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砥礪奮進的五年: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貧

【編者按】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全面反映十八大以來,全省上下,勠力同心,追趕超越,共同促進經濟社會繁榮發展,譜寫富民強省新篇章的感人場景,陝西廣播電視臺廣播評論節目《今日點擊》欄目推出系列廣播訪談《砥礪奮進的五年》。

2017年8月28日,陝西省教育脫貧辦公室綜合協調組組長靳華鋒作客該欄目,參加這個系列訪談的第八期——《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貧》。

陝西省教育脫貧辦公室綜合協調組 組長 靳華鋒作客直播間。

主播:歡迎您收聽陝西廣播電視臺廣播評論節目《今日點擊》。

主播:我是主持人若琛。

主播: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勇軍。今天是2017年8月28號,星期一,農曆七月初七。

主播: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全面反映十八大以來,全省上下,勠力同心,追趕超越,共同促進經濟社會繁榮發展,譜寫富民強省新篇章的感人場景,廣播新聞部《今日點擊》欄目推出系列廣播訪談《砥礪奮進的五年》,今天是這個系列訪談的第八期——《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貧》。

主持人勇軍:聽眾朋友,咱們陝西是教育大省,也是貧困面較大的省份。如何確保貧困家庭子女就學,一直是我省教育工作的重點。目前,我省認真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制訂完善一系列幫扶舉措,實現從幼稚園到大學的教育扶貧全覆蓋。我們今天的系列廣播訪談《砥礪奮進的五年》,將圍繞這個話題,回顧和盤點我省教育扶貧工作。

主播: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今天做客直播間的嘉賓:陝西省教育廳財務處處長、省教育脫貧辦公室綜合協調組組長靳華鋒

主播:靳處長您好!歡迎您做客我們的節目!

靳華鋒:聽眾朋友們,大家好!

商南縣 學生俞娟(右二)等領取資助金。

主持人勇軍:本周,

是大、中、小學的開學季。在我省商洛市商南縣十裡坪鎮大竹園村何家溝組有一位名叫俞娟的女學生。俞娟的爸爸長期患病,家中五口人的生活全靠俞娟的母親打零工維持。本周,她的妹妹要上初三,她的弟弟要上初一,她自己考上了陝西中醫藥大學。這位大山深處的女孩子,到底能不能順利上大學,我們一起來聽聽俞娟怎麼說:

俞娟:“我叫俞娟。我家住在離商南縣城160多公里的十裡坪鎮大竹園村何家溝組。

家裡總共有五個人。我家是貧困戶。當我收到陝西中醫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我為學費擔心了好久。8月25號,縣學生資助中心電話通知了我,領取了五千元的大學生資助金。據說這個是陝西省水務集團等部門、企業和愛心人士為我們捐助的。領了這份資助金我很是安心。到了高校,還有每年六千元的輔助補助。有了這些錢,我到了高校再做個勤工儉學,第一年的學費應該就夠了。當初選這個陝西中醫藥大學主要是因為我爸爸的病,因為我十分擔心他。我覺得我選了這門專業之後,我學了中醫,我可以幫助更多的人,讓他們免除於病痛的折磨。我特別擔心我走了之後,離家特別遠,他的病是否會加重。我還擔心母親一個人苦苦支撐著弟妹上學,還要每個月給我打生活費的時候。她一邊要為父親治病,每天還起早貪黑去掙錢,我擔心她會不會因為過度勞累而把身體累垮。我也希望我們家所有人都平安喜樂!請大家放心我會堅強我會努力我會走下去!最後,我希望所有的人都可以健康、努力,不忘初心,走出一條好的人生路。”

主持人勇軍:我們非常高興餘娟圓了她的大學夢。

商南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 張維為貧困生辦理生源地貸款。

主播:張主任,您好!

張維:你好!

主持人勇軍:張主任您給我們介紹一下,今年,咱們商南縣,像剛才報導中的俞娟同學一樣,圓了大學夢的學生有多少個?

