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平邑南部有個鄉鎮叫鄭城,原來是鄭玄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將其避難之地命名為“鄭城”!

鄭玄,字康成,東漢儒家學者,中國著名經學家之一。

北海高密縣(今山東高密市)雙羊鎮後店村人。生於順帝永建二年(西元127年),卒於獻帝建安五年(西元200年)。他一生不慕名利,不倚權勢,潛修學問,遍注群經,融會貫通今古文經學,有“經神”之稱。他是漢代最大的“通儒”,其經學成就及由其學術而形成的學派後世稱之為“鄭學”或“通學”。

山東高密正是因在此誕生了一位著名的經學家——鄭玄而名聲鵲起。《太平御覽》卷一八零,引《郡國志》:“密州高密西有鄭玄宅,

亦曰鄭城,玄後移葬於屬阜,墓側有稻田萬頃。”無獨有偶,在平邑縣城南50裡也有一個鄉鎮名叫鄭城。正如鄭樵在《通志》說:“康成故里近稻城,亦曰鄭城,此亦雲而者,以康成當居此得名,如高密之鄭城也”。《後漢書》中杜預曰:“南城縣,哀十四年,司馬葬丘輿”,“縣西北有輿城”。《平邑縣誌》有關於鄭玄衣冠塚的記載:“鄭玄衣冠塚,位於鄭城鎮康成莊,封土高3米,直徑10米。南城山西南麓有‘康成石室’遺跡,
迤北10公里有鄭城,因鄭玄曾居於此而得名。死後人們感其功德,葬衣冠塚于鄭城北1.5公里處松林村東嶺”。可見,平邑縣的“鄭城”地名的由來也與鄭玄有著密切的關係。本文現就平邑鄭城與鄭玄這一淵源關係作一考證,敬祈方家學者不吝賜教。

鄭玄年少時,曾做過收稅小吏。但他痛恨黑暗的官場生活,於是立志於學。他天性篤實,不尚虛榮,博涉經史,孜孜以求。《太平廣記》卷215引《玄別傳》記載:十一二歲的時候,

他曾隨母親到外祖家做客,在座的十多位客人都衣著華美,個個誇誇其談,顯得很有派頭。唯獨鄭玄默默地坐在一旁,似乎身份和才學都趕不上人家。其母見狀,感到面上無光,便暗示他不要懦弱,要顯露☆禁☆點才華,表現點闊綽。鄭玄卻不以為然,說這些庸俗的場面,“非我所志,不在所願也”。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爆發。漢獻帝初平二年(西元191年),

黃巾軍攻佔青州。鄭玄便離開高密,逃到徐州避亂。此時,徐州牧為陶謙。他聽得鄭玄到來,極為歡迎,以師友之禮相接待。鄭玄把自己安頓在南城之山棲遲岩下的一所石屋裡,夜以繼日,孜孜不倦地研究儒家經典,注釋《孝經》。南城又名南武城,現在的鄭城當時就屬於南城。它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化名城。《春秋·襄公十九年》: “城武城”。《杜注》:“泰山南武城縣”。《輿地志》:“南武城縣,子遊為宰者也。
”戰國時被齊國佔有,西漢置南城縣,《史記》稱南武城,《後漢書》稱“南城”。參照《古今地名對照表》可以得知,現在的鄭城、魏莊等地都屬於西漢所設置的南城縣。

鄭玄避於南城後,仍以辦學堂,宣導教育為要任,帶領廣大農民興修水利,深受當地人的尊敬與愛戴。有關鄭玄避難於南城的史實,我們還可以從其他歷史典籍中獲悉。《經義考》雲:“南城山西上可二裡所,有石室焉,周回五丈,俗雲是康成注《孝經》處”。鄭玄在其所著的《孝經序》中說:“僕避難於南城,棲息於岩石之下,念昔先人餘暇,述夫子之志而注孝經”。《中國古代地名大詞典》中也有對南城山描述:“南城山在山東費縣西南八十裡,即曾子葬父處,亦名曾子山,又名毓秀山,論衡所謂南城之塚也,山有康成石室外,鄭康成遭黃巾之亂,客於徐州,注孝經於此”。《太平御覽》●卷四十二◎地部七O河南宋鄭齊魯諸山△南城山中對鄭玄避難南城的事蹟有著詳盡的敘述:“鄭玄漢末遭黃巾之難,客於徐州。今《孝經序》,鄭氏所作。其序雲:僕避於南城之山,棲遲岩石之下,念昔先人餘暇,述夫子之志而注《孝經》。蓋康成微遜時所作也。今西上可二裡所,有石室焉,周回五丈。俗雲是康成注《孝經》處也”。

從以上典籍中可以看出,眾多有關鄭玄避難南城的記載都提到一個石室,即康成石室,石室的遺跡在今平邑縣南武城故城西南南城山,為一石灰岩溶洞,面積約5平方米,除康成石室外,當地還保有一注經台,光緒二十二年《費邑古跡考》記載,“注經台在蒙山前武安村之東南”。注經臺上曾建有行宮,光緒《費縣誌》載:“乾隆三十年,聖駕南巡,二月初三日,奉皇太后鑾輿駐蹕榮安營,是營後改為注經台行宮”。注經台及行宮遺跡現已不存,曾在其址附近發現碑刻一通。碑呈長方體,平首,高1.8米,寬0.7米,厚0.2米,陰刻隸書“注經台”三字,字徑0.3米。碑刻無紀年落款。何人何時所立,現不能確認。此碑現在平邑縣博物館保存。從現在的地理位置上看,魏莊和鄭城接壤,都在西漢南城縣的轄區。而鄭玄避難于南城時,主要的活動範圍就在這個地區。

