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盤點中國空軍九大經典戰例:擊落U

原標題:盤點中國空軍九大經典戰例

經典戰例之一:高炮部隊擊落F-51型飛機

時間:1949年12月27日地點:寧波

1949年12月27日8時許,國民黨空軍出動美制F—51型機和B—25型機各2架,以3000米的飛行高度,從兩個方向直飛寧波靈橋。當距我炮群6000米時,高炮13團第1、3營對準目標猛烈開炮,當即擊落F—51型機1架、擊傷B—25型機1架。

這是高射炮兵部隊首次擊落F—51型機。這次戰鬥極大地鼓舞了防空部隊的士氣。

F—51型機機長9.82米,翼展11.28米,是單台液冷活塞式發動機飛機,全重5500公斤。主要用於對地面支援和威力偵察,

可作超低空掃射和大角度俯衝投彈。最大時速720公里,巡航時速390公里。實用升限10144米。帶副油箱時最大航程3300公里不帶副油箱時1560公里。帶副油箱時活動半徑1500公里,不帶副油箱時680公里。續航時間4—8小時30分,載彈量908公斤。

我防空部隊在國土防空作戰中共擊落國民黨空軍美制該型機3架。1950年3月3日和1952年3月22日,高炮3團、532團在廣州和汕頭地區分別擊落P—51型機和F—51型機各1架。。美帝國主義把它的空中飛賊命名為“實利”,

表明他是要用這種間諜飛機大量竊取他國軍事情報,以便在他發動的侵略戰爭中大撈一把“實利”。這就是U—2飛機名稱的來歷。

自第一個U—2間諜飛機中隊設立於1956年1月,停駐在美國內華達州的一個空軍基地後,即由美國全國航空顧問委員會直接指揮,為了掩人耳目,名之曰“第一臨時氣象實驗中隊”。同年5月,美國全國顧問委員會宣佈把他的“氣象實驗”活動擴大到歐洲,

派遣U—2飛機入駐在美國和德國領土上的美國空軍基地。與此同時,還在土耳其亞達那附近和日本東京附近設置了U—2間諜飛機活動基地。這就是說,從這時起,美國開始利用U—2飛機進行全球性的偵察間諜活動。當時,以日本為基地的U—2飛機共有6架,藉口在日本進行“氣象實驗”,把其飛行的範圍擴大,向北深入到鄂霍次克海,向南及于黃海,包括中國大陸沿海。
那時,一般人都相信U—2飛機真的是搞“氣象實驗”,但各國軍事首腦和情報機構都無不對其詭秘的行蹤備加注視,高度警惕。

美帝國主義自從1950年霸佔我國領土臺灣後,一直在派遣其偵察飛機侵入我國大陸沿海一帶。為了遏制美蔣的軍事挑釁活動,我人民解放軍空軍防空部隊不斷加強防空力量,曾於1959年10月7日擊落蔣匪幫RB—57D型高空偵察機一架,於1961年8月2日擊落蔣匪幫RF—101高空偵察機一架,

于同年11月6日擊落P—2V夜間偵察機一架。接二連三的空戰勝利,有力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但是敵人並不因此甘休,在臺灣方面60年代初期蔣介石叫喊要“反攻大陸”,臺灣海峽戰雲密佈的嚴峻軍事鬥爭形勢下,原有幾種偵察機均遭失敗厄運之後,又投入了最優良的U—2高空偵察飛機。由於U—2飛機飛行高度一般都在2萬米以上,故一般的戰鬥機、高射炮對它都無能為力。前蘇聯1961年在遠東地區所擊落的一架U—2偵察機,便是用地空導彈打下來的。為了使防空部隊有效地對付U—2飛機,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在當時國家財政十分緊張,人民生活極度困難的情況下,毅然決定引進並裝備了第一支地對空導彈部隊——代號543部隊。這支特種部隊從組建之日起,便“隱姓埋名”,全體幹部戰士嚴格限制與外界直接聯繫。一律穿便裝,長年隱蔽在人煙稀少的荒山峽谷,對外的名稱是“地質勘探大隊”。這支神出鬼沒的部隊不負黨中央、中央軍委和全國人民的期望,終於在1962年9月9日這天上午,第一次在江西向塘地區上空,以3發導彈一舉擊落美制U—2間諜飛機一架。勝利來之不易,人們歡欣鼓舞的心情自不待言。