張維:今年,我們全縣像俞娟同學一樣,圓了大學夢的學生總共有451個。

主持人勇軍:451位!現在是開學季,咱們縣上的貧困大學生是不是都已經安安心心地準備入學或者已經入學了呢?

張維:是的,都準備好了!在全省上下奮力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刻,我們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不讓孩子失去上大學機會。商南縣今年為貧困大學新生提供了“三重保障”,幫助孩子上學圓夢。

主持人勇軍:對!

張維:第一重保障是入學資助。對在冊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大學新生發放3000至5000元不等的入學路費和短期生活補助費。第二重保障是助學貸款。貧困大學生每生每年可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8000元。如果上研究生,可以貸(款)12000元。

主持人勇軍:對。

張維:省開行沒有指標限制,我們做到了“應貸盡貸”。第三重保障是社會資助。今年7月份,商南縣制定了《農村貧困家庭大學新生資助實施辦法》,將民政、教育、團委、工會、工商聯、慈善協會、紅十字會及陝西省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大秦之水足球隊等社會力量資助專案資金,和愛心捐贈資金統一整合到縣學生資助專項基金帳戶,按照“聚焦脫貧、公平公正、資金整合、統一標準、一門受理、精准資助、不重不漏”的原則,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給予1000至5000元不等的資助。

主持人勇軍:是。

張維:另外,到了大學,陝西省屬院校還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大學生每生每年發放扶貧補助是6000元。目前,我們縣上通過努力,已為803名貧困大學生發放資助金226.3萬元。為1450名貧困大學生辦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通過上述保障政策的落實,貧困大學生可以安心入學,去完成他們的學業,實現他們的夢想。我想借此機會,代表全體貧困大學生向慷慨解囊、無私奉獻的社會各界和愛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主持人勇軍:好的。也非常感謝張主任通過電話連線的方式接受我們的採訪!謝謝您!祝您工作順利,再見!

張維:謝謝!

主持人勇軍:靳處長,這五年以來,咱們省有多少寒門學子因為教育扶貧政策,圓了他們的大學夢?

靳華鋒:好!聽眾朋友們,咱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來推進,就是要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總書記特別指出“部分群眾在就業、子女教育、就醫、住房等方面還面臨一些困難,不斷解決好這些問題是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主持人勇軍:對。

靳華鋒:“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是總書記交給教育的重要使命。所以省教育廳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精神,我們是落實“三個作為”:就是把發展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教育、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一是作為全省教育系統的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二是作為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底線要求和第一民生工程,三是作為加快推進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和追趕超越的重要機遇,全力推進。

主持人勇軍:對。

靳華鋒:2016年初,我們會同省扶貧辦,出臺了《陝西省教育扶貧實施方案》,實施“資助政策覆蓋、辦學條件改善、高校招生計畫傾斜、教師隊伍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兩聯一包和結對幫扶”等六項重點任務、20條政策措施,形成了一整套的(教育精准扶貧)的組合拳。

主持人勇軍:嗯。

靳華鋒:在學生資助方面,我們是2007年以來,國家建立和完善了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的幫扶政策,近五年,我們省是累計資助各學段學生4319萬人次,資助總資金343億元,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的資助,實現了全覆蓋、高標準、直通車。我省學生資助工作的總體管理,一直走在前列,在全國綜合考評中,連續三年都是居前5名。

主持人勇軍:對!靳處長,請您簡單給我們說說,咱們陝西省從幼稚園開始到研究生階段的一系列幫扶政策,以及這些政策實施帶來的成效。

靳華鋒:好的。我省的學生幫扶政策主要包括5類:

學前教育,簡要地講就是實行“一免一補”:學前一年教育,每個幼兒,每年按1300元的標準免除保教費、補助公用經費。同時對貧困家庭幼兒、孤兒和殘疾兒童按每生每天3元、一年750元的標準補助生活費。