漢獻帝建安元年(西元196年),黃巾起義平息。鄭玄自南城(今平邑縣鄭城一帶)返回高密。建安5年(西元200年),袁紹與曹操會戰於官渡。袁紹為壯大聲勢,爭取民心,逼迫鄭玄隨軍,鄭玄無奈,只好帶病而行。行軍到元城(今河北大名縣境),鄭玄病情加重,同年六月病逝於該縣,享年74歲。鄭玄死時正處於戰亂之際,所以葬禮從簡,最初葬於劇東(今山東益都境內),後又歸葬于高密縣西北50裡劉宗山下的厲阜。現在此地仍存有唐代墓碑和鄭玄祠廟。

鄭玄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將其避難之地命名為“鄭城”,亦名“鄭司農城”。並將其衣冠葬于鄭城鎮康成莊西北的松林村東嶺,原名“鄭玄墳”,後訛傳為“鄭仙墳”。此墓系黃沙土堆築,在“文革”後期,被夷為平地,成為農田。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鄭玄為避黃巾之亂,於西元191年避難于平邑縣鄭城一帶,一直到西元196年才離開此地返回高密。在鄭城的5年中,他以注釋《孝經》為主,兼作其他學問,留下了許多文物古跡。自然,“鄭城”的由來也與他有著密切的關係。 

作者:孟君,現為平邑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鄭玄在其所著的《孝經序》中說:“僕避難於南城,棲息於岩石之下,念昔先人餘暇,述夫子之志而注孝經”。《中國古代地名大詞典》中也有對南城山描述:“南城山在山東費縣西南八十裡,即曾子葬父處,亦名曾子山,又名毓秀山,論衡所謂南城之塚也,山有康成石室外,鄭康成遭黃巾之亂,客於徐州,注孝經於此”。《太平御覽》●卷四十二◎地部七O河南宋鄭齊魯諸山△南城山中對鄭玄避難南城的事蹟有著詳盡的敘述:“鄭玄漢末遭黃巾之難,客於徐州。今《孝經序》,鄭氏所作。其序雲:僕避於南城之山,棲遲岩石之下,念昔先人餘暇,述夫子之志而注《孝經》。蓋康成微遜時所作也。今西上可二裡所,有石室焉,周回五丈。俗雲是康成注《孝經》處也”。

從以上典籍中可以看出,眾多有關鄭玄避難南城的記載都提到一個石室,即康成石室,石室的遺跡在今平邑縣南武城故城西南南城山,為一石灰岩溶洞,面積約5平方米,除康成石室外,當地還保有一注經台,光緒二十二年《費邑古跡考》記載,“注經台在蒙山前武安村之東南”。注經臺上曾建有行宮,光緒《費縣誌》載:“乾隆三十年,聖駕南巡,二月初三日,奉皇太后鑾輿駐蹕榮安營,是營後改為注經台行宮”。注經台及行宮遺跡現已不存,曾在其址附近發現碑刻一通。碑呈長方體,平首,高1.8米,寬0.7米,厚0.2米,陰刻隸書“注經台”三字,字徑0.3米。碑刻無紀年落款。何人何時所立,現不能確認。此碑現在平邑縣博物館保存。從現在的地理位置上看,魏莊和鄭城接壤,都在西漢南城縣的轄區。而鄭玄避難于南城時,主要的活動範圍就在這個地區。

漢獻帝建安元年(西元196年),黃巾起義平息。鄭玄自南城(今平邑縣鄭城一帶)返回高密。建安5年(西元200年),袁紹與曹操會戰於官渡。袁紹為壯大聲勢,爭取民心,逼迫鄭玄隨軍,鄭玄無奈,只好帶病而行。行軍到元城(今河北大名縣境),鄭玄病情加重,同年六月病逝於該縣,享年74歲。鄭玄死時正處於戰亂之際,所以葬禮從簡,最初葬於劇東(今山東益都境內),後又歸葬于高密縣西北50裡劉宗山下的厲阜。現在此地仍存有唐代墓碑和鄭玄祠廟。

鄭玄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將其避難之地命名為“鄭城”,亦名“鄭司農城”。並將其衣冠葬于鄭城鎮康成莊西北的松林村東嶺,原名“鄭玄墳”,後訛傳為“鄭仙墳”。此墓系黃沙土堆築,在“文革”後期,被夷為平地,成為農田。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鄭玄為避黃巾之亂,於西元191年避難于平邑縣鄭城一帶,一直到西元196年才離開此地返回高密。在鄭城的5年中,他以注釋《孝經》為主,兼作其他學問,留下了許多文物古跡。自然,“鄭城”的由來也與他有著密切的關係。 

作者:孟君,現為平邑縣委宣傳部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