我呢?此時正心事重重,更是顧不上興奮,因為沒有找到攝影記者,心裡一直在犯愁弄不到照片資料可怎麼辦。這時,空司科研部的王處長隔座向我打招呼。我把沒有找到攝影記者的苦惱告訴了他,請他幫助想想辦法。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說:“我帶了相機,我可以幫你照。”我一聽,高興地連聲說道:“這太好了,太好了。你可真是救了我的駕呀!”

他說:“不過照相機不太好,可能照片品質不太行。”

饑不擇食,慌不擇路。我說:“那不要緊,只要能照出來就行。”

揭開飛行員不跳傘之謎

兩個多小時的飛行之後,飛機到達了目的地——江西向塘機場。飛機降落後,從低溫的機艙裡乍下飛機只感到一陣熱浪撲面而來。這時的江西還是夏天般的炎熱。我想掏出手絹擦一擦臉上的汗水。這才發現,原來我匆忙中除了文件包以外,換洗衣服、毛巾牙刷,甚至連一塊手絹都沒有帶來。一時買不到,只好忍受,別無他法。

已是中午時分。但首長們下了飛機顧不上吃飯,便直接乘車奔向敵機墜毀地點察看現場。敵機墜毀在一片稻田裡,大大小小的殘骸散落了好幾平方公里的範圍。根據殘骸的狀態,專家們判定,敵機是左機翼和機尾被導彈擊中,飛機失去控制而撞地爆炸。在一塊有水的稻田裡,看到了敵機飛行員墜地時砸出的一個深坑。飛行員已死亡。在南昌一家醫院裡看到了飛行員的屍體。在離飛行員墜地地點約50米處發現了飛機的座椅,其一半深陷在稻田的泥裡。根據這一情況,專家們分析:敵機是在2.2萬多米的高空被擊中的,假若不是飛機前部被擊中或飛行員被直接擊中,飛行員是完全有機會跳傘的;但是,這名飛行員並沒有能夠跳傘。專家們仔細檢查座椅後發現,飛機座椅底部根本沒有裝備用於彈射座椅和飛行員的“炮彈”,因而飛行員無法跳出座艙。座椅下面不裝“炮彈”這是十分罕見的。為什麼不裝備彈射“炮彈”呢?專家們當場向大家作出解釋:美國和臺灣的軍方為了保守U—2偵察機的一切機密,不准飛行員在飛機被擊落後還繼續存活,以免被俘之後洩露機密。

U—2飛機飛行員都是經過嚴格挑選和特殊訓練的。臺灣蔣介石集團為了替美國搜集我國大陸沿海的軍事情報,於1960年下半年專門挑選了一批校級軍銜的飛行員派往美國接受U—2飛機駕駛訓練,並購進兩架U—2飛機,在臺灣桃園基地成立第35飛行中隊。這個中隊名義上直屬蔣軍空軍情報署,實際上作戰、訓練全由美國人員負責。飛行員的待遇高於一般飛行員一二倍。但人人都必須宣誓效忠“党國”。可是,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党國”對他們竟是如此的殘酷、狠毒!

當天晚上,新華社播發了擊落U—2間諜飛機的重要消息。

就是這樣一條短短的深藏奧秘的消息,卻像一次原子彈爆炸一樣,震動了全國和全世界。我國政府“就美國主使U—2間諜飛機侵犯我國事件向美國政府提出最強烈抗議”。首都各界舉行盛大集會慶祝我軍擊落U—2飛機的重大勝利!周恩來總理和賀龍副總理、陳毅副總理,羅瑞卿、彭真等党和國家領導人都出席了大會。全國各省市都召開了群眾大會。與此同時,世界許多國家的政府和社會輿論都以各種方式揭露和譴責美國甘迺迪政府的戰爭政策。

但在當時和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並不知道我軍已有了地對空導彈部隊,更不知道這架U—2飛機是被我軍的導彈部隊擊落的。(林毅)(素材由空軍政治部宣傳部提供,新華軍事整理)

