中交疏浚實現“打造世界領先的疏浚、環保及海洋產業集團”目標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高效保質:改裝工程既快又好

據介紹,“創新之路”船在黃埔文沖及設計院所上海吉潤船舶設計院、船東中交國際、船檢中國船級社等各方的通力合作下,

僅在8個月內就順利完成了改裝工程。

在改裝過程中,黃埔文沖將船舶中部約40米船體及貨倉區域13.5米以上的結構割除,並進行系統更新、結構加強、塗裝等作業。為了達到改裝後船舶性能的要求,黃埔文沖專案組將改裝重點放在貨艙的改建和設備增加上,增加了壓載艙及液位元遙測等系統,

拆除舊結構8000餘噸,新增結構13000餘噸。

對該改裝項目來說,最大的難度來自過程中的“不確定性”。由於原船船齡較為老舊,圖紙和資料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在對壓載系統進行改造時,專案組發現溢流系統實際效果不達標,工作效率非常低。項目組緊急排查問題原因,通過加大溢流量、增加獨立的透氣管等措施,最終達到了設計效果。

據介紹,這是黃埔文沖為中交國際進行的第一個改裝項目,

在較短週期內出色完成了大規模改裝工程,鞏固了企業品牌,也增強了船東的信心,為今後進一步開展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