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80後”小夥子身上的故事真挺多,難怪幹部職工對他讚賞有加!

1982年4月10日出生的張全亮,已在瀋陽車務段鐵嶺站客運工作了十五年。

十五年裡,他熟練掌握了客運各崗位特點和技能;十五年裡,他熟練掌握了客運所有作業流程和業務;十五年裡,他所在班組的同志、車間和車站幹部都對他讚不絕口,都說有他在絕對放心。

第一眼看到張全亮,可能不會引起任何人注意。但要是你堅持跟他一個班下來,你會看到他自始至終忙前忙後、認真驗票、對答如流、引導有序、聯繫徹底、幫扶旅客、開啟電梯、打掃衛生、輪換崗位、沒有停歇、樣樣精通、有板有眼、主動擔責,

尤其是因身體原因導致的不同的大嗓門,更是成為鐵嶺站進站口一道不可多得的靚麗風景。

提起張全亮,熟悉他的人既為他惋惜又為他慶倖。二十年前,張全亮與其他無數青年一樣,

懷揣夢想,帶著激情走進綠色軍營,成為一名光榮的武警戰士。1999年冬季,在部隊一次高空作業中,由於雪後繩索打滑他不幸從四樓摔下,造成雙腳粉碎性骨折,在醫院治療期間,又由於藥物過敏造成過敏性藥物耳聾、語言稍許障礙,雙腳骨折後,又留下跛腳等後遺症。2001年退伍,考入錦州鐵路運輸學校,2003年分配到原鐵嶺車務段鐵嶺站成為一名客運員,先後擔任檢票口領班員、出站口領班員、月臺領班員等。
崗位的變化,始終沒有改變他對客運業務的鑽研,沒有改變他熱情周到服務旅客的愛崗敬業勁頭。然後,不幸的他在2010年到瀋陽參加高鐵服務培訓期間,由於一次完全他方責任的意外車禍又一次造成他右臂骨折,現在他的右臂都是縫合的疤痕。他說:“老天爺你對我真是不公,我受到的磨難已經夠多了,怎麼還打擊我!但我不會被你擊倒的!”就這樣,
他大難不死,住了一個月院後,便直接坦然的回到工作崗位上。

2012年,鐵嶺站“三品”崗由於人員不足,他主動請纓要求去“三品”崗。身邊的同志都說他傻,“三品”崗又累又辛苦,大家都想從“三品”崗退下來,他卻主動要求去。張全亮笑著說:“傻點兒好,老天爺看我傻,

以後就不再打擊我了!”之後,他一本正經的說:“誰都不願意幹,怕累、怕辛苦,最後誰來幹呢?旅客的生命財產誰來保證呢?”身體瘦弱的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擲地有聲。

“三品”崗作為火車站進站的第一道安全門,日常工作看似簡單,但真正把好這道安全門還真是不容易。鐵嶺站作為瀋陽車務段最大的客運站,客流高峰期日均發送旅客11000多人,一台安檢查危儀,每天要檢查大小包裹3萬餘件,為確保不遺漏一件危險品,候車高峰時,他坐在監視器前目不轉睛緊盯螢幕,不敢有一絲懈怠,不放過一點蛛絲馬跡。“這位男旅客包裡是不是有一把水果刀?”“那位女士包裡是不是有一瓶摩斯?”“那位穿黑色夾克的旅客包裡有一把刨根請你拿出來……”。一次,反恐支隊一名檢查人員到鐵嶺站進行暗訪檢查,正在值機的張全亮發現這名旅客的包裡有一個類似一把刀的物品,他馬上喊道:“這位旅客你的包裡是不是有把刀,請您把包打開進行檢查!”暗訪檢查人員把包打開拿出一把刀具,並亮出證件微笑著說:“我已經暗訪檢查了5個車站‘三品’崗,你是目前唯一發現我攜帶這把刀具的安檢員!”今年大連達沃斯論壇期間,一位二十多歲的男旅客走到安檢門,正在進行手檢的張全亮手持手檢儀對該旅客進行檢查,當手檢儀掃到這名旅客左側褲兜時手檢儀發出報警,他立刻警覺起來問:“你褲兜裡是什麼?”那位旅客淡定的說:“手機,不信你可以摸摸!”張全亮用手一探,確實是一個手機,但他馬上感覺不對,這位旅客的褲兜很鼓。“請您把手機掏出來!”那位旅客遲疑了片刻,把手機掏了出來,張全亮再次用手檢儀一掃又發出警報聲,無奈之下,這位旅客只好乖乖的把褲兜裡的管制刀具拿了出來。