主持人勇軍:這是學前教育階段。

靳華鋒:對。義務教育方面實行的是“兩免一補一計畫”:免除城鄉學生學雜費、免費提供國家課程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按每生小學每天4元、一年1000元,初中每天5元、一年1250元的標準補助生活費。在全國,我們還率先實現了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畫”全覆蓋,每生每天補助4元、一年補助800元。

高中教育方面,我們實行的是“一免一補”:2015年秋季學期,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戶普通高中學生免除學費。2016年秋季學期,免除所有高中在校學生的學費。同時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在校生生活費,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每年按最高檔2500元發放助學金。

職業教育方面我們實行“一免兩補”:免除中職學校在校生中農村學生、城市涉農專業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費。對一、二年級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中職學生,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的標準補助生活費。同時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中職和高職在校生,除享受國家教育資助政策外,每人一次性給予3000元的扶貧助學補助。

高等教育方面,實行的是“獎助補貸勤”系列政策:主要包括新生入學資助,省內院校500元,省外院校1000元、國家獎學金8000元、勵志獎學金5000元、國家助學金,一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是按2500元來補助,特殊困難家庭是按照3500元來補助;同時,生源地助學貸款我們從過去的6000元提高到8000元。還有校內勤工儉學、綠色通道等系列措施。在此基礎上,對普通高校建檔立卡貧困戶大學生按照每生每年6000元的標準補助生活費

主持人勇軍:非常感謝靳處長的介紹,稍後我們將繼續今天的節目。

主持人勇軍:好的,歡迎回來。都說扶貧先扶智,扶智先強教。為了確保教育“精准扶貧”,咱們省教育廳是兩手抓,一方面通過抓硬體建設來改善辦學條件;另一方面通過抓軟體建設提升辦學的品質。靳處長,您給我們仔細說說,這兩方面工作的效果怎麼樣?

靳華鋒:好的。首先,我們省大力實施“精准改造”,也就是辦好每一所學校。全省現有中小學、幼稚園將近1.5萬所,在校學生是596萬人,其中農村中小學、幼稚園占學校總數的78.73%,農村中小學、幼稚園在校學生占道學生總數的65%。特別是農村中小學,不少建於上世紀,薄弱學校較多。中小學管理主體責任和許可權在區縣,省上主要是加強統籌和指導。我們重點鎖定貧困地區,“精准改造”農村的薄弱學校,著力“雪中送炭”,滿足基本的需要。

主持人勇軍:對。

靳華鋒:先後實施了“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簡稱“全面改薄”)、普通高中改造計畫、現代職業教育品質提升等重大工程項目,特別是“全面改薄”,是新一屆中央政府實施的資金量最大、專案數量最多的教育工程。僅2014—2016年,中省財政就投入93.33億元,支持7483所項目學校基本條件的改善。全省中小學資訊化校校通達到95%、班班通達到70%,教師人人通平臺覆蓋面達到90%。全省省級標準化高中占比達到70.1%。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85%,高出全國10個百分點。

其次,我們加快“義教教育均衡發展”,這是我們現在義務教育的一個重點。目前,全省70個縣(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評估驗收,通過率暫居西部的第一。我們現在自加壓力,將全省縣區通過國家驗收的時間,從2020年提前至2018年。今年計畫通過27個,明年通過最後10個。同時,按照要求,我們今年年底,要督促和指導56個國定貧困縣全部達到辦學“20條底線”目標,“全面改薄”的任務過“七成”。

第三,精准打造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育的“軟實力”。這是我們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教育品質提升的關鍵。我們在全國率先試點改革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價機制,為中小學教師設立正高級職稱,推動落實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完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就是讓更多教師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能夠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為農村孩子就近上學、上好學提供重要保障。我們2016—2017學年,全省中小學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比例達到13%。2017年爭取國家“特崗計畫”教師名額4150名,比2015年增加了一半。“國培計畫”的80%用於貧困縣區校長教師培訓提高,效果都非常好。

主持人勇軍:那依託教育大省資源優勢,拓展精准扶貧的道路,持續為貧困地區教育和產業發展“造血”,是我省教育扶貧的一大特色。下面請靳處長給我們說說,這個具有陝西特色的精准培訓吧——

