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非常1+3第3:學會這一招,你的孩子不是天才也是人才!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潘老師將致力於給大家講1則小故事,然後用3句大白話小結之,以達到言簡意賅、言近旨遠之效果。姑妄謂之“非常1+3”,喜歡就關注“潘老師說”。

潘老師所說:有趣、有料、有道理;

童鞋們所學:無毒、無害、無壓力。

1個小故事:

家長會上,老師在黑板上做了這四道題:

2+2=4,4+4=8,8+8=16,9+9=20。

家長們紛紛說道:“你算錯了一道!”

老師轉過身來慢慢的說道:“是的,大家看得很清楚,最後這道題我算錯了,可是前面我算對了三道題,為什麼沒有人誇獎我,而只是看到我算錯的一道呢?”

老師接著意味深長地說:“家長們,教育的真諦不在於發現孩子錯誤之處,而是賞識他們做得對的地方!”

孩子如此,成人亦是,共勉之。

3句大白話:

第一句:教育的真諦是賞識!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在滿足了生理、安全這些基礎需求之後,人最迫切的需要就是歸屬感、受尊重和自我實現。如果把前者比作人的需要層面的“溫飽階段”,

那麼後者就是人的需要的“小康和富裕階段”。而在當今中國社會,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讓每個家庭都可以完全解決每個孩子在“溫飽階段”的需求,但是像“賞識”這樣的高級別需求,可不是每個家庭或者每個父母和老師都會重視的!要知道:教育的真諦是賞識,賞識教育需要方法!

第二句:賞識的內核是承認差異、允許失敗!

賞識是呵護,是愛

賞識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現象,是這個教育過程中的“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的奧秘的總結。“賞識”體現了父母教孩子說話時的最大奧秘——承認差異;而“成功”則體現了父母教孩子走路時的最大奧秘——允許失敗。相信“教育是慢的藝術”和承認個體差異、包容允許失敗,

作為教育者的父母和老師手中就有了一個“放大鏡”,就會看到孩子更多的優點。其實每個平淡無奇的生命都蘊藏著一座豐富的金礦,只要肯挖掘,一定會得到令自己都驚訝不已的寶藏!

第三句:賞識帶來成功,批評帶來失敗!

賞識帶來成功

賞識教育的特點是關注孩子的優點和長處,發現並表揚,逐步形成燎原之勢,讓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態中覺醒;相反批評教育的特點是死盯孩子的弱點和短處,小題大作、無限誇張,使孩子自暴自棄,在“我是壞孩子”的意念中沉淪。不只是好孩子應該賞識,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適當的賞識是一種正確的愛,也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和讚賞!

最後,要特別注意:鼓勵和讚賞應該針對孩子的表現做“過程性評價”,越具體越好。比如,“你畫的小花花瓣很細緻”比“你真是個畫畫能手”要好的多!

成功的金鑰匙

您還有哪些賞識孩子的技巧,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要特別注意:鼓勵和讚賞應該針對孩子的表現做“過程性評價”,越具體越好。比如,“你畫的小花花瓣很細緻”比“你真是個畫畫能手”要好的多!

成功的金鑰匙

您還有哪些賞識孩子的技巧,歡迎大家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