經典戰例之九:首殲“鬼怪式”

時間:1967年4月24日地點:廣西某地

一九六七年四月二十四日,兩架美國最先進、也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F-4“鬼怪式”戰鬥機,被我人民空軍一舉擊落,葬身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土上。

“鬼怪”來襲

四月二十四日這天,廣西某地陽光明媚。在空軍航空兵某機場飛行員戰鬥值班休息室裡,飛行員們正在研究打F-4的戰術。中隊長宋義民說:“F-4又名‘鬼怪式’,英文的意思是一種令人恐懼的東西。最大速度可達音速的二點三倍,有先進的機載雷達,能帶四至六枚麻雀Ⅰ或響尾蛇空對空導彈。近兩年來,F-4已先後侵入我國海南島、雲南馬關地區挑釁,偷襲我機。我們要接受兄弟部隊的經驗教訓,既要敢於以劣勝優,又要在戰術上重視它。要隱蔽奇襲,想辦法和F-4纏在一起,進行短兵相接的近戰格鬥。”

突然,“叮叮叮……”指揮所與休息室的直通電話急促地響了。指揮所命令宋義民等四機進入一等。飛行員奔向各自的飛機。隨著一發綠色信號彈升起,四架飛機象離弦的利箭,吼叫著騰空而起,直往東南戰區飛去……

短兵相接

“01,敵F-4兩架侵入我國領空,已被我高炮部隊擊落一架,另一架正在你右前方二十五公里,繼續向我境內飛行。航向一百六十度、高度二千米、速度一千公里,準備戰鬥。”地面指揮員向飛行員發出了命令。宋義民立即指揮戰友調整空中戰鬥隊形,組織搜索警戒。情況顯示板上、螢光屏上敵機的航跡在不斷地向我境內延伸。突然,二號機趙廣江大聲報告“右前方發現一架敵機。”指揮員拿起話筒:“跟上去,狠狠打!”隨即一號機、三號機、四號機都發現了目標,在長機宋義民的指揮下,三架飛機加大油門一齊向敵機撲去。

F-4有先進的機載雷達,可以搜索和跟蹤飛機前半球一百二十度範圍內的空中目標,探測距離最遠可達八十餘公里,但由於我機採取了大速度大角度快速接敵的戰術,在我機靠近之前,它並未發現我機。當剛剛被我地面高炮打得驚魂未定的F-4飛機駕駛員發現我機時,我機已左右夾擊將其團團包圍,使之陷入欲反擊不成,欲加速逃跑已來不及的困難境地。敵機並不甘心束手就擒,一面猛收油門減小速度,一面作小角度上升轉彎,企圖使我機在大速度追擊中處置不及沖到他的前面,爾後乘機對我實施導彈攻擊。敵人的這一花招及時被我飛行員識破了。敵減速我減速,敵上升我上升,始終緊追不捨。敵機見這招不成,於是使盡全身解數妄圖伺機逃跑,一是拚命作小角度大速度蛇形機動,破壞我機的跟蹤瞄準;二是下降高度鑽山溝,從高度兩千下降至一千二百米,緊貼山頭飛行,向我國境外逃跑。

三分鐘結束戰鬥

我四架飛機密切配合,緊追不放。兩個飛行員抓住機會先後七次向敵開炮,把敵人打得驚恐萬狀。宋義民乘敵機轉彎的瞬間,瞄準敵機一記猛烈射擊,打得敵機當即著火,拖著一股濃煙墜入了北部灣。

“打掉了!打掉了!”宋義民興奮地向地面報告。從兩架“鬼怪式”飛機侵入我國國境到被我全部擊落,前後僅三分鐘,這是多麼快的戰鬥節奏!(王德華)(素材由空軍政治部宣傳部提供,新華軍事整理)

