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消費結構變化——聚焦個性化與老齡化市場

消費升級的過程既有居民收入增長對於高品質消費的需求,

又夾雜著科技進步與消費人群的變化。從國際經驗來看,美國的50後、60後群體的成長歷程帶動了美國跨世紀的產業變革。對照中國13億人口,富裕的60後步入中老年,富二代的90後開始成為消費的主力軍,其前衛的消費習慣和理念還會進一步影響下一輩的消費偏好。

人口結構、消費人群、消費場景變化,重點是做好細分。真正的人口結構改變了之後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消費市場真正的分野,未來30年,我們將看到80、90後新消費勢力崛起和老年消費暴增,這是存量結構變化與增量數量變化的兩個消費大市場。

日本有四個很重要的消費時代。第一個消費時代以國家為導向,最典型的特徵就是百貨的崛起。第二個消費時代以家庭為導向,

日本家電自由品牌崛起,比如索尼、松下、夏普這些公司,包括汽車產業的崛起都很好的說明了這個時代的特徵。第三個消費時代以個性化消費為導向。一切與個人品牌相關的產業開始大幅度發展,比如說便利店的發展開始超過百貨超市。第四個消費時代是以老齡化為導向,消費結構從年輕人群迅速下滑轉向老年人群,消費增長率由10%左右變為了4.2%左右。

新模式:80/90後的網路、個性化消費

舊模式:50/60後的老齡化健康需求

中國進入到老齡化社會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突破1.3億,

占總人口數量約10%。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健康需求包括多種形態:從日常的生活類用品到日常飲食的健康食品,從醫療保健需求到健康服務需求等,這些都將逐漸的成為消費的常態。

站在後工業化的時代風口,價值投資者需要跟隨消費升級和主力消費人群,尋找消費的新藍海,抓住高成長期的機會。圍繞80/90後消費趨勢和消費習慣,深耕50/60後老齡化的商機,

以品牌和安全為出發點,長期投資能形成強大護城河的好生意和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