靳華鋒:好的。職業教育作為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就是加快發展我們的職業教育,重點是以職業院校基礎能力建設為切入點,優化整合職業教育資源,調整專業和人才培養結構。將全省教育系統所屬的中職學校從316所整合到265所。同時積極對接實施蘇陝職教協作計畫,積極推進職教園區建設,推廣產教融合、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拓展“訂單式培養”“現代學徒制”範圍,推動國家級示範中職校與高職院校合作辦學,提升實用型人才培養品質。

第二個是深化職教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我們把這個作為一個突破口,目的就是全面建立職業教育“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機制,打通從中職到高職再到本科的上升通道,貫通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立交橋”。所以這個高職院校以綜合評價方式錄取考生,去年是四萬多人,今年的話是5.3萬人,所以中高職銜接的通道不斷得到暢通。同時,大幅增加“三校生”升入高職和應用型本科的計畫,今年錄取了3056人,有效地打通中職直到本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通道。

第三個方面是突出職教扶貧作用。我們常講“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農村職業教育是提高貧困人口勞動技能、帶動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最直接方式,寒門子弟如果能夠掌握一技之長、就業脫貧這條路就會更暢通,有利於“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我們推動16所高職學校與27所中職學校聯合舉辦“3+2”高職教育,重點面對的是貧困地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招生,今年招生4450名,比上年增加47.35%。另外還通過舉辦農民學院、實用技能和特色產業免費培訓等方式,廣泛開展職業技能幫扶,幫助貧困家庭孩子學會一技之長,依靠技能實現就近就業、穩定增收,實現貧困戶早日脫貧的迫切願望。僅今年上半年,全省就開展職業教育精准扶貧培訓466期、1.7萬人次。

第四個是拓展高等教育扶貧空間。我省作為全國高等教育重要基地,資源優勢明顯。今年省委高教工委牽頭,啟動實施百所高校結對幫扶百縣發展,我們簡稱“雙百計畫”,就是要助力貧困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這一點,也有望成為全省脫貧攻堅的一個亮點。

主持人勇軍:我們瞭解到,五年來,省教育廳服務於全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工作大局,圍繞“發展教育脫貧一批”、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目標,在教育扶貧、教育脫貧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實效,多項的舉措走在全國前列。除了我們上面談到的幾個方面,還有不少工作可圈可點,靳處長,您能不能給我們的聽眾朋友再介紹介紹——

靳華鋒:教育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個是狠抓控輟保學,確保一個都不能少。“無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這是《陝西省貧困退出實施意見》當中,衡量貧困戶脫貧退出“兩不愁、三保障”剛性條件中的絕對指標,也納入了省委、省政府對各市追趕超越季度點評的範圍,所以對我們教育系統來說,這項工作必須盯牢盯緊。省教育廳、省政府教育督導團和省扶貧辦聯合下發了文件,建立了校、鎮、縣、市、省五級月報制,縣長、教育局長、鎮長、村長、校長、家長和師長“七長”責任制,學校掛牌督學日常巡查督導制,省級督導評估一票否決制等十項基本制度。在7月10日中央巡查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戶義務教育129名輟學學生中,有128名全部落實了返校。7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專門研究防控義務教育學生失學輟學問題,所以,我們下一步,一定要貫徹國務院的精神,進一步強化各市縣特別是縣鎮兩級政府主體責任,鞏固控輟保學成績,確保一個都不能少。

主持人勇軍:對。

靳華鋒:第二個方面是全程精准資助,要從制度上努力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我們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加強對接,爭取扶貧部門的指導幫助,建立健全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資料庫並及時更新,加快建設大資料平臺,確保資料新、資訊准。中小學幼稚園,我們要求校長、園長,要掌握情況、本園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的家庭情況,高校也要把學生資助工作、學生就業工作作為重中之重。