便是用地空導彈打下來的。為了使防空部隊有效地對付U—2飛機,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在當時國家財政十分緊張,人民生活極度困難的情況下,毅然決定引進並裝備了第一支地對空導彈部隊——代號543部隊。這支特種部隊從組建之日起,便“隱姓埋名”,全體幹部戰士嚴格限制與外界直接聯繫。一律穿便裝,長年隱蔽在人煙稀少的荒山峽谷,對外的名稱是“地質勘探大隊”。這支神出鬼沒的部隊不負黨中央、中央軍委和全國人民的期望,終於在1962年9月9日這天上午,第一次在江西向塘地區上空,以3發導彈一舉擊落美制U—2間諜飛機一架。勝利來之不易,人們歡欣鼓舞的心情自不待言。

我呢?此時正心事重重,更是顧不上興奮,因為沒有找到攝影記者,心裡一直在犯愁弄不到照片資料可怎麼辦。這時,空司科研部的王處長隔座向我打招呼。我把沒有找到攝影記者的苦惱告訴了他,請他幫助想想辦法。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說:“我帶了相機,我可以幫你照。”我一聽,高興地連聲說道:“這太好了,太好了。你可真是救了我的駕呀!”

他說:“不過照相機不太好,可能照片品質不太行。”

饑不擇食,慌不擇路。我說:“那不要緊,只要能照出來就行。”

揭開飛行員不跳傘之謎

兩個多小時的飛行之後,飛機到達了目的地——江西向塘機場。飛機降落後,從低溫的機艙裡乍下飛機只感到一陣熱浪撲面而來。這時的江西還是夏天般的炎熱。我想掏出手絹擦一擦臉上的汗水。這才發現,原來我匆忙中除了文件包以外,換洗衣服、毛巾牙刷,甚至連一塊手絹都沒有帶來。一時買不到,只好忍受,別無他法。

已是中午時分。但首長們下了飛機顧不上吃飯,便直接乘車奔向敵機墜毀地點察看現場。敵機墜毀在一片稻田裡,大大小小的殘骸散落了好幾平方公里的範圍。根據殘骸的狀態,專家們判定,敵機是左機翼和機尾被導彈擊中,飛機失去控制而撞地爆炸。在一塊有水的稻田裡,看到了敵機飛行員墜地時砸出的一個深坑。飛行員已死亡。在南昌一家醫院裡看到了飛行員的屍體。在離飛行員墜地地點約50米處發現了飛機的座椅,其一半深陷在稻田的泥裡。根據這一情況,專家們分析:敵機是在2.2萬多米的高空被擊中的,假若不是飛機前部被擊中或飛行員被直接擊中,飛行員是完全有機會跳傘的;但是,這名飛行員並沒有能夠跳傘。專家們仔細檢查座椅後發現,飛機座椅底部根本沒有裝備用於彈射座椅和飛行員的“炮彈”,因而飛行員無法跳出座艙。座椅下面不裝“炮彈”這是十分罕見的。為什麼不裝備彈射“炮彈”呢?專家們當場向大家作出解釋:美國和臺灣的軍方為了保守U—2偵察機的一切機密,不准飛行員在飛機被擊落後還繼續存活,以免被俘之後洩露機密。

U—2飛機飛行員都是經過嚴格挑選和特殊訓練的。臺灣蔣介石集團為了替美國搜集我國大陸沿海的軍事情報,於1960年下半年專門挑選了一批校級軍銜的飛行員派往美國接受U—2飛機駕駛訓練,並購進兩架U—2飛機,在臺灣桃園基地成立第35飛行中隊。這個中隊名義上直屬蔣軍空軍情報署,實際上作戰、訓練全由美國人員負責。飛行員的待遇高於一般飛行員一二倍。但人人都必須宣誓效忠“党國”。可是,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党國”對他們竟是如此的殘酷、狠毒!