張全亮自從來到“三品”崗,便深知崗位責任之重大。為掌握過硬的技能,他刻苦鑽研業務,熟記一系列安檢技術規章,通過網路等多種管道瞭解各種危險品性能、功能,以及輪廓在查危儀上顯示的顏色、形狀等。多年的悉心研究,他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五年多的時間,他查獲各類大大小小危險品5000餘件,多次受到車間、站、段各級嘉獎。

張全亮在“三品”崗不但危險品查出的最多,拾到的旅客遺失品也是最多。一次,一位女旅客包放到查危儀上後由於包的拉鍊沒有拉上,手機從包裡掉在查危儀上沒有察覺,他立刻喊道——“那位女旅客手機掉了!”像這樣的事情舉不勝舉,累計拾到旅客各種遺失品價值有十幾萬元。

“三品”崗原本很忙很累,幹好本職工作就很好了,但他總是好管“閒事”,看到有重點旅客進來,他總是第一時間拿電臺呼叫:“班長有沒有,有一名坐輪椅旅客,請過來幫助!”“班長,有一名旅客抱著小孩,還攜帶了幾個包裹,請過來幫忙!”“二候檢票口過來一名T244次的旅客,還來得及嗎?”“三候檢票口,又過去一名K1571次的旅客……”。每天當班,他都是持之以恆。暑運期間,每次當班他都是汗流浹背。

“三品”崗每次輪換時有幾分鐘休息時間,即使幾分鐘的休息,他不是拿起抹布擦擦這,就是拿起拖布拖拖那。每到節假日客流高峰,他總是主動到車站義務奉獻。“三品”崗客流多了,他就到“三品”崗,檢票口客流多了,他就到檢票口,一會兒月臺客流多了,他就到月臺説明組織旅客乘降。同事總是開玩笑說:“全亮,你怎麼一上班就像打了雞血似的?”他只是憨厚的一笑了之。這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一天工作下來也很累,再加上兩次意外造成的行走、聽力、語言等後遺症給他帶來的影響,但他從來沒有叫過苦,喊過累。他說,“能有這樣一份工作,對我來講很難得,我沒有理由不好好做,我會格外珍惜!尤其是堅守安檢崗位,履職盡責,服務旅客,我更覺得自身崗位價值所在!”

張全亮,一個“80後”,在鐵嶺站客運一干就是十五個年頭,先後收到錦旗6面,表揚留言200多條,嘉獎100多次。這些,他都沒有記憶,他只記得當初入路時的初心——“愛崗敬業,真心服務,體現價值,無怨無悔!”他正是用點點滴滴、實實在在的行動,書寫著值得讚美的感人故事。

(劉洪喜 袁鐵權)