第三個方面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通過農村特崗教師招考、“國培計畫”、“省培計畫”,鄉村教師生活補助、農村教師的周轉房等舉措來穩定教師隊伍,真正用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

主持人勇軍:這是第三點。

寶雞市麟游縣九成宮初級中學改造前

靳華鋒:第四個方面是覆蓋貧困地區,聚焦薄弱學校,不斷夯實教育脫貧的根基。邊遠貧困地區特別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辦學條件較差,仍然是義務教育事業發展的薄弱環節。為此,我們要對接國家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畫,抓緊完善我省實施方案,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佈局合理、覆蓋城鄉、普惠為主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主持人勇軍:非常感謝靳處長的介紹!

主持人若琛:聽眾朋友,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扶貧先扶智”決定了教育扶貧的基礎性地位,“治貧先治愚”決定了教育扶貧的先導性功能,“脫貧防返貧”決定了教育扶貧的根本性作用。“教育扶貧”能狗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掌握知識、改變命運、造福家庭,這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貧。

改造後的寶雞市麟游縣九成宮初級中學全景圖。

主持人勇軍:當前,我省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追趕超越的決勝階段,教育部門將繼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促進公平為基本要求,全面提升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水準,為陝西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支援,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好,以上就是今天節目的全部內容。本次節目主持:若琛、勇軍;節目編輯:李荇。節目監製:駱萍。明天我們再會。

(資訊採集:黃曉青 審核:刁巧燕)

掃一掃分享本頁

我到了高校再做個勤工儉學,第一年的學費應該就夠了。當初選這個陝西中醫藥大學主要是因為我爸爸的病,因為我十分擔心他。我覺得我選了這門專業之後,我學了中醫,我可以幫助更多的人,讓他們免除於病痛的折磨。我特別擔心我走了之後,離家特別遠,他的病是否會加重。我還擔心母親一個人苦苦支撐著弟妹上學,還要每個月給我打生活費的時候。她一邊要為父親治病,每天還起早貪黑去掙錢,我擔心她會不會因為過度勞累而把身體累垮。我也希望我們家所有人都平安喜樂!請大家放心我會堅強我會努力我會走下去!最後,我希望所有的人都可以健康、努力,不忘初心,走出一條好的人生路。”

主持人勇軍:我們非常高興餘娟圓了她的大學夢。

商南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 張維為貧困生辦理生源地貸款。

主播:張主任,您好!

張維:你好!

主持人勇軍:張主任您給我們介紹一下,今年,咱們商南縣,像剛才報導中的俞娟同學一樣,圓了大學夢的學生有多少個?

張維:今年,我們全縣像俞娟同學一樣,圓了大學夢的學生總共有451個。

主持人勇軍:451位!現在是開學季,咱們縣上的貧困大學生是不是都已經安安心心地準備入學或者已經入學了呢?

張維:是的,都準備好了!在全省上下奮力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刻,我們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不讓孩子失去上大學機會。商南縣今年為貧困大學新生提供了“三重保障”,幫助孩子上學圓夢。

主持人勇軍:對!

張維:第一重保障是入學資助。對在冊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大學新生發放3000至5000元不等的入學路費和短期生活補助費。第二重保障是助學貸款。貧困大學生每生每年可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8000元。如果上研究生,可以貸(款)12000元。

主持人勇軍:對。

張維:省開行沒有指標限制,我們做到了“應貸盡貸”。第三重保障是社會資助。今年7月份,商南縣制定了《農村貧困家庭大學新生資助實施辦法》,將民政、教育、團委、工會、工商聯、慈善協會、紅十字會及陝西省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大秦之水足球隊等社會力量資助專案資金,和愛心捐贈資金統一整合到縣學生資助專項基金帳戶,按照“聚焦脫貧、公平公正、資金整合、統一標準、一門受理、精准資助、不重不漏”的原則,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給予1000至5000元不等的資助。

主持人勇軍:是。

張維:另外,到了大學,陝西省屬院校還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大學生每生每年發放扶貧補助是6000元。目前,我們縣上通過努力,已為803名貧困大學生發放資助金226.3萬元。為1450名貧困大學生辦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通過上述保障政策的落實,貧困大學生可以安心入學,去完成他們的學業,實現他們的夢想。我想借此機會,代表全體貧困大學生向慷慨解囊、無私奉獻的社會各界和愛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主持人勇軍:好的。也非常感謝張主任通過電話連線的方式接受我們的採訪!謝謝您!祝您工作順利,再見!