當天晚上,新華社播發了擊落U—2間諜飛機的重要消息。

就是這樣一條短短的深藏奧秘的消息,卻像一次原子彈爆炸一樣,震動了全國和全世界。我國政府“就美國主使U—2間諜飛機侵犯我國事件向美國政府提出最強烈抗議”。首都各界舉行盛大集會慶祝我軍擊落U—2飛機的重大勝利!周恩來總理和賀龍副總理、陳毅副總理,羅瑞卿、彭真等党和國家領導人都出席了大會。全國各省市都召開了群眾大會。與此同時,世界許多國家的政府和社會輿論都以各種方式揭露和譴責美國甘迺迪政府的戰爭政策。

但在當時和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並不知道我軍已有了地對空導彈部隊,更不知道這架U—2飛機是被我軍的導彈部隊擊落的。(林毅)(素材由空軍政治部宣傳部提供,新華軍事整理)

經典戰例之九:首殲“鬼怪式”

時間:1967年4月24日地點:廣西某地

一九六七年四月二十四日,兩架美國最先進、也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F-4“鬼怪式”戰鬥機,被我人民空軍一舉擊落,葬身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土上。

“鬼怪”來襲

四月二十四日這天,廣西某地陽光明媚。在空軍航空兵某機場飛行員戰鬥值班休息室裡,飛行員們正在研究打F-4的戰術。中隊長宋義民說:“F-4又名‘鬼怪式’,英文的意思是一種令人恐懼的東西。最大速度可達音速的二點三倍,有先進的機載雷達,能帶四至六枚麻雀Ⅰ或響尾蛇空對空導彈。近兩年來,F-4已先後侵入我國海南島、雲南馬關地區挑釁,偷襲我機。我們要接受兄弟部隊的經驗教訓,既要敢於以劣勝優,又要在戰術上重視它。要隱蔽奇襲,想辦法和F-4纏在一起,進行短兵相接的近戰格鬥。”

突然,“叮叮叮……”指揮所與休息室的直通電話急促地響了。指揮所命令宋義民等四機進入一等。飛行員奔向各自的飛機。隨著一發綠色信號彈升起,四架飛機象離弦的利箭,吼叫著騰空而起,直往東南戰區飛去……

短兵相接

“01,敵F-4兩架侵入我國領空,已被我高炮部隊擊落一架,另一架正在你右前方二十五公里,繼續向我境內飛行。航向一百六十度、高度二千米、速度一千公里,準備戰鬥。”地面指揮員向飛行員發出了命令。宋義民立即指揮戰友調整空中戰鬥隊形,組織搜索警戒。情況顯示板上、螢光屏上敵機的航跡在不斷地向我境內延伸。突然,二號機趙廣江大聲報告“右前方發現一架敵機。”指揮員拿起話筒:“跟上去,狠狠打!”隨即一號機、三號機、四號機都發現了目標,在長機宋義民的指揮下,三架飛機加大油門一齊向敵機撲去。

F-4有先進的機載雷達,可以搜索和跟蹤飛機前半球一百二十度範圍內的空中目標,探測距離最遠可達八十餘公里,但由於我機採取了大速度大角度快速接敵的戰術,在我機靠近之前,它並未發現我機。當剛剛被我地面高炮打得驚魂未定的F-4飛機駕駛員發現我機時,我機已左右夾擊將其團團包圍,使之陷入欲反擊不成,欲加速逃跑已來不及的困難境地。敵機並不甘心束手就擒,一面猛收油門減小速度,一面作小角度上升轉彎,企圖使我機在大速度追擊中處置不及沖到他的前面,爾後乘機對我實施導彈攻擊。敵人的這一花招及時被我飛行員識破了。敵減速我減速,敵上升我上升,始終緊追不捨。敵機見這招不成,於是使盡全身解數妄圖伺機逃跑,一是拚命作小角度大速度蛇形機動,破壞我機的跟蹤瞄準;二是下降高度鑽山溝,從高度兩千下降至一千二百米,緊貼山頭飛行,向我國境外逃跑。

三分鐘結束戰鬥

我四架飛機密切配合,緊追不放。兩個飛行員抓住機會先後七次向敵開炮,把敵人打得驚恐萬狀。宋義民乘敵機轉彎的瞬間,瞄準敵機一記猛烈射擊,打得敵機當即著火,拖著一股濃煙墜入了北部灣。

“打掉了!打掉了!”宋義民興奮地向地面報告。從兩架“鬼怪式”飛機侵入我國國境到被我全部擊落,前後僅三分鐘,這是多麼快的戰鬥節奏!(王德華)(素材由空軍政治部宣傳部提供,新華軍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