鐵嶺站作為瀋陽車務段最大的客運站,客流高峰期日均發送旅客11000多人,一台安檢查危儀,每天要檢查大小包裹3萬餘件,為確保不遺漏一件危險品,候車高峰時,他坐在監視器前目不轉睛緊盯螢幕,不敢有一絲懈怠,不放過一點蛛絲馬跡。“這位男旅客包裡是不是有一把水果刀?”“那位女士包裡是不是有一瓶摩斯?”“那位穿黑色夾克的旅客包裡有一把刨根請你拿出來……”。一次,反恐支隊一名檢查人員到鐵嶺站進行暗訪檢查,正在值機的張全亮發現這名旅客的包裡有一個類似一把刀的物品,他馬上喊道:“這位旅客你的包裡是不是有把刀,請您把包打開進行檢查!”暗訪檢查人員把包打開拿出一把刀具,並亮出證件微笑著說:“我已經暗訪檢查了5個車站‘三品’崗,你是目前唯一發現我攜帶這把刀具的安檢員!”今年大連達沃斯論壇期間,一位二十多歲的男旅客走到安檢門,正在進行手檢的張全亮手持手檢儀對該旅客進行檢查,當手檢儀掃到這名旅客左側褲兜時手檢儀發出報警,他立刻警覺起來問:“你褲兜裡是什麼?”那位旅客淡定的說:“手機,不信你可以摸摸!”張全亮用手一探,確實是一個手機,但他馬上感覺不對,這位旅客的褲兜很鼓。“請您把手機掏出來!”那位旅客遲疑了片刻,把手機掏了出來,張全亮再次用手檢儀一掃又發出警報聲,無奈之下,這位旅客只好乖乖的把褲兜裡的管制刀具拿了出來。

張全亮自從來到“三品”崗,便深知崗位責任之重大。為掌握過硬的技能,他刻苦鑽研業務,熟記一系列安檢技術規章,通過網路等多種管道瞭解各種危險品性能、功能,以及輪廓在查危儀上顯示的顏色、形狀等。多年的悉心研究,他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五年多的時間,他查獲各類大大小小危險品5000餘件,多次受到車間、站、段各級嘉獎。

張全亮在“三品”崗不但危險品查出的最多,拾到的旅客遺失品也是最多。一次,一位女旅客包放到查危儀上後由於包的拉鍊沒有拉上,手機從包裡掉在查危儀上沒有察覺,他立刻喊道——“那位女旅客手機掉了!”像這樣的事情舉不勝舉,累計拾到旅客各種遺失品價值有十幾萬元。

“三品”崗原本很忙很累,幹好本職工作就很好了,但他總是好管“閒事”,看到有重點旅客進來,他總是第一時間拿電臺呼叫:“班長有沒有,有一名坐輪椅旅客,請過來幫助!”“班長,有一名旅客抱著小孩,還攜帶了幾個包裹,請過來幫忙!”“二候檢票口過來一名T244次的旅客,還來得及嗎?”“三候檢票口,又過去一名K1571次的旅客……”。每天當班,他都是持之以恆。暑運期間,每次當班他都是汗流浹背。

“三品”崗每次輪換時有幾分鐘休息時間,即使幾分鐘的休息,他不是拿起抹布擦擦這,就是拿起拖布拖拖那。每到節假日客流高峰,他總是主動到車站義務奉獻。“三品”崗客流多了,他就到“三品”崗,檢票口客流多了,他就到檢票口,一會兒月臺客流多了,他就到月臺説明組織旅客乘降。同事總是開玩笑說:“全亮,你怎麼一上班就像打了雞血似的?”他只是憨厚的一笑了之。這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一天工作下來也很累,再加上兩次意外造成的行走、聽力、語言等後遺症給他帶來的影響,但他從來沒有叫過苦,喊過累。他說,“能有這樣一份工作,對我來講很難得,我沒有理由不好好做,我會格外珍惜!尤其是堅守安檢崗位,履職盡責,服務旅客,我更覺得自身崗位價值所在!”

張全亮,一個“80後”,在鐵嶺站客運一干就是十五個年頭,先後收到錦旗6面,表揚留言200多條,嘉獎100多次。這些,他都沒有記憶,他只記得當初入路時的初心——“愛崗敬業,真心服務,體現價值,無怨無悔!”他正是用點點滴滴、實實在在的行動,書寫著值得讚美的感人故事。

(劉洪喜 袁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