張維:謝謝!

主持人勇軍:靳處長,這五年以來,咱們省有多少寒門學子因為教育扶貧政策,圓了他們的大學夢?

靳華鋒:好!聽眾朋友們,咱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來推進,就是要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總書記特別指出“部分群眾在就業、子女教育、就醫、住房等方面還面臨一些困難,不斷解決好這些問題是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主持人勇軍:對。

靳華鋒:“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是總書記交給教育的重要使命。所以省教育廳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精神,我們是落實“三個作為”:就是把發展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教育、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一是作為全省教育系統的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二是作為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底線要求和第一民生工程,三是作為加快推進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和追趕超越的重要機遇,全力推進。

主持人勇軍:對。

靳華鋒:2016年初,我們會同省扶貧辦,出臺了《陝西省教育扶貧實施方案》,實施“資助政策覆蓋、辦學條件改善、高校招生計畫傾斜、教師隊伍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兩聯一包和結對幫扶”等六項重點任務、20條政策措施,形成了一整套的(教育精准扶貧)的組合拳。

主持人勇軍:嗯。

靳華鋒:在學生資助方面,我們是2007年以來,國家建立和完善了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的幫扶政策,近五年,我們省是累計資助各學段學生4319萬人次,資助總資金343億元,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的資助,實現了全覆蓋、高標準、直通車。我省學生資助工作的總體管理,一直走在前列,在全國綜合考評中,連續三年都是居前5名。

主持人勇軍:對!靳處長,請您簡單給我們說說,咱們陝西省從幼稚園開始到研究生階段的一系列幫扶政策,以及這些政策實施帶來的成效。

靳華鋒:好的。我省的學生幫扶政策主要包括5類:

學前教育,簡要地講就是實行“一免一補”:學前一年教育,每個幼兒,每年按1300元的標準免除保教費、補助公用經費。同時對貧困家庭幼兒、孤兒和殘疾兒童按每生每天3元、一年750元的標準補助生活費。

主持人勇軍:這是學前教育階段。

靳華鋒:對。義務教育方面實行的是“兩免一補一計畫”:免除城鄉學生學雜費、免費提供國家課程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按每生小學每天4元、一年1000元,初中每天5元、一年1250元的標準補助生活費。在全國,我們還率先實現了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畫”全覆蓋,每生每天補助4元、一年補助800元。

高中教育方面,我們實行的是“一免一補”:2015年秋季學期,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戶普通高中學生免除學費。2016年秋季學期,免除所有高中在校學生的學費。同時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在校生生活費,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每年按最高檔2500元發放助學金。

職業教育方面我們實行“一免兩補”:免除中職學校在校生中農村學生、城市涉農專業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費。對一、二年級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中職學生,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的標準補助生活費。同時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中職和高職在校生,除享受國家教育資助政策外,每人一次性給予3000元的扶貧助學補助。

高等教育方面,實行的是“獎助補貸勤”系列政策:主要包括新生入學資助,省內院校500元,省外院校1000元、國家獎學金8000元、勵志獎學金5000元、國家助學金,一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是按2500元來補助,特殊困難家庭是按照3500元來補助;同時,生源地助學貸款我們從過去的6000元提高到8000元。還有校內勤工儉學、綠色通道等系列措施。在此基礎上,對普通高校建檔立卡貧困戶大學生按照每生每年6000元的標準補助生活費

主持人勇軍:非常感謝靳處長的介紹,稍後我們將繼續今天的節目。

主持人勇軍:好的,歡迎回來。都說扶貧先扶智,扶智先強教。為了確保教育“精准扶貧”,咱們省教育廳是兩手抓,一方面通過抓硬體建設來改善辦學條件;另一方面通過抓軟體建設提升辦學的品質。靳處長,您給我們仔細說說,這兩方面工作的效果怎麼樣?

