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何看待青年一代不同的藝術風格?

其實美術史就是這樣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我是強烈地支持學生和年青一代的創新,我在教學生的時候,誰要是畫得像我的風格,我就給他低分。我孩子現在的寫實風格,我覺得是受我影響太深了,

我一直鼓勵她要轉變,而且要像美國當地的同學學習。

如何帶孩子看美術館

先帶他去看,因為孩子一開始對美術館也沒多大興趣,你經常帶他去看,慢慢他就喜歡了。先去看,這是第一步是最重要的。接下來如果到一定時間,他感興趣了,你自己也要讀一讀有關藝術方面的書,自己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然後跟孩子有一個互動。

看美術館,應該是所有的風格所有的門派都要去學習,

不是專挑自己喜歡的,當然碰你自己喜歡的多看兩眼那是可以的,但是不應該挑三揀四的,有些不看,有些看,這樣並不是很好。

如果是生活在紐約,那對孩子來講就太幸福啦,因為紐約有很多博物館,MOMA ,大都會博物館,

現代博物館……但是我所知道的有很多華人家長從來沒有去過這些博物館,這是非常遺憾的。

小孩子不要太早受到素描訓練

小學生我覺得不要先學素描,我學畫時從14歲開始的,那時候孩子的心智各方面成熟了,進步就會比較快。早期的時候不要讓他受像中國這種大學的這種素描訓練,這個反而對孩子的天份是一種損傷。

參加一些興趣班,讓他在班裡孩子與孩子之間有互動,

遊戲。可以隨便他怎麼畫,讓他塗鴉,讓他對色彩,對線條有興趣,對這個視覺的圖像有興趣就行啦。老師只是鼓勵,這是比較正確的方法,千萬不要讓他在小學的時候就學什麼素描,造型這些東西,這些都是有害的。

學習藝術也要重視文化基礎,鼓勵孩子進行多種探索

如果認定了孩子要學藝術,也千萬不要耽誤孩子的學習,文化課基礎是非常重要的,即便是做藝術,

將來是專業的藝術家。他也要有強大的文化課基礎,人文基礎,這個很重要。

現代藝術對繪畫的造型基礎,要求已經不太一樣啦,現在有很多西方的藝術家並沒有像我們中國學生那樣強大的造型能力,給人畫什麼都很像。它希望藝術家不講這個,它主要講的是創意,所以是不是對孩子有很高的基礎訓練的要求,這個並不一定,現在美術學院的教學是有嚴重問題的。我曾經在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當過院長,

我當時當院長的初衷、我的理想是把教學的體制改一下,但是阻力很大,做不到。

我是提倡學生進行各種各樣的探索的,完全不要像老師,也不要像教材規定的那樣,要有新的構想,都是應該鼓勵的。

歡迎關注“小多童書(ID:xiaoduoui)”瞭解更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