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京中小學9月1日啟用新教材,語文先學“天地人”再學“a o e”

9月1日,全市小學一年級、初一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制三科將啟用全新的國家統編教材。

按照教育部的計畫,2018年,這三科統編教材將覆蓋小學、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義務教育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語文:先識字 再學拼音

翻開小學語文新教材,原本佔據第一課的“a o e”被“天、地、人、你、我、他、金、木、水、火、土”取代,9月1日上小學的孩子們,將先認漢字再學拼音。

語文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解釋,此舉是為了幫助孩子們建立對漢字原初的感覺,把漢語、漢字擺回到第一位置,強調拼音只是輔助學漢字的工具,進一步激發孩子認字讀書的興趣。

在降低學習中文拼音難度的同時,小學低學段的認字量也有所減少。

語文低學段原來認字量是1800字,現在減少到1600字;以前要求全部會讀、會寫、會認,現在強調多認少寫,1600個字裡會寫一半就可以了。

小學語文增加中華傳統文化分量,古詩文增加。

古詩文篇幅上,小學增至129篇,占選文總體數量的30%左右,初中有132篇。

《語文》新教材中小學階段有兩篇魯迅的作品,如《少年閏土》,初中階段有7篇,

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數量與過去相比是差不多的。

注重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主治不讀書。

注重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統編教材中,課文數量減少,但衍生閱讀量大增。

教學上也改變以往只注重精學精講的方式,精學的同時還要注重默讀、流覽等。小學語文還安排了“親子閱讀”,讓孩子和大人一起讀書。初中則安排名著導讀、古詩文誦讀,“統編新教材主治不讀書、少讀書。

”溫儒敏說。

歷史:講述釣魚島歷史淵源

減死記硬背,增以史鑒今。

歷史常被學生詬病為“死記硬背”的內容少了,引導學生以史鑒今的內容多了。

翻開教材,以往課後練習都是選擇、填空、名詞解釋等,新統編教材的課後習題改為賞析、分辨、比較、綜合等類型的課外活動。

同時教材還注重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國家主權和海洋意識教育、國際理解教育,以史實為依託講述西藏、新疆、臺灣及附屬島嶼釣魚島、南海諸島等作為我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淵源。

道德與法治:數十部法律法規進教材

道德與法制以生活主題整合和編排學習內容,

依據與生活的緊密程度,由近及遠地圍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國家、世界編排內容。

道德與法制注重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不僅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等內容,還突出革命教育教育。

法治知識課程也進入義務教育課堂。小學六年級、初二年級道德與法制課程設置法治教育專冊,系統講授憲法等知識。道德與法教材中,小學涉及30多部法律法規,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規、6部條例和司法解釋。

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規、6部條例和司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