靳華鋒:好的。首先,我們省大力實施“精准改造”,也就是辦好每一所學校。全省現有中小學、幼稚園將近1.5萬所,在校學生是596萬人,其中農村中小學、幼稚園占學校總數的78.73%,農村中小學、幼稚園在校學生占道學生總數的65%。特別是農村中小學,不少建於上世紀,薄弱學校較多。中小學管理主體責任和許可權在區縣,省上主要是加強統籌和指導。我們重點鎖定貧困地區,“精准改造”農村的薄弱學校,著力“雪中送炭”,滿足基本的需要。

主持人勇軍:對。

靳華鋒:先後實施了“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簡稱“全面改薄”)、普通高中改造計畫、現代職業教育品質提升等重大工程項目,特別是“全面改薄”,是新一屆中央政府實施的資金量最大、專案數量最多的教育工程。僅2014—2016年,中省財政就投入93.33億元,支持7483所項目學校基本條件的改善。全省中小學資訊化校校通達到95%、班班通達到70%,教師人人通平臺覆蓋面達到90%。全省省級標準化高中占比達到70.1%。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85%,高出全國10個百分點。

其次,我們加快“義教教育均衡發展”,這是我們現在義務教育的一個重點。目前,全省70個縣(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評估驗收,通過率暫居西部的第一。我們現在自加壓力,將全省縣區通過國家驗收的時間,從2020年提前至2018年。今年計畫通過27個,明年通過最後10個。同時,按照要求,我們今年年底,要督促和指導56個國定貧困縣全部達到辦學“20條底線”目標,“全面改薄”的任務過“七成”。

第三,精准打造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育的“軟實力”。這是我們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教育品質提升的關鍵。我們在全國率先試點改革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價機制,為中小學教師設立正高級職稱,推動落實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完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就是讓更多教師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能夠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為農村孩子就近上學、上好學提供重要保障。我們2016—2017學年,全省中小學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比例達到13%。2017年爭取國家“特崗計畫”教師名額4150名,比2015年增加了一半。“國培計畫”的80%用於貧困縣區校長教師培訓提高,效果都非常好。

主持人勇軍:那依託教育大省資源優勢,拓展精准扶貧的道路,持續為貧困地區教育和產業發展“造血”,是我省教育扶貧的一大特色。下面請靳處長給我們說說,這個具有陝西特色的精准培訓吧——

靳華鋒:好的。職業教育作為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就是加快發展我們的職業教育,重點是以職業院校基礎能力建設為切入點,優化整合職業教育資源,調整專業和人才培養結構。將全省教育系統所屬的中職學校從316所整合到265所。同時積極對接實施蘇陝職教協作計畫,積極推進職教園區建設,推廣產教融合、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拓展“訂單式培養”“現代學徒制”範圍,推動國家級示範中職校與高職院校合作辦學,提升實用型人才培養品質。

第二個是深化職教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我們把這個作為一個突破口,目的就是全面建立職業教育“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機制,打通從中職到高職再到本科的上升通道,貫通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立交橋”。所以這個高職院校以綜合評價方式錄取考生,去年是四萬多人,今年的話是5.3萬人,所以中高職銜接的通道不斷得到暢通。同時,大幅增加“三校生”升入高職和應用型本科的計畫,今年錄取了3056人,有效地打通中職直到本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通道。

第三個方面是突出職教扶貧作用。我們常講“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農村職業教育是提高貧困人口勞動技能、帶動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最直接方式,寒門子弟如果能夠掌握一技之長、就業脫貧這條路就會更暢通,有利於“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我們推動16所高職學校與27所中職學校聯合舉辦“3+2”高職教育,重點面對的是貧困地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招生,今年招生4450名,比上年增加47.35%。另外還通過舉辦農民學院、實用技能和特色產業免費培訓等方式,廣泛開展職業技能幫扶,幫助貧困家庭孩子學會一技之長,依靠技能實現就近就業、穩定增收,實現貧困戶早日脫貧的迫切願望。僅今年上半年,全省就開展職業教育精准扶貧培訓466期、1.7萬人次。

第四個是拓展高等教育扶貧空間。我省作為全國高等教育重要基地,資源優勢明顯。今年省委高教工委牽頭,啟動實施百所高校結對幫扶百縣發展,我們簡稱“雙百計畫”,就是要助力貧困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這一點,也有望成為全省脫貧攻堅的一個亮點。

主持人勇軍:我們瞭解到,五年來,省教育廳服務於全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工作大局,圍繞“發展教育脫貧一批”、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目標,在教育扶貧、教育脫貧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實效,多項的舉措走在全國前列。除了我們上面談到的幾個方面,還有不少工作可圈可點,靳處長,您能不能給我們的聽眾朋友再介紹介紹——

靳華鋒:教育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個是狠抓控輟保學,確保一個都不能少。“無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這是《陝西省貧困退出實施意見》當中,衡量貧困戶脫貧退出“兩不愁、三保障”剛性條件中的絕對指標,也納入了省委、省政府對各市追趕超越季度點評的範圍,所以對我們教育系統來說,這項工作必須盯牢盯緊。省教育廳、省政府教育督導團和省扶貧辦聯合下發了文件,建立了校、鎮、縣、市、省五級月報制,縣長、教育局長、鎮長、村長、校長、家長和師長“七長”責任制,學校掛牌督學日常巡查督導制,省級督導評估一票否決制等十項基本制度。在7月10日中央巡查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戶義務教育129名輟學學生中,有128名全部落實了返校。7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專門研究防控義務教育學生失學輟學問題,所以,我們下一步,一定要貫徹國務院的精神,進一步強化各市縣特別是縣鎮兩級政府主體責任,鞏固控輟保學成績,確保一個都不能少。

主持人勇軍:對。

靳華鋒:第二個方面是全程精准資助,要從制度上努力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我們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加強對接,爭取扶貧部門的指導幫助,建立健全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資料庫並及時更新,加快建設大資料平臺,確保資料新、資訊准。中小學幼稚園,我們要求校長、園長,要掌握情況、本園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的家庭情況,高校也要把學生資助工作、學生就業工作作為重中之重。

第三個方面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通過農村特崗教師招考、“國培計畫”、“省培計畫”,鄉村教師生活補助、農村教師的周轉房等舉措來穩定教師隊伍,真正用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

主持人勇軍:這是第三點。

寶雞市麟游縣九成宮初級中學改造前

靳華鋒:第四個方面是覆蓋貧困地區,聚焦薄弱學校,不斷夯實教育脫貧的根基。邊遠貧困地區特別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辦學條件較差,仍然是義務教育事業發展的薄弱環節。為此,我們要對接國家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畫,抓緊完善我省實施方案,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佈局合理、覆蓋城鄉、普惠為主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主持人勇軍:非常感謝靳處長的介紹!

主持人若琛:聽眾朋友,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扶貧先扶智”決定了教育扶貧的基礎性地位,“治貧先治愚”決定了教育扶貧的先導性功能,“脫貧防返貧”決定了教育扶貧的根本性作用。“教育扶貧”能狗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掌握知識、改變命運、造福家庭,這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貧。

改造後的寶雞市麟游縣九成宮初級中學全景圖。

主持人勇軍:當前,我省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追趕超越的決勝階段,教育部門將繼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促進公平為基本要求,全面提升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水準,為陝西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支援,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好,以上就是今天節目的全部內容。本次節目主持:若琛、勇軍;節目編輯:李荇。節目監製:駱萍。明天我們再會。

(資訊採集:黃曉青 審核:刁巧燕)

掃一掃分享本頁